14.家常

字數:5187   加入書籤

A+A-




    唐蘭從廠子出去,又繞著城裏的小巷子轉悠了幾圈,她發現走街串巷的小販越來越多,賣的東西五花八門,大多都是農副產品,有挑著扁擔賣雞蛋的,有農民賣自己家糧食的。

    糧食收購站給的價格低,所以有農民會來城裏賣脫了殼的大米,價格至少差了三分之一。街麵上多了兩三家民營的小吃鋪,因為不收糧票所以價格稍稍貴一些,不過對於吃膩了國營飯店的人們來說,貴了一點完全可以接受。??

    包子鋪的老板是一對中年夫妻,唐蘭聽前麵的人聊天,其中一個說:“這家包子我吃過好幾次了,那大肉塊,可實在了,老板買的都是好牛肉,一點不摻假。”

    “我孫子就愛吃他們家的包子。”

    包子鋪前麵排了長長的隊伍,唐蘭排隊買了兩屜包子,香菇牛肉餡的。

    唐蘭回家的時候先去了許爺爺家,家裏大門敞開,唐蘭喊了一聲,於奶奶圍著圍裙從屋裏出來:“唐蘭來了,快進來,新家收拾怎麽樣了?”

    “快收拾完了。”

    “以後隔壁住著,有需要我們老兩口的就吱聲。”

    “哎!”

    唐蘭進屋掏出布包:“於奶奶,我剛進了一次城,城裏有家新開的包子鋪,聽說味道不錯,我給你們買了一屜。”

    於奶奶擦幹手:“你也太客氣了,留著給孩子吃吧。”

    “安安那份我已經買出來了,安安回家和我說過好幾次,你們老給她吃的。”

    “我們家就兩個老人家,平時也無趣,安安過來玩也挺有意思。”

    於奶奶生了兩個兒子,其中一個援藏留在了當地,還有一個在省城工作,也就是逢年過節才回來,日子好了,孩子們想把二老接到身邊,可許爺爺說在南坪村住了半輩子了,不願意挪窩。

    於奶奶拉著唐蘭說了一會兒話,唐蘭看天要黑了,她怕安安一個人在家害怕,放下包子就回了家。

    安安不久剛從小紅家回來,她安靜的坐在炕上玩,聽見門口的動靜急忙跑出去,撲到唐蘭的懷裏:“媽你給我帶什麽好吃的了嗎?”說完眼睛巴巴的盯著她。

    “小饞鬼。”

    包子有些涼,唐蘭怕安安吃了壞肚子,就去廚房給她熱了熱,熱包子的間隙,她又放了一鍋雞蛋湯。

    安安拍手叫好:“以後跟著媽媽每天吃肉肉。”

    “誰告訴你天天有肉吃?”

    “小嬸子說的,她說咱們家可有錢了。”

    這個李香鳳,還真是陰魂不散。

    安安出去瘋玩半天早就餓了,也不嫌包子燙,急急忙忙往嘴裏放。

    唐蘭把每個包子都掰成兩半,全都推到她身邊:“安安想吃什麽?媽媽過幾天還去城裏,給你買回來。”

    安安托著腮思考,過了好大一會兒才說:“小紅的舅舅從上海給她帶玩具,我也想要。”

    “行,媽媽給你買。”

    安安又說道:“小紅的弟弟可好玩了,會吐泡泡,胳膊軟軟的,我也想要個弟弟。”

    唐蘭輕咳兩聲:“沒有弟弟。”安安也太難為她了。

    廚房裏空空的,唐蘭置辦完鍋碗瓢盆,又花了幾十塊錢,好在紅包群裏搶到的東西拿出去賣了一些錢,兩下還能中和中和,可坐吃山空也不是辦法,搶紅包看運氣,也看紅包裏物品的價值,不能過分依賴。

    安安包子沒吃完,剩下了四個,唐蘭扣在碗裏,之前在紅包群裏搶到的家具已經用上了,碗櫥的質量很好,被唐蘭擺在廚房的角落。

    新房一下子用了三四件家具,讓不少人為之側目。

    好在村裏的人不清楚唐蘭的底細,顧茂暉每個月的工資極高,連趙玉珍都懷疑,顧茂暉把大部分錢都交給了唐蘭,所以在顧茂暉出事之後,她經常旁敲側擊想知道唐蘭手裏的積蓄。

    有了顧茂暉打掩護,唐蘭花錢大手大腳,村裏人最多說一句敗家不會過日子,不會懷疑別的。

    一鍋湯娘倆全喝光了,安安拍拍肚子想睡覺,唐蘭給安安唱了兩首童謠,第三首還沒開始唱,身邊的小人就進入了夢鄉。

    唐蘭從供銷社買了一盞油燈,家裏還沒拉電線,這個不著急,等以後空閑再說。

    農村早就通了電,村裏一多半人家都用上了電燈,隻是有人舍不得電費,電燈不常開,平時還用煤油燈照亮。

    顧家買了電視機,趙玉珍時常和別人嘚瑟:“買了電視就是好啊,電視機屏幕亮,屋子一照電燈都不用開。”

    唐蘭借著煤油燈的光套上新被罩,大紅花條紋被套紅的耀眼,當下商店裏買的都是這種,家家炕上都有一套。

    唐蘭從顧家出來,除了鋪蓋什麽東西都沒帶走。

    她去商店給自己和安安扯了新被罩,一切都是新氣象,全新的生活即將開始,遠離極品,過上好日子。

    土炕燒的暖暖的,唐蘭躺在安安旁邊,輕輕捏了捏她的臉蛋,安安似乎察覺到了不適,撅噘嘴扭去了另一邊。

    安安的小臉隱隱出現了雙下巴,可見她這段時間養的還不錯,安安是一個讓人心疼的孩子,不調皮,善解人意又貼心,是一個漂亮懂事的小姑娘。

    唐蘭沒想過自己會直接當媽,開始她也有些抗拒,最初是同情這個失去親生父母的小女孩,再然後是憐惜,憐惜她得不到一個孩子應該有的寵愛。

    等相處了這段時間,唐蘭發現,安安成了她在這個世界最大的牽掛,她想讓安安過上幸福舒適的生活,不用看人臉色,不用小心翼翼。

    安安是個小話癆,她說話表達的很清楚,時常拉著唐蘭聊,從安安的口中,唐蘭知道了一些她和原主相處的細節。

    原主脾氣不太好,腦子一根筋,沒什麽城府,對於這個女兒,她不算很喜歡,她把婆婆對她的擠兌都算到了安安的身上,覺得如果安安是個男孩,她在這個家的地位,一定比現在好。

    這些話都是安安親耳聽到的,安安年紀小,對這種話一知半解,她隻是隱約覺得,媽媽不喜歡她。

    安安問唐蘭:“媽媽,是我哪裏做的不對嗎?我可以改的,小紅說了,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

    原主沒有唐蘭這麽耐心,趙玉珍和李香鳳擠兌她的時候,原主會拿安安撒氣,雖然沒動手,但嚷嚷的隔壁都能聽到,原主和丈夫關係冰冷的原因,也有這方麵的。

    安安抱著唐蘭說:“我想爸爸了,爸爸對我特別好,現在媽媽對我更好!”

    在安安的描述裏,顧茂暉是全家最疼愛她的,每次回來都會給她帶很多禮物和零食,每到這時候,其他的小夥伴就特別羨慕她。

    隻是顧茂暉回來的次數很少,每次都是急匆匆的,最多一兩天就又回去了,在顧茂暉在家的日子,他和原主爭吵的時間占大多數。

    原主和顧茂暉經常吵架村裏人都知道,安安這麽小,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影響太大,安安特別缺乏安全感,說話都是怯怯的。

    安安很怕見生人,像小紅見到人就會落落大方的打招呼,安安就不行,每次都是躲在唐蘭的身後,唐蘭覺得應該想辦法讓安安開朗起來。

    她平時陪伴安安的時間並不多,如果以後找到工作,那每天見麵的時間就更少了,希望可以慢慢引導安安吧,事緩則圓。

    於奶奶說如果唐蘭忙的話,可以把安安放在自己家,他們老兩口每天都閑著,可以幫忙看孩子。

    唐蘭覺得過意不過,可讓安安自己瘋跑出去玩她也不放心,於奶奶和她說:“你別覺得欠我們情,安安這孩子懂事不搗亂,陪著我們倆,也是個伴,不然我們兩個老人大眼瞪小眼,沒啥意思。”

    既然於奶奶這麽說,給安安找個地方待,這樣唐蘭出門也能更安心,何樂而不為呢?

    唐蘭給隔壁送點菜,買點魚啊肉啊的,於奶奶也沒拒絕,拉著不讓唐蘭走,做熟了一起吃。

    飯桌上許爺爺問唐蘭:“唐蘭啊,日子選沒選?你那要是缺啥東西就來我們這拿。”

    唐蘭知道許爺爺問的是吃飯的日子:“就這周六,還都沒通知呢,我得管你們借借碗碟。”

    於奶奶回道:“碗碟有,我們家人多,逢年過節孩子們都回家吃飯,碗碟不老少。”

    唐蘭家裏隻有三副碗筷,到時候根本不夠用,為了這次特地買也不值得,村裏人家辦紅白喜事,都是左右鄰居互相借。

    於奶奶給安安碗裏夾了一塊肉:“安安多吃點,以後長得高高的。”

    “我要向媽媽那麽高。”安安揮舞著小手。

    於奶奶帶著金絲框眼鏡,整個人很儒雅,和普通的農村奶奶很不一樣,舉頭投足間很有氣質。

    於奶奶問唐蘭:“你平時喜歡看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