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歸途

字數:3451   加入書籤

A+A-




    四月的天, 關北門一帶還帶著春寒時, 建昌府外已經是花開暖人。
    生活在這兒的部族,遠比漠北那邊來的舒適許多,因其物產富饒, 和大魏互通較多, 各部之間也比較太平。
    西陲這兒有四大部族, 越駱國是其中之一,效仿大魏自稱為國, 人民最多, 也是最為繁榮昌盛的一個。
    在越駱國西南方向不遠處的措族, 則是資源最為豐富的一個部族, 大魏因幅員遼闊,上至北邊寒凍,下至南綏邊境,四季如春,各有各產,什麽都不缺;而這措族, 地域不大, 卻因地理位置極好的關係, 有著豐富的礦資源, 鑄造武器的鐵礦, 還出產寶石, 南邊的地方又適合耕種, 生活十分富饒, 族民和樂。
    措族從與大魏交好開始,通商就沒斷過,也不僅僅是大魏,遠近的各部與他們都有些往來,而他們素來擺中立的立場,人緣也是不錯。
    不過此時,措族內的氣氛卻沒有這麽歡愉。
    族長所在的院府內,來了幾位不速之客。
    被迫挾製在椅子上的晏瀅滿是怒意的瞪著那幾個拿刀威脅自己丈夫的人,塔坨族已經被大魏的軍隊攻陷,這些人竟然還活著!
    克紮把玩著手中的匕首,另一隻手還拿著刀子架在措秧的脖子上:“晏夫人有空怨憎我們,不如想想怎麽保下你們族長和措族的安危,大魏的皇帝要是知道這些年來我塔坨族的武器都是你們提供的,不知會做何感想。”
    “我措族賣的武器又不止塔坨族一家,大魏皇帝知道又能如何。”
    “我們攻打關北門數年,缺什麽你們就賣什麽,尤其是這兩年,兵器更是要多少就給多少,你們不是和大魏交好,還宣稱要以大魏馬首是瞻,你說他們要是知道你們這人前一套背後一套,明知塔坨和大魏是敵對,還賣這麽多兵器給我們,嘖嘖。”克紮將匕首也湊到了措秧的脖子上,“措秧,你懷的什麽心思,將軍清楚,我也清楚,就不知道那大魏皇帝清楚後會怎麽做。”
    措秧看了眼晏瀅後,沉聲:“你想怎麽樣。”
    一旁看守著的另一個人粗聲道:“很簡單,幫我們把將軍救出來。”
    措秧苦笑:“克紮大人,你也看到了,我的這麽多院府兵,連你們都攔不住,我措族的人怎麽打的過大魏那些兵,就算是我給你再多的人手也是無用。”
    “宋眾庭那老賊要押送將軍去上都城,大魏人對你們不會設防,也容易接近這沿途就是你們下手的好時機,一個不夠就十個,十個不夠百個,你這晏夫人不是有個好弟弟,是越駱的國主,他手底下的人應該比你好用,放心,我們會混在你們之中,不會隻讓你們去的。”
    話說的好聽,這不就是要措族派人去送死,要讓措族的人去當人肉盾,好讓他們去救拓英將軍。
    先不說人救不救的出,要是暴露了身份,今後措族和大魏還怎麽交好,這和自尋死路有什麽分別,原本還隻是知道他們買武器給塔坨族人,現在變成了聯合劫囚車,拉到一起蹚渾水,這利弊措秧要是算不明白,那他才傻。
    但他更加明白的一點是,他要不答應,眼前這幾個塔坨族人,會直接對他們動手,挾持他在手,依舊可以威脅措族人替他們辦事。
    權宜之下,措秧開口:“你既然說是宋將軍親自押送拓英將軍去上都城,那沿途護送的人肯定很多,即便是不設防,我們假扮經商隊伍也無法靠近,走太近還容易引起他們的懷疑,更別說救人,不過,我倒是有個別的辦法......”
    克紮將匕首抵在了他的下巴上:“說說看。”
    措秧微抬起頭:“你們現在一定無法入關吧。”
    從將軍被捕後,各過關的地方對外族人的盤查就十分的嚴格,尤其是對塔坨族人,甚至拿著畫像對比,喬裝打扮都不一定能混進去。
    “繼續說。”
    “我們近年來和他們聯係很緊密,過關相對容易,借著朝貢的名義可以帶你們入關,一路把你們帶到上都城,在上都城我們還能幫你們打聽消息,尋找合適的時機幫你們救人。”
    說完之後屋內靜了靜,克紮收回匕首,神情頗為玩味:“把我們帶去上都城,城門一關,你們和大魏皇帝聯合起來抓捕我們,豈不是插翅難飛。”
    措秧臉色微變:“除了這辦法,沒有更好的了,你們要想中途劫人,就算是賠上我們所有人去,也未必打得過,再者這麽多人也無法入關。”
    “剛才來的時候,在外玩耍的姐弟倆,是你們的孩子吧。”克紮揮了揮手,走進來兩個人,各拎著一個孩子,都已經被打暈了。
    這下措秧和晏瀅都坐不住了:“你們!”
    “不要想著耍把戲,三天之內相出辦法。”克紮起身,收其匕首和刀,帶著這兩個弄暈的孩子,一群人直接大搖大擺的從院府離開。
    晏瀅上前扶住措秧:“我這就去找國主。”
    措秧抓住她的手:“再派幾個人遠遠跟著他們,務必保證他們的安全。”
    晏瀅很快離開,克紮帶著那兩個孩子就在措族外一處山洞內,有這兩個孩子做人質,措族是有求必應,連靠近一些都不敢,生怕他們傷害兩個孩子。
    第三天時,山洞外半裏之外出現了一輛極為華麗的馬車。
    ......
    宋老將軍押送拓英回上都城,與蘇錦繡他們間隔了兩日的行程。
    來的時候蘇錦繡就帶了清竹喜鵲和紫茵,回去的時候一群人,李媽媽和穩婆她們年紀也大了,行程相對慢了些。
    宋老將軍調了幾個人手下來護送他們,加上南藥和之前帶來的護衛,一行人加起來也不少,朝西平府出發,七八日後,接上了清竹和晏祟。
    要回上都城了,將一個孩子扔在這兒委實有些殘忍,他無家可歸,被人發現就會沒命,施家也不差這一口飯,將他改名換姓留在上都城中也不是什麽難事。
    於是這行程就更顯得悠哉許多,施正霖還特意挑了各州大的府城落腳,決意要帶蘇錦繡好好走走。
    蘇錦繡也知道這樣出行的機會不多,關北門這行解決後,皇上哪肯輕易放人,施正霖隻會更忙。
    如此快有一個月,他們到了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