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 閉嘴!

字數:3556   加入書籤

A+A-


    傍晚,甄珍騎著三輪摩托駛向宿舍,其實就是星工場的後院,呂健喬喬之前住過的房間,雖然不大,但幹淨整潔。

    這一天她可是忙得夠嗆,為了賣菜這件事,她已經就市場宣傳、客戶維持、信任建立諸多方麵進行了全方位的計劃,並付之行動,甚至開通了免費的會員係統。這才剛開始,晚上的時間她還要做價標,裝飾品以及列表進行數據分析。

    回到星工場的時候這邊早就下班了,她停下三輪車,一股莫名的疲憊突然襲來,不管她有什麽計劃,她的身體隻想泡個澡再做個深度SPA,按摩的時候睡覺是最爽的。

    她使勁搖了搖頭,現在可不是享受的時候。

    推開門,打開燈,她剛想撲到床上稍微休息一下,卻發現床上已經堆滿了東西,橡膠手套皮手套,新的手機卡,運動服,圍裙,護手霜,麵霜,方便麵,電熱毯,膝蓋暖貼……

    雖然都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卻是她現在最需要的消耗品。

    最上麵貼著一張字條:保養好皮膚,這是公司資產。

    這麽臭屁這麽裝的語言,隻能是健哥了。

    久違的溫暖蕩上甄珍的心頭:“什麽嗎……說好了什麽都讓我自己來的……”

    不遠的地方,呂健已經收起了對某人崇敬,陷入了無止境的撕嗶。

    看著星爺給出的故事設定和粗綱,呂健是很不接受的:“這不還是霸道總裁?”

    “這裏要有階級感矛盾,不然你給我一個符合現代社會的人設?”星爺怒道,“****麽?”

    “蛤?”呂健腦洞大開,想象著這個設定竟然充滿期待,“感覺這樣挺有意思的啊。”

    “吔屎啦,閉嘴!”

    “嗯……”

    “聽我講,小鬼。”星爺非常認真地說道,“我常年跟那些人打交道,知道怎麽才能過審。原版故事中的‘階級感’我們可以保留,但不能作為主要矛盾,我們要用更圓滑更現代的東西替代它。”

    “所以就是這裏說的……”呂健重新拿起企劃,“虛榮?”

    “對的,相對於幾十年前英國人平民、貴族、紳士這些東西,‘虛榮階級感’更近一些。”星爺比劃道,“打開朋友圈,等級分明,秀晚餐,秀星巴克,秀事業,然後是秀車,秀表,秀房子,秀出國遊,你可能瞧不起秀星巴克咖啡的人,但在他眼裏,這就是身份和品味的象征,我們用這些東西代替貴族範兒和紳士禮儀。”

    “聽起來……還行吧。”

    “之後是成長,原著中僅從語言學方麵的培訓來刻畫這部分,教授糾正賣花女的發音,措辭,這部分可以適當保留,但這不符合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故事中應該加入‘氣質’和‘品牌’。”

    “明白了,這和‘虛榮’契合。”呂健不斷點著頭,“開什麽車,戴什麽表,挎什麽包,用這些東西來給人打上標簽。”

    “對的,我們的女主角就在這個鄙視鏈的最底端,最大的願望就是每天下午都能喝一杯星巴克咖啡,然後在男主物質的支持下願望不斷攀升,最終識破這些東西的真相返璞歸真。”

    “行得通麽?”呂健問道,“是不是太乏味了?”

    星爺抬掌在桌子上一拍,指著呂健道:“你懷疑我?環保主題我都能賣10億!”

    “Sorry,我錯了,可你在這裏不出名啊……”

    “老板,這才是最大的好事。”星爺雙目炯炯有神地看著呂健,“那些梗和笑料都是全新的,可以隨便用。”

    呂健對此喜憂參半,他確實沒資格懷疑星爺,倒是對自己很沒自信:“我其實更傾向濃縮保留原版,這樣比較穩妥。”

    “原版?別傻抄,會死的,差了幾十年呢。”星爺短暫思索後說道,“我可以保證劇本的整個故事節奏和搞笑填充,你實在做不來,我把可以效仿的戲標在上麵,比如《國產淩淩漆》裏要‘過夜費’的那段。”

    “這裏會用得上?”

    “信我啦!照著那樣鋪墊、表演、剪輯,總錯不了。”

    “還是別標了,這種抄襲方式會把自己搞死掉。”

    “隨你嘍。”

    “編劇方麵也隨你。”呂健起身道,“做初版劇本吧,我去把企劃潤色。”

    “ok!”

    ……

    一部電影好不好,叫不叫座,更多的取決於導演編劇和演員的發揮,而一部電影能否開拍,則取決於企劃人的忽悠套路。

    能否把一個概念,一個劇本兜售出去,把事情搞起來,這是現階段的核心所在。

    有些影視作品號稱“七年磨一劍”,“十年磨一劍”,其實是極其無聊極其無恥的扯淡,他們多數前六年都停留在“準備搞事情”階段,不可否認的是,90%的電影也永遠停留在了這個階段。

    大多數的創作者很難具備優秀的口才和忽悠能力,也就是搞事情的能力,因此他們需要拿著想出來的事情去找大佬,大佬多是慧眼識珠,極具經驗的怪物,他們能高效辨別這個故事是否好賣或者是否能得獎,而後決定是否投入精力、投入多少精力搞這件事。

    這類大佬有些深藏功與名,有些更喜歡把自己的名字放在“總監製”“總製片”後麵,簡而言之,創作者負責想事情,他們則負責搞事情。

    次日清晨,呂健就這麽拿著他想出的事情,找到了離他最近的大佬。

    這還是他第一次來路坤的地方,“前坤影業”比呂健想象的要小很多,甚至隻比星工場大了一點,充其量是一個雜誌社的規模,可就是在這麽一個小地方,誕生了不少“低成本高收益”的流行巨作。

    按照業界的輩分來說,路坤與呂健的父親是同一輩的,但他年輕一些,呂健才一直以坤哥相稱。路坤最近的手筆人盡皆知,那就是在《我的室友是女殺手》大火之前,以25萬的價格買下了這個IP版權,他其實轉手就能賺幾百萬,不過他想賺得更多,或者說是權利欲使然。

    對任何人而言,搞出影視作品的業界大佬,都比倒騰IP的二手販子要爽得多,單是業界女星的追捧就夠他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