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雨師妾
字數:5737 加入書籤
《孟薑女哭到長城》的故事與《梁祝》《牛郎織女》《白娘子》齊名,並稱華夏四大民間愛情故事,都帶著強烈的神話浪漫色彩。而所謂的浪漫主義基本就可以理解為:專業造假一百年。
雖然薑靈在最初查旅遊資料的時候和一般人一樣,感受到了秦始皇、長城、孟薑女三者被安排在一個城市內所營造出來的戲劇性效果,但關於孟薑女的事情他可比很多人清楚多了。
孟薑女和長城和秦始皇,其實就和曆史上真正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一樣,根本沒有半毛錢關係!
而要說講清楚這個問題,首先第一件事就是確定孟薑女到底姓什麽。
百分之六十的人會說孟薑女當然姓孟,百分之三十的人會說孟薑女的丈夫姓孟,父親姓薑,所以叫孟薑女,剩下百分之九的人則會按照《孟薑女》故事中記載的那樣說。
從前有個孟家種了一個葫蘆,葫蘆在長到了隔壁薑家,兩人約定好葫蘆成熟後兩家各分一半。誰想葫蘆熟了之後沒有變成好吃的果子,反而從裏麵冒出個漂亮的女娃,於是這兩家人就將這女葫蘆娃命名為孟薑女,一起撫養長大。因此孟薑女姓孟薑。
這三種說法中,聽起來第二種最靠譜,可事實上孟薑女的故事最早出現於春秋時期的《左傳》中,而華夏女子出嫁從夫姓的習俗則是從漢末三國時期形成的,兩者相差近六百年。就和其他兩個說法一樣,全是胡扯。
孟薑女,實際姓薑。孟,為孟仲叔季之孟,兄弟姊妹中排行最大者。因此“孟薑女”的意思為“薑家最大的女兒。” 在這樣的理解之下,孟薑女甚至並不是單指一個人,而是某一類人的通稱。
在《左傳》的初版中,孟薑女又名杞梁妻。她的丈夫為齊國大將杞梁,杞梁在戰爭中戰亡,齊莊公命人將他屍體運回,並派出使臣為杞梁祭拜,孟薑女質問使臣,若覺得杞梁有功於國,為何國主不來祭祀?若覺杞梁無功於國,有何必派人來祭拜?於是齊莊公親自前去祭拜。
古時君臣製度尤為嚴格,孟薑女若是一普通的亡臣妻子又怎麽可能單靠幾句話就讓國主來家中祭拜亡者?這一切不過是在說明孟薑女的出生並不簡單。
武王伐紂後,封薑子牙於齊。也就是之後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齊國曆代君主皆為薑姓,史稱薑齊。如此一來“杞梁妻”的身份便極其好猜了。她要麽是齊莊公的大女兒,要麽就是齊莊公的大姐。不然給怎麽能有那麽大的膽子,質問王的使臣?
至於為什麽孟薑女說不是單指一個人,而是指一類人,那原因則要想得更遠一些了。
所有人都知道《三國演義》就是一本《三國誌》和《晉書》的同人小說,先讀《三國誌》的再讀《三國演義》往往能被那書氣到發笑。曹公一代文豪,成了那白麵奸臣,司馬仲達奇才謀略為晉國奠定出開國之勢,則成了個狼顧之相的奸佞。整個三國的人設屬性幾乎都在羅貫中的筆下被調轉顛倒了個遍。
而在玩轉人設顛倒這個套路上,能與《三國演義》相比的也就隻有同為演義體小說的《封神演義》了。
世人都道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薑子牙心係天下,尋明主以助之奪取天下。在《封神演義》中薑子牙被描述成了一個無兒無女,妻子不賢的修仙老頭,但其實根本不是那樣。
姬昌二十四妃,一百個兒子。當時社會可沒有後宮六院三妻四妾之說,他一個伯爵,就搶占了那麽多閨女,生了那麽多兒子,這算賢明嗎?
若要尋賢明者以助之,薑子牙為何不選那有著七竅玲瓏心的比幹,非要選擇姬昌,又非要在姬昌死後,在那一百個兒子中選中姬發繼續進行武王伐紂的大業?
這個問題其實隻要仔細看一下周朝皇帝列表就能知道。薑子牙並非無兒無女,他至少有一子繼承了齊國封地,繁衍出了後來的薑齊一族;至少有一個名叫“邑薑”的女兒嫁給了姬發,並生下了後來周朝的第二代國君姬誦。
整個《封神演義》其實就是一出“老丈人帶著女婿奔小康”的故事。而“邑薑”自然也是第一代的“孟薑女”。開國皇後的母家,在華夏曆史上哪個不是一榮俱榮,比照清朝葉赫那拉氏之女的地位,比照北周時期獨孤家姑娘們的尊貴程度。
為什麽秦國、楚國的女兒們沒有被稱為“孟嬴女”、“孟熊女”的,隻有齊國薑家的女兒得名了“孟薑女”的稱呼?道理顯而易見,“孟薑女”們比之其他的各國的公主們更加尊貴,他們是周王朝天子們擇妃選後的首選。
薑靈也姓薑,他這個薑和薑子牙的薑到底有沒有關係他不知道。但是他爺爺似乎很喜歡研究一些有關老薑家的曆史,連帶著薑靈也對此清楚不少。
春秋時,孟薑女問父兄為何不來祭拜自己丈夫;戰國時,孟薑女麵向城牆慟哭哀悼;西漢時,孟薑女哭十日而隅崩城危;魏晉時,孟薑女改哭城牆為哭長城;北齊時,孟薑女的丈夫從戰將變為了農夫,孟薑女也千裏尋了夫。
等到唐宋時,為了增加戲劇性,本來和這事兒完全沒有關係的嬴政也被拉了進來,擔當起了那看上孟薑女美色,最後還逼死了孟薑女的惡棍混蛋,堪稱千年大背鍋。
人若知道一樣東西是假的,甚至知道他的整個製假造假過程,還會對這件東西感興趣?還會想要花錢買這件東西嗎?不會,當然不會。
薑靈在看待孟薑女廟時的心態就是這樣,整個廟宇在他眼前就是一個巨大的“假”字。在看到牆上的注解,還有聽到一旁導遊的解說詞時薑靈甚至都有了種想要翻白眼的衝動。
孟薑女廟的存在意義大概是為了歌頌愛情,祭奠古代辛勤的勞動人民,斥責封建主義對人民的迫害。
但讓天命貴氣的薑家長女擔任勞動人民的代表?罵誰呢?
這簡直就是曆史以來,勞動人民被黑的最慘的一次。也是他薑家閨女們被貶低的最厲害的一次。他們薑家的姑娘們,個個都是……
都是……
啊?他又在想什麽啊?薑靈晃了晃腦袋,覺得自己大概真的不正常了,他剛才怎麽會出現一種孟薑女是他家親戚的錯覺?就算他是蚩尤和孟薑女也八竿子打不著啊。
“打的著哦。”
“什麽。”薑靈驚覺轉身。廟宇內除了和他一樣的幾個散客就是跟團來旅遊的遊客,每個人都和他有著一段距離,可是……
薑靈摸了摸耳朵,剛才那個聲音分明是在他耳旁響起的。難道是幻聽了?
薑靈重新打量了一下廟宇,可惜他並沒有姚約、厲鴉青的本事根本看不出這廟裏有什麽特別的,因此隻是覺得有些邪門的退出了大殿。
剛出殿門,一顆小石子就正正好好的砸在了他頭上。薑靈揉了揉額頭,以為是有哪個熊孩子在頑皮,或者廟頂的瓦片上什麽時候卡了一粒小石子,剛才風一吹就掉了下來,也沒有特別的在意。
可沒想到,他才走了幾步,又一顆石子掉了下來。這回薑靈認真的觀察了一番,勢要找出那個不像話的熊孩子。可結果熊孩子沒找到,卻讓他發現了一隻藍色的怪鳥。
怪鳥樣子非常好看,有兩個長而卷曲的尾羽,看一眼就能感覺出是個非常稀奇的品種。但就是特別不上道,老銜著個石頭砸薑靈。
“……”薑靈氣歸氣,但他一個大男人也不可能和一隻鳥一般見識。衝著那鳥呲了口牙,擺了個凶相,便走開了。
那藍鳥先是嚇了一嚇,可緊接著卻又繼續叼小石頭砸薑靈,薑靈走哪兒,她就砸哪兒。
薑靈的好脾氣在這陣勢下並沒有維持多久,他掏出手機拍了幾張這鳥的照片,發給了微博上幾個知名的科普類博主,求問這是什麽鳥。
如果真是什麽稀奇珍惜的品種,他就立刻通知保護協會讓他們趕緊派人過來把這鳥好好“管理保護”起來,如果不是什麽稀奇品種,他就立刻撿塊板磚拍死這怪鳥!
可誰想,薑靈還沒等到哪個博主回複他,那鳥已經越砸越起勁了。薑靈忍不住,從口袋裏掏出了那晚被雷電劈過的指上陀螺朝那怪鳥丟去。
這個指上陀螺雖然是他自己做的,但是他檢查過,陀螺的軸承已經在那天晚上被雷電劈融了,再也轉不起來,所以丟了也不可惜。
可沒想到那隻怪鳥躲過了薑靈的攻擊後非但沒有被驚走,還一副耀武揚威的架勢在薑靈頭上繞著飛了好幾圈,嘰嘰喳喳的叫著。
薑靈是忍了又忍實在被這鳥氣得受不了,終於沒忍住邁開腿朝著那鳥追去。
藍鳥穿過樹林一路朝著海岸飛去,等薑靈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已經偏離了廟宇好遠。怎麽過來的,要如何回去,也記得不是很清楚。
“糟糕。”薑靈放棄了那怪鳥,摸出手機開始查定位導航。心想要是被那鳥弄得在山裏迷路那就得不償失了。可他剛跟著導航的箭頭剛轉了個方向,就看見原本已經飛離他視線的藍鳥忽然降落在了一個紅色的身影上。
穿著一襲紅裝的女子頭上插著漂亮的鳥羽,亭亭而立,翩翩而舞,皎若朝霞,灼若芙蕖。
在山林中突然出現了一個打扮古式的奇怪女子,正常人基本會嚇得半死轉身就跑。可是薑靈卻站在那裏,心中好似燃起了什麽。那些在雨夜時曾經在他腦中一閃而過的畫麵,也被零星的提取出了一些重新於腦中上演。
“雨師妾?”薑靈的嘴張張合合,一些他不曾記過的話,無意識的從他嘴中流出。
“眇眇赤鬆,飄飄少女。接手翻飛,泠然雙舉。縱身長風,俄翼玄圃。妙達巽坎,作範司雨。”
“炎帝之女,追隨赤鬆子羽化登仙。坎為水,巽為風,共掌管風雨。”
“炎帝者,神農也。少典之子,居於薑水。姓薑,名石年……”
雨師妾盈盈一笑,如在薑靈夢中那樣頷首作禮,“兵主,妾身已在此恭候多日。”
作者有話要說: 你們還記得第五章第一斷話嗎?
“赤鬆子者,神農時雨師也。服水玉以教神農,能入火自燒。往往至昆侖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隨風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時,複為雨師。今之雨師本是焉。
眇眇赤鬆,飄飄少女。接手翻飛,泠然雙舉。縱身長風,俄翼玄圃。妙達巽坎,作範司雨。”
——《列仙傳》
加上這次文末的一句,才是完整版!
講的是赤鬆子和神農的女兒在一起羽化登仙的故事。也是《列仙傳》開篇的第一個故事。
你們以為我寫了孟薑女廟,出來的就一定是孟薑女嗎?[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