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掀起波瀾
字數:4576 加入書籤
蒯牧的一通分析,令朝堂上下,所有人都覺得心安了不少。
不過,放心是放心了些許,但是,齊國也不可能真的說一點兵力都不調動。
為了保險起見,或者說為了表現出與國同休的氣勢,齊皇直接將國中的十萬將士,悉數派至了前線。
不僅如此,更是預定征發十五萬人作為輔兵,為前線的戰兵,保證前線的後勤。
反觀漢國,如今的漢皇乃是曆史之上的漢景帝劉啟,不僅誌向遠大,也有著不錯的能力。
更何況,與已經七老八十的齊皇不同,如今的劉啟,不過方才四十出頭。正是人的一生最為輝煌的時候。
二十年前,由於他剛剛即位,國內不穩,錯失了針對楚國最佳的時機。
這二十年來,夏澤在利用世家窮兵黷武。而劉啟同樣在不斷地強化著漢國的力量。
三百裏秦川,雖然給不了漢國如同楚國一般的財富,但是,卻足以保證,後顧無憂。
因此,當楚國的軍隊開始被調動的時候,劉啟便已經立刻召集了眾臣,以絕對的口吻,表述了出征的意圖。
沒有人敢反對劉啟,二十年的時間,已經讓所有人見證了他的能力。
既然要打,那便打吧!
漢國繼承了秦國的根基,盡管幾十年過去了,曾經的軍爵製已經被漢國的繼承者改的麵目全非。
但是老秦人好戰的本性,還未徹底泯滅。
隻不過,身處僅次於楚國的漢國,漢臣們,還沒有齊國上下的那種憂患意識。
因此,漢國之中,並沒有類似於齊國丞相蒯牧的猜測,
即便是如今韓國最有威望的老將軍周亞夫,也同樣以為,這次楚國準備獨自對付漢齊兩國。
畢竟,這已經不是楚國第一次這麽幹了。
除此之外,還有更為致命的一點,那便是劉啟和周亞夫,大大地低估了楚國的進攻時間。
至於原因,也很簡單,那便是之前所說的糧草問題。
具他們得到的消息,楚國是從最近才開始調動軍隊。而調動軍隊的同時,也開始籌備糧草。
而可能交戰的前線,即便是有魏國做依靠,糧食,也僅僅隻夠楚國大軍維係一兩個月的。
如今的形勢雖然類似於曾經的戰國,但是,絕對沒有出現像是秦國那般足以以一敵六的國家。
一旦開戰,絕不會是小打小鬧,沒有意義。
在動輒十萬人以上的戰爭之中,四個月的糧草,絕對不夠使用的。
恰好,眼下快到秋收時節,劉啟和周亞夫一致認為,楚國想要先調動兵力,等到秋收過後,直接發起戰爭。
當然,這樣的理由還有不少漏洞。但是,眼下卻似乎是最有說服力的。
因此,當周亞夫開始整軍備戰的時候,並不太著急。
軍隊雖然已經開赴至了韓國的三川郡內,但是,卻未曾派出斥候,大範圍地偵查。或者說,根本沒有進入戰時狀態。
僅僅是在夏桓得知楚國上下的軍隊開始調動後十天,他也終於得到了來自壽都的消息。
“調往魏國東郡……”看著這份由大將軍季術發出的消息,夏桓略微思索了一陣後,呢喃道:“看來,這次父皇的目的是韓國了。”
“太子和三皇子的人動了嗎?”夏桓收起信箋,向著一名宮衛問道。
“回殿下,他們已經於昨日出發前往潁川了。”
“果然……”聽完這個報告之後,夏桓更是堅定了心中的猜測。
可是,和劉啟周亞夫所想的一樣,夏桓同樣不明白,既然是秋收之前作戰,那麽糧食的問題怎麽解決?
糧食,糧食,這麽重要的問題,楚皇夏澤絕對不可能沒有想到。
既然開戰,就必定沒有回旋的機會。而且,現在是楚國的贏麵更大,也絕不可能犯得著去冒險。
“父皇究竟將糧食藏在了哪裏呢?”
屏退了手下,夏桓陷入了沉思之中。
身為嫡皇子,夏桓已經開始嶄露頭角。而且,兩世的經驗,也告訴夏桓,既然已經開始綻放光芒,就不可能再停下來。
隻有當自己的光芒足以威脅到自己的兩個哥哥時,他們才不敢輕舉妄動。
夏桓不相信承諾,更不相信帝王家的兄弟之情。他不想後半輩子,生活在監視和壓抑之下。他需要足夠的威望!
而這次北伐,正是最好的機會。
夏桓知道,不論是季術還是景徹,都不可能給他真正立大功的機會。
想要賺的足夠的軍功,有亮眼的表現,就必須主動出擊。
既然是主動出擊,尋找機會,豈能不熟悉季術的戰略安排呢?
“四哥和三哥的人,被調去了潁川,季術的人在魏國,六哥在彭城,應該不會影響大局……”
夏桓的飛快地聯想著,一切細節都不放過。
“主戰場定是韓國,韓國背後是漢國,定然會有一場惡戰。糧食一定不會藏得太遠……”
“魏國不可能,南陽離得有點遠……潁川倒是挺合適的,隻是大水過後,潁川的糧食應該都用來賑濟災民了……”
“賑濟災民……賑濟災民……”
夏桓的口中,不斷地咀嚼著這四個字。眼神之中,終於是露出了一絲了然的神色。
“沒想到,父皇竟然玩了一招瞞天過海。這麽看來,潁川那裏的災情,恐怕也是早有預謀的了吧。”
“如此也好,父皇既然瞞過了天下人,那麽等這個秘密暴露出來的時候,也定然能吸引全天下的目光。想必,到時候周亞夫的報複,一定會令季術那裏的壓力空前之大。”
“既然將我安排在了東郡,顯然是想要到時候對付齊國。不過,以齊國的實力,既要顧忌南麵的六哥,又要顧忌來自魏國的人,應該不會出國作戰。能防守,並且牽製住一部分楚國的兵力應該就算是他們成功了。”
“以我的身份,想從季術那裏得到命令倒是不可能的。這麽看,到時候倒是可以和六哥合作一把。”
“說起來,也有五六年未曾見六哥了,不知他現在怎麽樣了……”
夏桓的出生,遠遠落後在其他的兄弟之間,就連六皇子夏楊也比夏桓要大上十歲。
所以,當夏桓五六歲的時候,除了三皇子夏栩和太子夏楦之外,皇宮之中,所剩的兄弟也就隻有六皇子夏楊了。
夏桓不想參與三皇子和太子之間的爭鬥,反倒是一直和六皇子夏楊走的很近。
夏楊的性格,和夏桓有些相似,比起太子夏楦更像是一個兄長。
因此,夏楦和夏楊之間,關係一直非常親近。就連當初夏桓狩獵得到的老虎,其中夏楊也除了不少力。
直到夏楊二十三歲就封淮南,兩人之間的聯係,方才逐漸少了。
就在夏桓街道季術的信箋之後第二天,夏桓便帶著兩千長秀軍出發了。
隔天,作為楚國的鎮國之器,五萬神武軍,也終於是開拔了。隻不過,方向卻並非韓國,反倒是和夏桓的目的地一致。
隨著神武軍的開拔,平靜了二十年的天下,也終於是開始掀起了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