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告狀的諸侯

字數:3665   加入書籤

A+A-


    鎬京。

    散國政變早就引起了王室的注意,此時周天子正在與大臣仲山甫、程伯休父以及虢公季說這事情。

    “愛卿,這散盤子薨了,太子釗繼位為君,散國的形勢會不會發生變化呢?”周天子問道。

    “王上,以臣之見雖說散國君位交替,但國家的大政方針是不會有太大變化的。”仲山甫說道。

    “說說原因。”此時的周天子也就是後世稱為周宣王的姬靜,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周王室出現了難得的中興之相。

    但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在王室執掌軍事大權的尹吉甫辭去官職去民間收集詩歌去了。

    尹吉甫走後,仲山甫任王室卿士,程伯休父任司馬執掌軍隊。

    但此時的周天子姬靜的事業也開始走下坡路了,特別是跟北邊過來的薑戎在千畝之戰失利之後,周王室對於北方下來的戎狄已經有些膽怯了。

    畢竟在所有的西北戎狄之中薑戎還不算是太強大的戎狄部落都能夠把王室的軍隊打敗,那麽像犬戎、豐戎、綿諸戎等強大的戎狄一旦出手,王室還能夠對付的了嗎?

    千畝之戰失敗之後,周王室內部也開始進行反思自己的對外政策,恰巧在這個時候散國就出現了君位的更迭。

    “王上,臣之所以認為散國的大政方針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那是因為當下天下大形勢下,散國之所以還能夠存活下來,與散盤子的基本國策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畢竟在我們關中國家無法對抗戎狄的情況下,借用西陲秦人的兵力來對付戎狄也不失是一個好辦法。”仲山甫說道。

    周天子聽罷微微的點點頭,“你說的也有些道理,隻是孤王聽說秦人僅僅隻有千餘人的兵力,這點兵馬能夠對付的了那些凶悍的戎狄兵馬嗎?”

    經過千畝之戰,周天子姬靜對與那些哇哇怪叫的戎狄勇士早就有些膽怯了。

    所以在這個時候散國能夠請西北的秦人來到關中幫助散國駐守隴川對付戎狄,也算是替王室守住了西北邊境。

    “王上不要忘了,這秦人也是西北過來的,他們的生活其實跟戎狄沒有什麽兩樣,也是養馬的遊牧部落。所以用西北的秦人來對付西北的戎狄或許還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仲山甫說道,“秦人雖然兵馬不多,但是這些兵馬可都是身經百戰的,以一當十可能有些困難,但是以一當五應該沒有什麽問題。”

    聽完仲山甫的話,執掌軍隊的程伯休父有些不願意了,雖說作為王室的軍事統帥,千畝之戰失利他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也不能因此就認為王室的軍隊不堪一擊吧。

    於是程伯休父對仲山甫說道:“卿士大人,未免有些虧大其詞了吧,秦人雖說厲害能夠以一敵三就已經很厲害了,以一當五我不相信。”說罷程伯休父搖搖頭,表示懷疑。

    仲山甫畢竟是王室的卿士,也就是宰相。見程伯休父如此說話,稍稍有些不滿,“休父對秦人的戰鬥力難道有所質疑?不過我可要告訴諸位,近兩年來,秦人駐守隴川已經多次打敗了豐戎的進攻。對於豐戎的實力,想必不用我說你等也明白。既然秦人都能夠打敗不可一世的豐戎,那麽其他的戎狄還算的了什麽?”

    “秦人打敗豐戎?我不相信。”程伯休父隨後不滿的說道,“要知道秦人也是西陲出身的,這其中到底是什麽原因此時還難以說清楚。”

    雖然程伯休父沒有說秦人就跟西北的戎狄勾結,但是他的話裏已經流露出對秦人實力的懷疑。

    “司馬大人,你這話是什麽意思?難道秦人替王室擋住了北方的戎狄這事情還有錯了?如果不是秦人來到關中抵擋住了北方戎狄的入侵,那現在包括王室在內關中的所有國家都有遭受戎狄的侵襲,你自己倒好打不過戎狄竟然還怪罪起別人來了。這難道不是嫉妒還能是什麽?”仲山甫畢竟是卿士,不容自己的尊嚴受到別人的挑釁,於是很不客氣的對程伯休父說道。

    “你、你、你怎會如此說話,我這哪裏是嫉妒,我隻是說了一種現象罷了。”程伯休父雖說是執掌軍隊的大司馬,但無論是威望還是職位都在仲山甫之下。既然仲山甫已經發怒,他也不好當著天子的麵跟仲山甫爭執。

    “好了,二位就少說點。以我看散國的局勢還是要由散國自己來解決,如果散國自己不來向王室說這事情,那就說明他能夠自己處理得了,我們也就不需要為此事操心了。”虢公說道。

    虢公既是虢國的國君還是王室的大臣,乃是地官司徒執掌的是土地人口勞役等民政事務。加之虢公本人又是關中西部最大的諸侯國虢國的國君,在王室說話還是有些分量的。

    既然虢公已經說話,仲山甫和程伯休父也不再爭執,算是認可了虢公的意見。

    就在這時,內侍進來稟報道:“啟稟王上,矢國國君薑無餘求見。”

    矢國國君求見?

    這令周王室君臣多少有些意外。

    雖說矢國也是王室的畿內諸侯,但畢竟是外姓人,並不是很受王室的器重。這個時候矢國的薑無餘來王室做什麽呢?

    周天子不免有些意外,望了望身邊的幾個人。

    卿士仲山甫說道:“臣下覲見王上,王上理應召見。”

    言下之意已經很明確了,不管人家是來做什麽的,周天子都應該接見才是。

    在周王朝,諸侯們雖然在自己的國家是國君,但是放在王室跟前依然是臣子。

    於是周天子對內侍道:“請矢國國君上殿。”

    “諾--”內侍答道,隨後對著殿外喊道:“矢國國君覲見---”

    不一會兒,矢國國君薑無餘疾步走進周王室大殿,見到周天子趕緊拜道:“臣矢國國君薑無餘拜見王上,祝王上萬年,王室萬年。”

    “嗯---,起來吧!”拜見完之後,周天子對薑無餘說道。

    薑無餘起身後,周天子問道:“今天既非朝拜之日,不知你前來王室有何要事?”

    薑無餘道:“臣知道今天不是朝拜的日子,但是臣今日之所以前來鎬京是有要事要想王上稟報。”

    “哦?你有要事稟報?說來聽聽。”周天子頗有興趣的問道。

    “臣要向天子狀告散國。”矢國國君說道。

    要狀告散國?

    周天子君臣不由得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