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自由穿行夢想裏
字數:3978 加入書籤
足球能成為世界上公認的第一運動,有人說是因為有這麽兩個特點:
場麵變化極其豐富。
勝負判定極其簡單。
說簡單是這項運動的規則簡單到隻要不用手以外的所有部位把球弄進對方球門就算贏,至於越位這樣極少數的規則限製都可以不用費心解釋,比分顯示更是極其簡單,哪像網球非要莫名其妙的十五分二十分搶七計算,說複雜是陣型變化複雜到可能堪比圍棋,因為這是二十多個人在場上的變化,如果要計算各種局部人數對抗的細節,真的要用電腦來算。
任何不懂足球的人,都能在一分鍾內被旁邊的朋友帶動看球,雖然看懂陣型起碼需要幾年的功力,但看個勝負熱鬧是沒問題的。
好比藍風隊總是被人摁著打的那種驚險刺激,就算再不懂球的姑娘看著球老在自家球門射來射去也會尖叫連連,這種場上風向,老是在哪一邊折騰的形勢很容易看。
讓熱鬧非凡的醫科大以及附屬醫院的觀眾們大跌眼鏡的就是這點,他們以為可以大殺四方的附屬一院職工隊,開場紮居然被對方這個什麽不起眼的醫院職工隊一直壓著打,幾乎很少有攻過半場的閃亮點。
可以說十一名隊員都龜縮在本方半場,頗為無趣的堅守崗位。
稍微懂點足球的大學生坐在看台高處還能俯瞰出陣型:“哦,標準的442陣型,可這也太標準了吧?”
陣型的說法就是從後往前說,去掉守門員以後的十個人,442就表示,後衛四人,中場四人,前鋒兩人,隻要被提醒到這個的觀眾看過去都會哦,真的是哦!
從側麵的看台上看過去,就是三排人這樣站著,雖然說不上筆直,但真的就是一排蠻整齊的那種,要前一起前,要退一起退,那個生物酶隊長,還站在後衛線上不停喊注意陣型,所有人就不停的左右看,感覺就是閱兵走方陣一樣。
對,有點像兵陣,這就跟以往看見踢足球就是一窩蜂的沒頭腦亂跑不一樣了。
無論對方怎麽踢,球到了哪一排就是哪一排的事兒,在誰的區域就是誰的業務,快速離開陣型搶攔截,拿到就立刻給其他人,三兩下就遠離剛才搶奪的地方。
有點呆板,但是麵對對手不太強的時候,這種過分強調的陣型簡直就是在嘲弄對方,無論對方那幾名中前場球員想幹什麽,對麵都像是張開的網,每個區域都有人,因為全都龜縮在半場,人員密度有點大,就很難擺脫獲得空間,怎麽傳遞都很難拉開空間,這種業餘水平,能夠連續傳遞三五腳就很不錯了,一丟球就是附一院的,隻是附一院的青年醫師們也不著急進攻,依舊斯條慢理的整體往前,到了半場就交給兩名前鋒自己去處理,以二敵很多,所以進攻機會也不算很好,往往被攔截了又回來。
於是場上就是這種有點奇怪的情況,大學生們看出來點苗頭,好像附一院是故意在演練陣型,控製著自己在踢,但這麽進不了球也不對啊。
對方醫院來的客場啦啦隊就比較歡騰,畢竟能看出這種內涵的不多,還以為占了多大的優勢,一直在壓著附一院打呢,其中有幾個姑娘尖叫得很引人注意。
白浩南背著手聽見了,悄悄轉頭看了看,發現水準比附一院的護士差得不是一般般,最近跟航空學院的空姐都比較過,其實空姐們主要是身材修長,基本一個模子出來的,要論到環肥燕瘦,春花秋月各擅所長,還真得說附一院更有看頭,況且護士和空姐一樣有製服加成,據說在某些製服控眼裏護士排名更靠前。
剛想到這裏,白浩南就看見看台邊上那一身警服的郭咲咲了。
這才是製服加成的最高水準吧,可惜能看不能碰啊,白浩南趕緊把視線收回來。
其實正如他這些天觀察業餘球隊打法的特點,除了極個別球隊有那麽兩三個體校水準的,大多數踢野球或者業餘足球的都是愛好者水平,沒幾個接受過正規訓練,更談不上科學合理的分配體力了。
十五分鍾,之前還能衝刺的球員開始氣喘籲籲,有些人已經時不時的雙手撐著膝蓋吐舌頭了。
好像注意到這個細節,生物酶時不時的瞄一眼教練,白浩南雙手抱在胸前,站在場邊沒有任何動作,隊長就繼續叫喊隊形,球隊就繼續這樣近似於隻守不攻。
其實這也是考驗隊伍對教練的服從性,真的如同戰場上的軍心一樣,是不是完全相信將帥的安排,專注於自己的那一丁點戰場職責。
足球的魅力就在這裏,這是個集體運動,真正最接近戰爭的體育運動。
不過白浩南的擺譜也沒持續多久,兩三分鍾後,他那套比較特殊的觀察方式,終於覺得對方大半的球員都處在一個上氣不接下氣的生理極限狀態臨界點,忽然就那麽對著場上揮揮手。
事後好多大學男生都表示對豪哥這個揮手記憶猶新,還有人用手機錄下來這個細節,雖然遠遠的看不清人臉,但背影裏戴著棒球帽的白浩南滿臉胡須的這麽一揮,那位生物酶技術學術帶頭人就立刻高喊王全福的綽號:“老鼻子!菱形站位上啊……”
442陣型中間四個人就從一橫排立刻變成了王全福突前,那個老宋墜後,左右兩人護法的菱形,而且四個人立刻就像把錐子似的往前壓,整個陣型都往前壓,帶動倆前鋒大步流星的往對方禁區衝,逼迫對方的後衛線慌亂不已的跟著跑,頓時就變成六個人投入進攻了,而生物酶帶著最後一排片刻間就提前到中場線上。
所謂令旗一揮,陣型行雲流水,可能就是用來形容這種感覺的,灰黑色國際米蘭球服的附一院職工隊,非常清晰的立刻由守轉攻。
那是種非常明顯的潮水般湧動,就來自於白浩南的一揮手。
白浩南欽點的那位攔截後腰老宋,幹淨利落的在對方前鋒腳下斷了球,想都不想,直接給自己左側的老洪,接著那位左前衛往前直接衝,本來就處在體力低穀的防守球員哪裏跟得上這種蓄勢待發的衝擊,就是被速度完爆!
根本想不到這種玩兒業餘足球的,居然還有人會陰測測的十多二十分鍾都不費力的遛孫子,等到連職業球員都有的那種二三十分鍾必然出現劇烈運動生理極限顯現,然後才突然爆發。
兩名之前看起來吊兒郎當的前鋒,現在如入無人之境,接到球甚至會主動尋求身體接觸,毫不猶豫的帶球以後大跨步,對方球員忙不迭的迎上來,業餘球場上最常見的那種收不住身體碰撞,在這裏毫無意外的就是對方後衛萎頓倒地。
明明帶著球的前鋒,腳下還有任務要完成,但就是落地生根,就是能穩穩的把對方撞開,自己雙腿還能穩定的發力射門!
對於看不懂足球的人來說,最煩的就是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甚至整場比賽都看不到進球,他們看不懂那種你來我往的絞殺才是足球的魅力,但確實這也是很多外行不喜歡足球的原因。
可這裏不缺了。
就是從白浩南那一揮手開始,三傳兩倒的前鋒就把皮球穩穩的打進,帶來看台上先驚呼,然後歡呼的鑼鼓喧天!
接著不多一會兒,稍微有點節奏變化,但細節絕對是差不多的攔截、傳遞、帶球、最後一傳、過人、射門、進球、歡呼……
這就好像做醫學實驗找到了理論依據,剩下的就是冷酷無情的重複,高效、樸實、直接、鐵血。
剛到半場休息,對方球員就開始哭喪著臉:“不玩了……我就想好好的踢球啊!”
有種小孩子麵對成年人的巨大無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