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今上的心思
字數:4061 加入書籤
                    人啊!一旦一顆想要搞事的心憋久了,就想要放飛一下,卻不得不壓製著,這種情況下就憋得有些很難受,早晚會釋放出來,那麽勢必會引來不少問題。
    這一次的今上原本不可能這麽早發作,可暗中有薑涵在,怎麽可能輕易放過今上,總是要讓薑家長房的人全身而退。
    因此薑涵就暗中放大了今上心裏的欲望,也就有了這一次搞事的事情發生,也算是一種皇帝內心深處的欲望大爆發。
    也是一種試探,看看臣子的想法,再決定以後該怎麽辦,而臣子們都默不作聲,讓皇帝心裏一下很爽,覺得自己這些年來的威嚴加重,這是好事。
    要知道他登上寶座之前就想要做很多事情,作為一個皇帝恨不得天下的事情都是他說了算,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臣子們會一次次阻攔,會諫言,會使用各種道理證明皇帝做錯了,皇帝也不敢做的太過分,但心裏憋屈!朕乃天子,為什麽臣子們不聽話?
    皇帝,其實也是人,有著人性上優點和缺點,因此他心裏有著太多的事情想要做,礙於禮法等原因一直沒有做。
    但這一次被薑涵稍加影響,就讓原本不同意爵位換人的皇帝心裏那種被壓製的戾氣迸發出來,直接下旨奪了薑大將軍身上的爵位,給了八皇子妃家裏。
    等著聖旨下了,皇帝有些膨脹的心態漸漸恢複過來,就知道不好,隻因為他知道這道旨意相當無禮,絕對不是明君的作為。
    難道自己要把之前那道聖旨追回來?絕對不行!君無戲言,皇帝絕對不能讓自己的金口玉言變成了出爾反爾。
    其實今上隱隱覺得自己就是要打壓薑大將軍一家,這一次奪走爵位也是給薑大將軍一個教訓,作為臣子就要聽話,不要說剝奪爵位,就是要他們一家人的命也要乖乖聽從。
    可要是追回聖旨,就等於承認自己做錯了,今上絕對不會承認自己做錯了什麽事情,而自己兒子八皇子在拿到聖旨後欣喜萬分,讓做父親的一時間不願意看到兒子失望的樣子。
    還有已經下旨把爵位給了給事中一家,難道上午給了爵位的恩賜,下午又收回來,這不是讓八皇子生氣嗎?聖旨就仿佛變成兒戲,這對自己的皇權的威嚴有著極大損害!
    再一次反悔,一次次的出爾反爾讓臣子們怎麽看?如果一次也就罷了,人總有糊塗的時候,改了就行!可一再糊塗的話,臣子們就會從心裏看不上,會有人想要借著這個機會找事。
    作為皇帝一直是金口玉言,也就是他說過的話不能出爾反爾,一想到調換爵位這件事的後果就頭疼,走到這一步怎麽做都是錯。
    最終皇帝不願意讓自己的旨意化為泡影,不能讓臣子再一次抓把柄,因此想著以後有機會照顧一下薑家長房的人。
    這個念頭隻是一閃而過,皇帝更多是懊惱,自己怎麽會昏了頭?回憶了一下後記得自己在八皇子跑來哀求時鬆了口,跟著被兒子催著就寫了一道聖旨。
    還記得八皇子知道後一下子激動萬分,跪下叩首,跟著眼睛發亮,“父皇,真的是太好了!
    過後八皇子有些虔誠雙手伸著,把聖旨接過來,這樣子就可以讓自己心上人成為八王妃!
    就這麽八皇子興高采烈捧著聖旨走了,馬上催著內侍去下了聖旨,跟著還讓給事中一家人搬回了原大將軍府。
    事實上等皇帝緩過神來,什麽都發生了,聖旨也都到了給事中手裏,做什麽都無法挽回,被薑涵算計了一把的皇帝臉色變了又變,同時心裏有些疑惑,自己真的寫了?
    有一刻皇帝還以為是自己做了一場夢,可後來的事情提醒他,這不是夢,而是他真的下旨。
    最讓皇帝覺得不怎麽對勁的是:第二天沒有臣子站出來抗議自己的作為,怎麽會是這樣?
    一時間他皺起了眉頭,雖然他一直不喜歡臣子諫言,一旦臣子諫言就等於是說作為皇帝有不少錯。
    但沒有讓臣子站出來強烈反對,反而讓皇帝感覺不好受,就仿佛臣子們有著什麽暗中的手段。
    這就如同身上長了一個癤子,如果早早爆發出來,癤子不會太大,可要是癤子一直不爆發,隻會越長越大,但膿皰還是會爆發出來。
    臣子們一個個決口不說,不等於他們從心裏接受,但皇帝也不能自己提起,做錯的人往往不會被人提醒自己所犯的錯誤。
    一想到自己昏了頭一樣聽從兒子的話下了聖旨,就讓皇帝很是不爽,但聖旨已然下了,給事中一家已然搬進前大將軍府,皇帝暫時不能對給事中一家出手,以免被其餘人看出來皇帝的後悔。
    真的是昏了頭!即使今上努力想要否認自己的作為,但下聖旨的人是他,這一點根本不能不承認。
    問題是如今臣子一個個都不說,皇帝一開始覺得是自己勝利了,但清醒一些後就覺得不能小看官員們。
    他們不說不等於他們心裏沒有想法,有可能說他是個昏君啊!啊啊啊!一想到這種可能就讓皇帝站起來。
    怎麽會是這樣?皇帝身上出現了冷汗,開始在房間踱步,隻因為他知道事情不妙,那麽接下來該怎麽辦?
    想了半天才發現自己不管怎麽做,不管是追回聖旨,還是假裝不知道自己做了壞事的行為,都會有殘餘問題,偏偏他不能承認自己做錯了什麽。
    都是薑大將軍的鍋!有些無能狂怒的皇帝不由開始遷怒到了薑大將軍,覺得如果他沒有昏迷,沒有其子代父親辭去各種官職,就不會走到這一步。
    想到這裏的皇帝就覺得自己根本不需要補償薑大將軍一家人,他們都是特別壞的奸臣,是皇帝最反感的臣子。
    為什麽這麽說?要知道臣子們有些是頑固不化,非要和皇帝杠,也有大臣們暗中看上去十分忠誠,實則是大大的奸臣。
    什麽?薑大將軍沒有做什麽壞事!在皇帝看來薑大將軍一家人做了太大的壞事,因為薑大將軍的昏迷導致皇帝違背了禮法,怎麽不是奸臣!
    想到這裏的皇帝開始握緊了拳頭,對著空氣捶打,仿佛空氣裏有著他憎恨的敵人,這麽折騰了一番,氣喘籲籲的他才停下。
    跟著就聽到今上在喃喃自語,“薑明豪,一個臣子,竟然讓朕做出來昏君的舉動,真的太可恨!朕不會放過你,你們一家人都給朕去死!”
    薑涵看到這裏不由感覺這個皇帝有大病,卻沒有想要自己動手,作為一個修士隻要一個手指頭就可以碾壓這個皇帝,但他不能去做這種事情,而是留給凡人世界的薑浩去處理吧!
    作為一個修士,看到皇帝的憤怒就覺得挺好笑,反正如今的皇帝完全就是無能狂怒,也沒有多少好日子過,這是今上自己做的孽!
    是!薑涵算計了一把今上,但絕對沒有操控今上的思想,隻是放大了一番他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而已。
    也就是說今上原本就想要算計薑大將軍,誰讓這些年來一直在邊城領軍的薑大將軍雖然努力想要拉上皇帝,但作為普通老百姓,其實並不在意誰是皇帝,天高皇帝遠,皇帝和普通百姓的差距太大,這也導致薑大將軍在邊城的名望很高,還是犯了皇帝的忌諱。
    今上越是年紀大,越是疑心病大了很多,因此就心心念念想著把薑大將軍拉下馬。
    偏偏薑家長房冒死救下過皇帝,導致他一時間不敢采用過於直白的手段算計薑大將軍,越是不成功,越是會增加憎惡感。
    因此皇帝也就在薑涵進京被謀害後裝作不知道,甚至給人擦屁股,隻說明一件事,今上從心裏憎恨著薑大將軍,。
    說到底今上心裏有著對薑大將軍的憎恨,被薑涵放大惡念後就做出那種缺德的事情,甚至有可能動搖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