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範氏棄子

字數:3197   加入書籤

A+A-


    大宮女苗兒慌忙垂首道:奴婢知錯。 vw

    罷了本宮不是惱你,而是你要知道安妃說道。皇上看起來不是那般嚴厲,但也不是能夠任由他人在眼皮底下玩手段而無視的仁善之人。這宮裏的一切都在皇上的掌握之中,沒了成妃,還會有其他的女人。若是去肖想那些能力所及之外的事,怕是今天這般日子,對我們也將成為奢望。

    跟在皇上身邊這麽多年,她如何不知道皇上的性情是何樣的也正是因為她有自知之明,才有機會懷上孩子。

    父親想不開,還在做那不切實際的夢,卻是忘了皇上可有三個成年的兒子,她的小四如何能夠爭得過輔助皇上得天下的景王與泰王,就那相比起來最平庸的漢王如今也有了沈家的扶持,安家的出身擺出去就是個笑話。

    所以她隻想著能夠安穩度日,她不求那高高在上的位置,她不求兒子有多優秀,隻求日後無論是哪位王爺繼位,她的四兒也能好好的活下去。

    安妃想到自己那心高氣傲的妹妹,這次事情究竟如何,家裏自然是傳來話了。細想,如不是那範連璐是成妃的弟弟,對怡兒也不可謂是一樁好親事,畢竟有個喜愛自己的夫君是多麽的難得,可惜

    她十分感激酈城郡主能將怡兒摘了出去,不然今後礙於範氏和成妃,怡兒的婚事怕是要難了。

    安妃彎下腰,低頭將額頭輕輕抵著床上熟睡的孩子,輕輕呢喃:我的夏童,可要好好長大啊

    又過幾日,範氏家主親自去那受傷的城衛家中賠禮。

    堂堂士族家主前來賠禮,倒讓那家人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範氏這一舉動博了一個好的名聲,原本斥責範氏教子不嚴,範氏厚顏無恥企圖攀附宋國公的人又開始稱讚範氏家主敢作敢為,能自降身份為敗壞家族名聲的子孫賠禮,真真是大家風範。

    就這樣,那被稱為是範氏敗類的範連璐在一個夜裏被送出了京城。

    範連璐撩起車簾,看著越來越遠的京城,笑的淒涼。曾經的翩翩佳公子,如今卻是不修邊幅,一襲長衫皺皺巴巴,俊秀的臉上也滿是胡渣,十分的頹廢。

    落得這般下場,他不怨洛錦繡更不怨安怡,他恨的是範氏,恨的是整個兒範家。如果不是父親和自己的那位好姐姐,事情又怎麽會這樣一發不可收拾如果不是他們想要算計他人,自己又怎會落得這般下場

    為了名聲,他們毫不猶豫的就能將自己丟了那怕是他如何的祈求,那怕是磕破了額頭,還是得不到本該是自己親人的一絲憐憫,他就像個被人嫌棄的肮髒物,他們都對他躲之不及。

    哈哈哈罷罷罷離開也好,不用在費心的去討好父親,不用在日日苦讀,隻求能夠博得父親的歡心。

    京城裏的一切,從現在起都將與他無關,有父親作為補償給他的銀錢,他至少能夠在那江南之地做個富家翁。

    範連璐讓趕車的侍童停下了馬車,略帶蹣跚的下了馬車。侍童擔心他,想要去攙扶。範連璐拒絕了侍童的攙扶,他麵向京城的方向,雙膝跪地,三叩首。

    一旁的侍童見狀,也忙隨著範連璐磕了三個頭。

    小茶,日後怕是沒有京城那樣的日子了。範連璐抓著自己的衣袖擦了擦小茶額頭上的塵土。

    小茶有些傻氣的搖頭道:小的是二少爺的書童,二少爺去哪兒,小的自然得跟著。

    小茶別的不懂,隻知道當初是這位二少爺在人牙子手裏買了他,這麽多年也沒有虧待過自己,所以不能說自家少爺落難了,他就跑了,這不厚道。

    隻是他不知道他這個簡單的想法對如今的範連璐而言是如何的彌足珍貴。

    宋國公府

    百花,查到他們是如何向照夜白做的手腳了嗎洛錦繡問道。

    百花回道:他們收買了朧月山莊中的幾個仆役,雖然當時景王的人看守著馬棚,但還是讓他們鑽了空子。我們的人在照夜白的脊背上發現了一個傷痕,似是硬物所傷,。

    簡單而又直接的手段,不過險些害了封瀧凜。洛錦繡冷笑道。這也難怪了前世封羿會那樣的寵愛,甚至放縱封瀧凜。他因為顧念兄弟之情,卻是不想害的兒子就此廢了雙腿,疼愛兒子的封羿無論如何也是不能原諒自己的。

    洛錦繡知道了事實真相,但沒有想要插手皇子之間內鬥的意願。奪位之爭,曆朝曆代都不能避免。雖說強者為王,但裏麵的腥風血雨也是隻有經曆過的人才知道是如何殘酷。

    前世,三皇子封梵和如今還年幼的四皇子封彥完全追隨著封羿,二皇子封嶴看起來雖然爭位勢頭強勁,但卻是處處被半隱居的封羿給壓一頭。而在當時,得聖寵的張妃所生的六皇子因為李昇的暗中操作,也有了不少的擁護者,宮女所生的五皇子倒是幾乎是被遺忘了的。

    究竟最後是誰得了所願早早離開的她卻是不知道了。

    如今,前世如何已經與她無關,雖然對不起封叔,但如是封叔不在了,洛家的未來就要掌握在新的當權者的手裏。封叔能容忍洛家,但不代表他的子嗣能夠容忍。依照前世的跡象來看,封叔至少近十幾年裏會活得好好的。至少在這段時間裏,是要好好考慮洛家的退路才是。

    洛錦繡如是想著。

    尚朝第一次殿試終於放榜。

    眾多舉人和監生在經曆過會試以及殿試之後終於等來了放榜之日。

    前城門前聚集了不少人等待著放榜,其中除了那些關心自己前程的學子之外,更有不少看熱鬧的百姓。有些人提前從內部得到了消息,鳴著鑼鏘鏘鏘為那些在家等著消息的貴人們前去報信,圖的就是那豐厚的紅包。

    來了來了在驚呼之下,皇榜在兩名官員和眾禁軍的護衛終於公布了出來。

    3434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