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章 這次的任務有些難
字數:2531 加入書籤
() 秦天看到麵前那破爛的石頭供桌上閃了一下,馬上走到了那供桌的前麵,就看到一個破舊古樸的羊皮紙卷被平整的放在了供桌上,秦天拿起來這張羊皮紙卷,看到上麵密密麻麻的寫著一些字,就仔細的了起來。
“歡迎編號154來到封神演義的任務世界,本次任務共有項,任務1:殺死巡海夜叉,取得其身上的黑曲瘤!任務2:取得靈珠子!任務:刺殺最少一名修仙聯盟陣營的修仙者!”
“封神演義的時代,乃是起始於華夏的商代末期,主要以薑子牙輔佐周室(周王、周武王)討伐商紂的曆史為背景,描寫了闡教、截教諸仙鬥智鬥勇、破陣斬將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間傳說和神話。有薑子牙、哪吒、楊戩等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最後以薑子牙封諸神和周武王封諸侯結尾。《封神演義》全書,乃明朝道士陸西星所著,陸西星本人也是道教內丹派東派的創始人!本書一共100回,也是一本非常的著名的修仙!”
緊跟著的,便是封神演義的一係列的解釋,秦天看完了羊皮卷之後,這張古樸的羊皮卷就憑空的消失了,秦天看著係統分配給自己的任務,心也是非常的鬱悶,這個項任務,簡直是太困難了,任務1是讓自己殺死巡海的夜叉,那巡海的夜叉,在哪吒鬧海的故事出現過一次,其原形乃是一隻巨大的癩蛤蟆,雖然出來就被哪吒殺死了,可是這個夜叉乃是生活在海,自己到底怎麽去殺這個夜叉呢?還有這個夜叉身上的黑曲瘤是什麽?難不成是他變成了癩蛤蟆之後,身上顆粒般的毒瘤嗎?而且現在還不知道自己在哪裏,既然任務說是巡海夜叉,那麽自己就肯定去那東海龍宮一趟了,那東海龍宮裏麵的東海龍王可不是好對付的,難不成自己還得來一次大鬧東海?
緊接著的便是任務2,取得靈珠子,通過這幾天在家的惡補,秦天倒是知道靈珠子是個什麽東西,據說哪吒就是靈珠子轉世的,那靈珠子本來是昆侖山天池處的一塊靈石,後來王母娘娘去拿昆侖山天池洗澡,洗完了澡之後,就坐在池子邊上休息,可是巧不巧的,那王母娘娘的月經來了,經血順著石頭就流到了那一塊靈石上麵,這塊靈石吸收了王母娘娘的經血,竟然化身成了一枚靈珠,後來這枚靈珠便成了女媧娘娘座下的護法童子,然後商朝的紂王褻瀆神靈,女媧娘娘便命令靈珠子下凡投胎到了陳塘關總兵李家,那李家夫人懷胎年零六個月,誕下了第個孩子哪吒,後來的武王伐紂,便不說了,哪吒也是貢獻了不少的力氣的,可是現在讓自己去取得靈珠子,這是個什麽套路?難不成現在哪吒還是塊石頭呢?自己得把這塊石頭給找出來?秦天心納悶的想到。
而至於第個任務,刺殺最少一名修仙聯盟陣營的修仙者,這件事情,卻是可大可小,全憑運氣的事情,如果自己運氣夠好,出門就能碰到個修仙者,殺了就算是完成了任務,可是要是自己運氣不好,那麽自己碰不到修仙者,那豈不是就完成不了任務了?秦天倒是注意到了“刺殺”這兩個字了,既然係統強調的是刺殺,那麽很有可能這些修仙聯盟的修仙者,也是全部潛伏在這個封神世界的,自己需要去慢慢的發現才可以!
反正這個任務對於秦天來說,是不這麽容易完成的,不過秦天倒是發現了一處奇怪的事情,這次的任務,係統並沒有給自己下定任務的時間限製,也就是說,自己用多長時間來完成這個任務都是可以的,可是為什麽係統會給自己這麽設定呢?難不成自己為了完成這個任務,要在這個封神世界待1年,2年,或者是10年?不過秦天倒是隱隱約約的覺得,完成任務的時限越短,那麽自己的任務完成率會越高,最後綜合評定的時候,自已得到的東西就越多,現在的秦天已經不是初入係統的菜鳥了,在完成了重生任務之後,現在的秦天已經對這個漫仙係統有了很大的了解了,現在的秦天,也是仿佛摸到了一些漫仙係統的思路了,隻是現在秦天的實力並不算高而已。
秦天振奮了一下自己的心情,不管怎麽樣,自己也得去麵對這個任務的,那麽現在首先要確定的一點便是,地點和時間節點,要看看自己現在身處封神演義的世界的什麽階段了。
在那羊皮卷消失了之後,秦天的身上的服飾也是一邊,直接變成了一身的破衣爛衫,上身是一件簡單的粗布小衫,下身則是一件棉布褲子,間是一條粗亂的長布腰帶,不用照鏡子,現在的秦天就像是那經典電影《功夫》的苦力強的形象差不多。
待秦天的形象改變之後,秦天就看到了一陣強光從,這間破廟的窗戶投射了出來,緊接著秦天聽到了一陣嘈亂的腳步音,秦天非常的謹慎,並沒有直接走了出去,隻是躲在了窗戶下麵,然後仔細的偷聽了起來。
外麵先是傳來了一陣腳步聲,明顯是兩個人的聲音,緊接著秦天就聽到了一個女人哭泣的聲音。
”孩子他娘,你別傷心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啊!總不能眼看著全村的人都餓死吧!“一個男人的聲音說道。
那女人則是哭著說道:”我知道,我知道,可是那畢竟是我的孩子啊,我舍不得!他才5歲啊!“
”唉,都怪那東海的龍王爺,一年竟然滴雨不下,咱們辛辛苦苦得的穀物,都幹死了!“那個男人的聲音說道。
”那個相師也是夠狠的了,一來就說必須要向龍王爺進貢童男童女才會下雨,就不能進貢一些牛羊之類的嗎,還有為什麽會是咱們家出童男啊!“那個女人非常憤怒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