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正人君子

字數:4706   加入書籤

A+A-




    蔡京不許?

    蔡京憑什麽不許?

    蔡京怎麽敢不許?

    蔡京的一席話,所有人都震驚了。

    難道他真的不知道趙小乙就是趙佶?這也太糊塗了吧?

    還是……他有什麽特別高明的馬屁手段?

    武好古悄悄看了趙佶和紀憶一眼。趙佶有些皺眉,莫非蔡學士發現自己是端王了?而紀憶則和武好古對視了一眼: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蔡京在長子蔡攸的攙扶下,大步走上了唱賣台。衝著李師師微微點頭,李師師則行了個福禮,清清淡淡地道:“蔡學士,多年不見,還安好嗎?”

    蔡京和李師師果然是老相識!

    “還好,”蔡京沒有顯得太過熱情,隻是對李師師道,“你這畫不該拿到佳士得來唱賣的。”

    “那該拿去何地唱賣?”李師師笑問。

    蔡京摸著胡子道:“哪裏都不合適……不如讓給老夫吧。”

    “好啊,”李師師一笑,“不過這畫不是奴的,奴可不能做主把它送給學士。”

    “老夫從來不白拿別人的東西,”蔡京摸著胡須道,“不過老夫也不會買下這畫。”

    不買,又不白拿。

    蔡京什麽意思?

    “老夫拿東西換!”

    “換?”李師師一蹙秀眉,“奴素聞學士兩袖清風……不知能用何物交換?”

    蔡京是兩袖清風?武好古心說:這李師師還真會說話!怪不得能當花魁娘子。

    “老夫身無長物,但有一支毛筆,能寫幾個大字。”蔡京正色道,“能用字換這幅雅作嗎?”

    這臉皮也忒厚了吧?

    武好古心說:做官原來需要厚臉皮的,自己總是要做官的,一定要向蔡學士好好學習,早日練出一張鐵麵皮。

    “學士是要用字帖換畫兒?”李師師頓時露出了驚喜。

    身無長物,兩袖清風的蔡京的字可值錢了!

    人家是宋四家中的“蔡”啊!

    “攸兒。”蔡京對蔡攸道,“把老夫書寫的《洛神賦》長卷拿出來!”

    蔡京的《洛神賦》啊!武好古翻了翻眼皮,《洛神賦》全文一千多字,寫出來就是書法長卷。而且要寫好是很難的,曆史上出名的《洛神賦帖》有王羲之的《洛神賦》、王獻之的《洛神賦十三行》,以及趙孟頫的《洛神賦》。前二者隻有拓片傳世,後者原本被故宮博物院收藏。現在又多了一個蔡京版的《洛神賦》了……

    而且以蔡京的書帖在目前市場上的價格,一千多字兒的書法長卷《洛神賦》還不得賣個好幾萬緡?這可比趙佶的《李師師圖》值錢多了。

    這個馬屁拍得可高級啊!

    ……

    唱賣大會結束了,看熱鬧的人都走了,有所收獲的人則在豐樂中樓二樓三樓的雅座裏麵,叫了酒食茶點,一邊享用一邊等著佳士得行的人上來收錢交貨。

    蔡京、蔡攸和蹇序辰則坐進了豐樂中樓三層的一個雅間,沒有叫歌伎,也沒點幾個菜——他們現在都是兩袖清風的正人君子嘛!

    酒菜剛剛上來,門外就傳來了蔡家仆人的聲音:“老爺,武員外、蘇員外求見。”

    原來是武好古和蘇大郎來給蔡京送畫來了。

    “讓他們進來。”蔡京笑嗬嗬地說。

    然後就看見雅座的門被一下推開,武好古和蘇大郎一前一後走進來,武好古手裏還拿著個長卷,應該就是趙佶的《李師師寫真圖》。

    “見過蔡學士,蹇尚書,蔡大官人。”

    武好古和蘇大郎給蔡京等人行了禮,蔡京則非常客氣地請他們二人落座。

    “蔡學士,這是您的畫。”

    武好古雙手奉上了畫卷,蔡攸接了過去,又將他老爹手書的《洛神賦》交給了武好古。

    蔡京眯著眼睛,看著武好古,微笑著點頭,一臉和藹,不像是一代權奸,倒似是一個鄰家老伯伯。

    蔡攸長相很好,比蔡京要英俊多了,溫文儒雅,活脫脫的儒家君子。

    蹇序辰看上去也是個好好享受,麵孔白淨,留著幾縷漆黑的須髯,嘴邊掛著微笑,看上去不是個難伺候的主兒。

    “你不錯啊!”蔡京笑道,“小小年紀,做出恁般大事,真是了不起啊。”

    蔡京的話聽著很客氣,不過武好古卻感覺到了一絲敲打的意思。

    他如果是掛著個環衛官的親貴子弟,和趙佶玩在一起沒問題,親貴不就幹這個的嗎?

    若武好古是個和紀憶一樣的太學生出身的文官,拍趙佶的馬屁拍出花兒來雖然讓清流鄙視。但是蔡京是不會出言敲打的……不會拍馬屁還做什麽官啊?就是做了官,也做不了事兒。

    可武好古偏偏是個商人!雖然官身在望了,但他和親貴,和東華門外唱名的文官是不一樣的,他隻是個商人出身的伎術官,是小人!得了官家的寵信,也是近幸小人。

    小人,就應該知進退!

    可是蔡京卻從武好古的神態中察覺到了“不知進退”。而且武好古這個不知進退的小人還挺有本事的,這可就是把雙刃之劍了。

    “學士,晚生隻是機緣巧合。”武好古斟酌著用詞,“而且……晚生也做不了甚大事。”

    話是這麽說,可是武好古心裏卻想:我要不做點大事,您老的兒媳和小老婆也許還有個把閨女、孫女就得去給少數民族當慰安婦了。

    蔡京臉上還是堆滿了笑容,擺擺手道:“崇道是吧?老夫可沒攔著你做事情……年輕人,肯做事,能做事是好的。

    不過我朝家法素來以讀書人為重,要做事,讀書上進是少不了的。要不然做事就是事倍功半。你的本事憶之都和我說了,這次使遼歸來,總會有個官身。其實做了官再考科舉比較容易,回來以後就安心讀書,先去考個進士,這樣才能放手做事。”

    這番話又是好話了——宋朝的科舉大致上有兩個關口,一是發解試;二是禮部試。以武好古的水平,那是一個都過不了的。不過他一旦有了官身,那就可以走個小後門,不考發解試,而是考鎖廳試。相比發解試,鎖廳試要容易多了,而且運作的空間也大。武好古隻要讀過些書,再多多花錢通路子,總是能闖過去的。

    過了鎖廳,就是禮部試了。以武好古目前的水平肯定是要落地的,但是……隻要趙佶做了皇帝,就可以親自幫他開後門了!這種事情宋徽宗幹過不少,現在勾當翰林圖畫局的梁師成不就中了“後門進士”?

    這後門,梁師成能走,武大郎就走不得?

    皇帝幫你開後門,還怕中不了?天下大魁是不可能的,但是隻要有一個第五甲的同進士出身,哪怕是最後一名,武好古的身份立馬就不一樣了。

    就一下子從商人和近幸變成高高在上的文官了!

    這蔡京先用言語敲打,然後又給武好古指了條明道,這手段……實在是高啊!

    “在下多謝蔡學士提點。”武好古恭恭敬敬行了一禮。

    “哼哼,武崇道,這一次使遼可不容易!”蹇序辰忽然插了一句,一口川音,陰陽怪氣地說,“轉眼就是正旦,你也玩夠了,該用心準備使遼了……若不然,本官就去向聖上請旨,封了你的筆!”

    武好古剛剛賣出一幅一萬一千緡的畫兒,要被官家趙煦封了筆,那可就損失慘重了!

    “在下明白。”武好古的回答不卑不亢。

    不就是一個禮部尚書嘛……他現在已經抱上了宋徽宗的金大腿,而且還交上了不少未來的“賊人”做朋友,若是真的決心科舉,將來妥妥的就是北宋九賊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