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黑胖女史VS隱忍太子(7)
字數:3920 加入書籤
()
太子最近得了《道德經》一書後,簡直奉若至寶。
他有些後悔自己沒有早一點知道這本書。此書以“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其多以政治為旨歸,意深奧,包涵廣博,譽為萬經之王也不為過。
其,最讓他驚訝的便是這“內聖外王”之學——內具有聖人的才德,對外施行王道。
這樣如何不稱王!王位如何坐得不安穩!
他雄心勃勃,誓要等到坐上九五之尊的高位後,一展拳腳。
因為此書是從溫阮口得知的。
溫家家教甚嚴,溫阮睡夢都既能背得,那麽一定是言傳身教的結果。
他暗召來了溫阮的父親,溫益海。
兩人就《道德經》裏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觀點竟不謀而合!
他覺得讓溫大人屈居於正五品的禦史丞真是可惜了。
溫益海受到太子的賞識,麵上雖不驕不躁,心裏卻也有英雄所見略同之感的。
這《道德經》之用,他本以為自己是獨一個發現的,推薦給同僚,卻被他們恥笑。本以為隻能用作家傳,讓女兒溫阮犯錯的時候抄抄,但沒想到,太子年輕輕,竟也能夠讀懂其奧妙。
果然是天生的帝王之才。
近來朝堂上,魏太傅一係和攝政王一係鬥爭越發的激烈。
兩派就攝政王應不應該還政於太子,並舉行太子登基大典的事情,吵得不可開交。
攝政王一係不還政的理由是“太子還過於年幼,民間大事知之甚少,處理朝政的經驗不足”;
而魏太傅一係反駁的理由則是“太子當朝寫下的《憂民賦》,感情真摯,傾訴了對錦朝百姓命運和生活的關心,還提出了選賢舉能的治國之策,而其一句“哀民生之多艱”讀來更是讓人太息。“
而處理朝政經驗不足這點,太子年紀尚小,朝堂人才濟濟,定會盡心輔佐,開創新的賢君良臣的局麵。
前朝與後廷關係密切,前朝因為太子的事情吵得不可開交,後廷自然也受到了不少影響。
對這一點,溫阮的感覺十分的強烈。
因此,此前,她最多一月被留宿宮一回,但現在,她基本每天都被貴妃留宿在了宮。
距離她上次看到自家嚴母,已經不知道是幾日前了。
阮儀宮。
年邁的魏太傅站在貴妃麵前,神色頗有些蒼涼。
“貴妃娘娘,逝者已逝,您又何必庸人自擾之。”
貴妃取下了殿上掛著的“自己”畫像,扔給了平兒,“替我處理了”。
“她”的畫像,她多的是。不在乎這一幅。且,這副也不過是她閑來的練筆之作罷了。
殿內隻剩了兩人。
“太傅今日前來是為了太子之事?”她親自搬了軟凳到魏太傅身邊。
這種事情她好久不做,都有些不會了。
就像關於她的記憶,若是她不每天去想,她有一天是不是也會忘記了。
“太子已是舞象之年(原指15~20歲的青少年,此處特指十八歲),也該是時候準備大婚了。太子大婚之後,便再無人能夠說他年幼不知事。”魏太傅開門見山。
關於太子的婚事,貴妃本就有打算,隻是不好言罷了。
既然魏太傅提起了這個問題,她也正好探探他的口風。
“不知太傅覺得哪家的女兒和太子般配?”
“我本是意這劉大人的小女兒劉瑩瑩,知書達理,人也溫婉賢淑,她的身份做皇後雖說有些不夠格,但做個貴妃還是可以的。卻沒想到被攝政王妃截了胡。”他苦笑了一下。
個緣由,貴妃自然明白。劉瑩瑩被自家表姐算計的事情在這錦朝這後宮,都不是件什麽密事。
“那太傅現在還有意的人選沒有?”若是沒有,那麽她屬意的人選鐵定能坐上這個位置無疑了。
魏太傅歎了口氣,“牛丞相的女兒年齡身份倒是合適,但性子又太過潑辣,沒有容人之量;李太尉的女兒樣貌在這錦城裏是一頂一的,但品行似乎有些不端;這王禦史的女兒,樣貌學識都上不錯的,可這身份……唉……”他一時之間也不知道太子妃人選未來的皇後該推舉個什麽樣的了。
“那太傅有沒有想到禦史丞溫益海的女兒。”她柔柔地坐下了。
“溫益海?他的官職隻是正五品而已。”魏太傅知道溫阮和貴妃的那點淵源。可現在選的是皇後,涉及到的不僅是太子未來的幸福,更是錦朝的臉麵。
溫阮這姑娘,黑黑胖胖的,和這錦朝的世家女兒完全不同。雖說外祖母陳氏是這錦朝出了名的女史大家,張氏受到熏陶也對她管教甚嚴,且溫阮十歲就進得這宮來擔任女史一官,可這女子不僅要靠學識,更要靠性情和外貌這些來籠絡夫君。
依他看來,就算溫阮進得這後宮,也不會受到太子長期的寵愛。
“官大官小並不影響,隻看太傅願不願意幫幫溫阮這丫頭,讓她借借您的東風。”貴妃終於說出了最想說的話。
隻要這太傅認了溫阮做幹孫女兒,那麽太傅身後的人,必會成為溫阮這丫頭堅實的擁躉。這樣,在前朝,溫阮這丫頭也算是有了人支持。而這後宮,她就是她最大的保障。誰敢欺負她溫阮,倒要看看她貴妃答不答應!
“既然貴妃早有了決斷,老臣自當領命。”魏太傅知道眼前的女子還是放不下那人。
可現在已經是錦朝58年了,距離錦朝5那年發生的事情已經2年了。
再痛苦都熬過去了!她又何必執著。
再者,此溫阮和先帝的廢妃溫阮,眉目間並沒有半點相似,隻不過是占據了同一個名字罷了。她又何必執迷不悟!
可他也清楚,她是聽不進自己的勸告的。就像她二十年前非要進宮的那般!
“如此便辛苦太傅了。我在此替溫阮這丫頭謝過幹爺爺的照拂。”貴妃向太傅行了個宮禮。
她進了宮,她們便可以日日夜夜作伴了。
再也不會分離。
隻會有死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