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二更)

字數:4947   加入書籤

A+A-




    林清跟著大太監一邊往裏走, 一邊在心裏想著等會聖上萬一問起什麽事,應該怎麽措辭回答。

    可想了一下, 林清就放棄了, 因為林清發現,他壓根想不出聖上突然宣他覲見會問他什麽問題,雖然他教導了郯王十多年,並且和聖上也見過很多麵,可每次見麵,都是他跟在郯王後麵看著,聖上幾乎從沒和他說過話, 唯一一次,還是十多年前, 當初郯王第一次背詩的時候, 聖上一時高興, 賜了他一套四書五經。除此之外,他再也沒單獨和聖上說過話。

    既然想不出來,林清索性也就不想了, 打算等到了之後臨場發揮,雖然他馬上要見的是一個掌握生死大權的皇帝,可他如今也是三品官員了, 哪怕他回答的有些不符合聖上的心思,想必聖上也不會因為一句話就要了他命,最多對他不喜罷了。

    想到這,林清頓時輕鬆了不少, 快步跟上前麵大太監,打算等會見見從他當老師以來身份最牛逼的家長!

    林清跟著大太監到了大殿外,大太監就說道:“在這先候著,咱家先進去,等會聽到宣你,大人再進入。”

    林清忙應道,手在袖子裏摸了個荷包,趁旁邊的人不注意,塞到大太監手裏,笑著說:“剛才太過震驚,險些忘了,這點心意給公公喝茶,還望不要嫌棄。”

    大太監用手摸了摸荷包,臉色頓時好看了不少,雖然作為大太監,他天天有的是人孝敬,不缺這點,可大冷的天,他從大殿到宮門口,也不能讓他白跑一趟不是麽。

    大太監又想到林清原來是郯王的太傅,如今是太子詹事,想必也是太子心腹,有心賣個好,就笑著說:“陛下今日心情不錯,詹事大人等會進入覲見就是了。”

    林清聽了,忙道謝說:“多謝公公提點。”

    大太監說完,就一甩拂塵,進入通報了。

    林清在外麵候了一會,大太監就從裏麵走出來,站在大殿門口大聲喊道:“宣,太子詹事,林清,進殿覲見。”

    林清連忙整了整衣冠,然後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順著台階往上走去。

    等進了大殿,林清沒敢抬頭,直接行了叩拜大禮,然後跪在地上,等著聖上發話。

    聖上剛好處理完一份折子,倒是沒有晾他,直接說:“起磕吧!”

    林清忙說:“謝陛下!”然後麻溜的爬起來,恭敬的站在大殿上。

    聖上看了林清一眼,好像有點驚訝他居然這麽年輕,就問道:“愛卿是哪年的進士?今年多大了?”

    林清心道,我都教了你兒子十二年了,當年郯王還沒就藩的時候,還跟著你兒子後麵在您眼皮子底下晃了十年,您這是第一次眼裏瞅著我麽?

    不過心裏吐槽歸吐槽,林清還是打起精神,十分恭敬的說:“臣是歸元十七年的進士。今年三十有六。”

    “倒是年輕,”聖上感歎了一句,就問道:“聽說你當初,是自薦去做郯王太傅的?”

    林清說道:“是,確實如此!”

    “你當年中進士才二十出頭吧,朕聽說你當初還是庶吉士,怎麽會想到突然想到自薦去郯王府做太傅?”聖上突然問道。

    林清聽了心中一緊,知道這個八成才是聖上今天想問的,畢竟一個庶吉士,又是非常年輕,明明前途似錦,卻自薦跟了一個本來沒有一點希望的皇子,哪怕常人,隻怕也會懷疑一下,更何況是天天處在陰謀詭計的皇帝。

    林清想了想,覺得還是實話實說的好,反正他臨時也想不出什麽別的說的過去的理由,就說道:“臣當初雖然年紀輕輕就入了翰林,翰林的眾位前輩,對臣也關懷有佳,可臣天資愚鈍,生性懶散,並不十分適於仕途,臣自覺心中有愧,曾想辭官,可又覺得有愧於十年寒窗苦讀,所以當初聽到翰林院選郯王太傅時,就毛遂自薦,一方麵希望自己所學能有一點用武之地,另一方麵,也是覺得郯王封地離臣的老家很近,可以方便回去侍奉父母。”

    聖上聽了,難得嘴角抽了一下,因為你不適合官場,所以跑去教我兒子,雖然是聽著應該是大實話,可為什麽有些不爽?

    而此時,聖上也看出來自己兒子身上那點實誠來自於誰了,不用說,肯定是受眼前這個的影響!

    不過好在實誠總比心術不正強,起碼兒子沒被教歪,聖上也懶得計較這些,不過還是打算回去好好提點一下兒子,做藩王老實沒錯,可做儲君,該有的帝王心術還是得撿起來。

    “這些年,你都教導太子什麽了?”聖上問道。

    林清答道:“《孝經》、《禮記》、《□□劄記》………臣都教授過了。”

    聖上又問了林清一些事,林清都一一據實認真回答。

    過了一會聖上問完了,就讓他退下了,林清又行了個大禮,這才跟著來時的大太監退下。

    等林清走後,聖上拿起旁邊的一個折子,一邊批著,一邊對旁邊伺候的司禮太監說:“李大伴,剛才郯兒的那個先生,你覺得怎麽樣?”

    李大伴忙說:“林大人是朝中大臣,哪是老奴可以評論的。”

    聖上看著折子,說:“讓你說你就說,又沒讓你議論朝政。”

    李大伴這才想了一下說道:“老奴之前雖然在殿下身後見過這位林大人,不過卻不曾說過話,今兒也算頭一次見,聽林大人的應對,倒不像是那種心思不正的。”

    “太子將要開府,吏部為太子府選官,本來朕想讓吏部左侍郎去太子府做詹事,侍奉太子,卻不想郯兒希望讓自己原來的太傅出任,朕不好逆了這孩子的意,就許了,如今看了,這人心性雖然還行,可能力,隻怕撐不起太子府。”聖上歎了口氣。

    “陛下要是不滿意,再換一個就是了。”李大伴忙說道。

    聖上搖了搖頭,說:“人剛剛任命,就換掉,還是太子府詹事,難免引起別人胡亂猜測,對太子威望不利。”

    說道這,聖上對李大伴說:“你去吏部找張尚書傳個口諭,讓他挑幾個能幹的少詹事人選,這次朕親自過目。”

    “是”李大伴忙應下,匆匆的去吏部找張尚書傳話了。

    ………

    林清出了宮後,看著天色不早了,就匆匆的回到郯王府自己的院子裏,吃了午膳,吃完了本來打算歇歇,就聽到外麵的小太監來找他,說郯王有事叫他。林清於是趕忙又跟著小太監去了正院。

    到了正院,就看到郯王閑著沒事拿著一本書在那擺棋譜,林清笑著說:“殿下今日倒是好悠閑,我今天可是起了大早就去給聖上謝恩,才剛回來吃了點飯,就被殿下叫來了。”

    “今日又不用早朝,”郯王看著林清,說:“今天父皇親自召見先生了?”

    林清點點頭,說:“原本還以為隻用在宮外磕個頭就行了呢!”

    “父皇可有說先生什麽?”郯王忙問道。

    林清聽了,就把自己和聖上的談話給郯王複述了一遍。

    郯王聽了,用手敲了敲棋盤,想了想,問道:“父皇可有說你什麽?”

    林清搖搖頭說:“陛下問了幾句,就讓退下了,殿下,是不是我回答的很差勁?”

    “差勁倒不至於,不過比父皇身邊的那些人,肯定是大有不足,隻怕父皇難免有些”郯王沒好意思說下去,怕不小心打擊到自家先生。

    其實不用郯王說,林清也知道,別說拿聖上身邊那些重臣比,就是拿六部那些官員比,他也有很大的短板,平時不了解的人還看不出來,可是在聖上這種天天看人的眼裏,隻怕不用三句話,就能把他摸個透。

    “那聖上會罷了我的官?”林清想了想問道,雖然剛到手的官還沒捂熱就丟了蠻可惜的,不過林清知道是自己能力不足的問題,也怨不得別人。

    郯王聽了搖搖頭,說:“這倒不至於,要是任令沒下來,以父皇那凡事要求最好的性子,隻怕八成得換人,不過如今任令下來了,父皇那人素來顧忌臉麵,吏部任令時,他也點頭應許了,肯定不會再換了,不過以父皇的性子,八成會選兩個厲害的少詹事,來架空你,或者選個重臣,來東宮幫忙鎮著。”

    林清聽了,頓時鬆了一口氣,說:“我還當還沒上任就要被擼下來呢,這樣臉可就丟大了,原來隻是架空啊,那就沒事了,反正我也懶得幹事,有幾個能幹更好,等他們來了,我就把手中的活都分給他們,正好我可以好好歇歇!”

    郯王:………

    頭一次看到被架空的人,這麽開心的!

    作者有話要說:  二更奉上,接著去碼三更,三更有些晚,早睡的親們可以先睡,明天早晨再看!

    親們,月末了,求一波營養液,麽麽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