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二更)
字數:5171 加入書籤
周琰把一眾皇孫都打包給太上皇, 並親自送太上皇去露台行宮後,就開始正式處理朝政。
林清本來還有些擔心周琰能否應對朝堂上錯綜複雜的勢力, 勸他一定要小心謹慎, 卻不想第一次大朝會,就真出事了,隻不過出事的不是新帝,而是他。
新帝的第一次大朝會,無疑是非常隆重的,朝中凡是五品以上的官員,悉數到場, 甚至連一些平時偷懶的勳貴,今日也不敢再請假, 一個不落都來上朝。
朝會剛開始倒非常好, 大家都知道這是新帝第一次的朝會, 所以事情就撿著好的說,禮部尚書沈茹第一個出列,先洋洋灑灑的歌功頌德了新帝一番, 然後說了禮部兩個不痛不癢的小問題,周琰當初回複後,沈茹就領旨然後回列了。
等沈茹說完, 吏部尚書張大人也出列,照例先說了說如今吏部的考核是多麽的合理,表現朝廷上下吏治清明,然後也說了幾個無關痛癢的小問題, 在新帝回應後,也領旨回來了。
然後後麵是戶部、兵部、刑部、工部等尚書,也一一出列,都是照例先誇誇太上皇,誇誇新帝,然後提點小問題,找點話說,走個過場然後就下去了。
有了六部的帶頭,後麵的也有樣學樣,大都是這個流程,就當大家覺得這大朝會會你好我好大家好安穩結束時,到了禦史台。
雖然平時禦史台比較可怕,天天彈劾這個彈劾那個,凡是禦史一出列,大臣們就得心抖抖,暗自祈求千萬別彈劾到自己,不過今天是新帝的第一次大朝會,眾人頓時放心下來,禦史台不會吃飽了撐的在這個時候隨便彈劾人。
可眾位大臣很快就被打臉了,就見禦史大夫李禦史從袖中中拿出本奏章,出列,走到中間,高聲的說:“臣有本奏,臣彈劾太子詹事林清,林大人。”
眾位大臣刷的一下,都轉頭看著林清。
林清:…………
他招誰惹誰了?
他為官十多年,雖然沒幹出什麽大的貢獻,可也沒幹什麽壞事,林清簡直一臉懵逼,覺得禦史是不是彈劾錯人人了。
不過林清轉頭看著人家李禦史一臉怒目的看著他,林清咂了咂嘴,看來沒錯,人家彈劾的就是他。
按照被彈劾的規矩,凡事被彈劾的官員,都要出列在一旁免冠候著,並且案子交到三司的這段期間在家裏閉門思過。
所以林清聽到李禦史彈劾他,就在眾人的灼灼目光下,從站的位置出列,到大殿旁邊摘下頭冠放在地上,然後一撩官袍,跪下,說:“臣聽彈劾。”
然後就聽李禦史慷慨激昂的在那引經據典,巴拉巴拉的說了半個時辰,還沒說到重點。
眾位大臣:…………
這廝到底是來彈劾人的,還是為了引新帝注意的?
連周琰都有些受不了了,他剛才之所以沒阻止,是因為他知道自家先生肯定沒什麽大問題,禦史台本來就喜歡雞蛋裏挑骨頭,他愛挑就讓他挑,如果他阻止,反而對林清的名聲不好,畢竟他一旦幫林清說話,就很容易給大臣一種他包庇親信的感覺,這樣反而容易引起大臣對林清的敵視。
可等他聽了半個時辰後,周琰就受不了了,他今天第一次上朝,本就還有些不適應,又穿了一身非常厚重,哪怕他坐著,在上麵聽上半個時辰廢話也煩的慌,其實不僅是周琰,就是下麵的大臣也有些受不了了,今天大家可都是穿著最符合規矩的朝服,都不輕,如今卻在這陪著聽廢話。
周琰看著李禦史還有再講兩個時辰的意向,直接打斷他,說:“李禦史到底在彈劾什麽?”
李禦史本來正說到興頭上,聽了頓時一噎,高聲說:“臣彈劾林詹事,以權謀私,縱容家族販賣私鹽。”
林清本來正跪的腿疼,偷偷用手揉膝蓋,聽了李禦史的話,手頓時一緊。
林家確實是販賣私鹽起家,不過不是今朝,是前朝,這李禦史是在混淆視聽,雖然這事一查就能清楚,朝廷也不會再追究,畢竟那是前朝的事。可凡是生意,哪有經得起查的,一查肯定會出事!
周琰和林清這麽多年,也大體知道林清家裏的發家史,再說這麽多年林清也從來不覺得自己出身商賈丟人,所以說話的氣候林清自己還常常提起。
周琰就按照彈劾的流程問林清:“愛卿可有要自辯的。”
林清叩頭說:“回陛下,微臣家族確實起於鹽梟,確實販過私鹽。”
朝堂上的大臣一聽,都不由看向林清,倒沒想到林清居然真認下。
林清接著說:“不過微臣家族販賣私鹽不是在今朝,是在前朝。
前朝末年,朝廷**,又恰逢黃河改道,洪水泛濫,一時間整個山省民不聊生,家祖本是黃河邊邊上一戶普通百姓,可一夜之間,全家十多口,就剩下家祖一個。家祖為了活命,逃荒到沂州府,幹起了私鹽販子,所以林家祖上,確實是販私鹽發家。
不過□□皇帝登基之後,肅清天下,家父棄暗投明,成了鹽商,家族就不曾再涉獵過私鹽,還請聖上明鑒。”
林清說完,再叩首。
周琰對李禦史說:“李大人還有什麽要說的。”
李禦史說道:“就算林大人說的全部屬實,可林家販賣私鹽,這是事實。”
林清轉頭,就李禦史問了一句:“李大人,請問您是前朝禦史,還是今朝禦史?”
朝中頓時有些大臣在暗笑,林清這句話,就差沒明晃晃的說李禦史狗咬耗子多管閑事了!
李禦史和人打慣了嘴仗,也不惱,就說:“那林大人能確保自己確實沒以權謀私?”
林清回到:“李大人,臣沒權,何來謀私!”
朝中大臣聽了,頓時笑了,林清確實沒權,雖然他現在是太子詹事,可不過才認了幾個月,而林清以前,是郯王太傅,一個藩王的太傅,就更不要說權勢了。
周琰看著兩人說的差不多了,就對兩人說:“此事交由三司秉公處理。”
李禦史和林清應道:“是。”
##
林清下了朝,就回家歇著了,他如今被彈劾,理應在家裏閉門思過,等待三司的審查,隻有審查結果出來,他才能重新回去。
王嫣看著林清腿上的兩塊青,忙立刻叫下人去打水和拿藥膏來,一邊給林清揉著腿,一邊問怎麽回事。
林清就把今□□堂上的事給王嫣說了一遍,王嫣聽了,頓時吃驚的說:“那可怎麽辦?”
林清按著王嫣的手,說:“沒事,別慌。”
王嫣聽到林清被彈劾,本來嚇得有些六神無主,可看到林清一點緊張不安沒有,不由慢慢平靜下來,問林清:“二郎,可是有辦法?”
林清搖搖頭說:“等著三司查吧,不過有陛下在,應該沒太大的問題。”
林清想著楊雲特地找小太監來給他說,他不用擔心,在家裏歇歇,等事情過去就沒事了,所以林清倒是真不是很擔心。
“這個李禦史,怎麽好好的想著腰咱家了。”王嫣有些憤憤的說,看到仆人端來水和藥膏,就把林清扶到榻上,然後給林清腿上塗藥。
“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林清說道。
林清躺在榻上,微微閉上眼,今天的事,猛地一看,是禦史台平時的例行挑刺,禦史台平時就是幹這事的,哪家大人寵個小妾,要禦史台看他不順眼,都能彈劾他寵妾滅妻,所以大臣們看到林清被彈劾,也就在那看看熱鬧,畢竟朝堂上的大臣,上到閣老下到五品小官,還沒有不被彈劾過的。
林清如今正是寵臣,禦史台看他不順眼,彈劾彈劾他,這一點都沒什麽奇怪的。
可林清卻知道這事不簡單,因為昨天周琰才問他六部中有沒有想去的地方,他是太子詹事,如今周琰由太子繼位成了新帝,他肯定不能再做太子詹事了,畢竟周琰還沒立太子,所以他勢必要進入六部,而今天,他就出事了。
一旦被彈劾,在三司出來結果之前,他就得閉門在家。
看來是有人想阻止他進入六部!
林清揉了揉太陽穴,其實他大概也知道李禦史是受誰指使的了,不就是擔心他進了六部,再進一步就威脅幾位尚書大人,畢竟他現在已經是正三品了,一旦進入六部,那侍郎之位肯定就有他一個。他又是新帝心腹,那幾位怎麽會不緊張,尤其他們原來都不是新帝的人。甚至連內閣的幾位,或許有推手,畢竟縱觀前朝,聖上的太傅,鮮少有不進內閣的。
所以今天李禦史其實真正目的不是為了彈劾他,而是為了讓他閉門在家無法進六部。想必這些大人還有別的後手等著他吧!
林清想到這,頓時一陣頭疼,天哪,幹脆讓新帝封他個帝師他回去養老算了,他真的一點都不想和朝堂上的那些大人玩權謀。
他怕累腦子啊!
作者有話要說: 二更奉上,晚安,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