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孟秦

字數:3480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神棍俏娘子:帶著皇子去種田最新章節!

    “老先生言重了,”王縣令道:“晉陽來了賢者,幸甚,快,快去請成王來!”

    官差笑著應了一聲,匆匆的跑去了。

    “不知這一位尊姓大名?!”王縣令道。

    “在下孟秦,原在沐蘭碩軍中當值,”孟秦歎道,人雖是青年的樣子,但卻顯得十分老成。

    王縣令十分高興,道:“來了便好,城主與公主若知晉陽城又接納新人,定會十分愉悅。”

    “請坐。”王縣令忙讓座,讓來讓去,龍吟先生坐了主位,孟秦次之,王縣令最下。

    孟秦笑道:“這一路來可真是流浪至極,一言難盡。”

    “若不是我這兩個弟子護著,隻怕我這把老骨頭都不可能來到晉陽的,”龍吟先生道:“原本還有一個至交,本來到了絕路,打算攜手一並來晉陽城的,可惜天不假年,行至半途,一病不起,最終溘然長逝了。也是他沒福氣,若是有,來了這晉陽,看一看這從未見過的新天地,多好啊……哎……”

    王縣令深表遺憾,道:“先生呢?身子骨可還硬朗,若是有何不妥之處,一定要去看醫生。”

    “無妨,這一路,得虧兩個弟子,將尋來的吃的喝的盡讓與我,我才能來至晉陽城,”龍吟先生歎道:“也是幸運至極。”

    幾人正說了一番北廷的人禍災象,成王已經急匆匆的到了,身後還跟著有些顫悠的齊尚書。

    一進來,成王便是一拜,道:“龍吟先生能來晉陽,實是晉陽大幸。”

    “王爺,”龍吟先生一歎道:“王爺先知,原來早來了晉陽效力。”

    齊尚書上前道:“龍吟先生既來了,務必要留下來……”

    “齊老頭,”龍吟先生一歎道:“你可還好?!”

    “好,好,好,從來沒有這麽好過,”齊尚書道:“今生之誌,能在晉陽生根發芽,是我之幸。”

    “齊老頭氣色真是好了不少,”龍吟先生歎道,以往他總是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在北廷效力時,也不曾如此開心過。現在,卻完全不一樣了,仿佛從裏到外的換了一個人似的。

    幾人又互相認識了一番,孟秦道:“沐蘭碩治軍十分苛刻殘暴,恐不久矣,而且十分剛愎自用,隻怕不需要多久,必敗!”

    成王道:“哦?!可是底下人多有不滿?!”

    “他對底下將士非打即罵,現在的人誰能受得了這種鳥氣?”孟秦道:“旁人看他似乎覺得他十分有前程,而我卻看到了他的死期,不遠矣。”

    成王若有所思,道:“最近要運糧的事,倒是有所聽聞,不知孟兄可有何見解?!”

    “正因此事,我才離開南廷的軍隊的,”孟秦歎道:“為寶藏而去,不顧百姓生死,不顧部下反對,本就為不義之軍,而他無糧之時,竟然想到誘商人前去,既占糧,又要人命,我勸之無用,因而隻得悄悄跑了……”

    龍吟先生詫異了一瞬,道:“竟還有此事?!他們就沒有尋你?!”

    這話隻有龍吟先生好問,若是在座的任何一個晉陽人問出口,都有疑心的嫌疑了。

    孟秦隻無奈的道:“說實話,在沐蘭碩的大軍快到達時,我便已經看見了一些頹勢,所以一直做了兩手準備,準備隨時離開,原本我隻是想著萬一他若不義對百姓,我便走,隻是沒料到,他竟如此無底線,我隻得提前走了,一路化妝打扮,才避開了那些人的搜索,混在百姓群中,一路往晉陽而來。”

    “原來如此,”齊尚書道:“現在的北廷真是多災多難。”

    “是啊,”孟秦道:“一路所見,如同煉獄。田地多有荒蕪,百姓流離失所,到處逃難,根本沒辦法安定下來。各諸侯也在暗中蠢蠢欲動,各自劃著地盤,有些地盤竟要上交兩份的稅收,百姓們哪裏能種得了地?!種下的地,不夠交稅的……”

    一時間,眾人都沉默了。

    “直到快到晉陽時,才覺得活了過來一般,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孟秦道:“苛政猛於虎是也!”

    成王定了定神,道:“隻要以後收回些城池,就完全不一樣了。不管多少年,總會實現的。”

    “不過沐蘭碩這個人的事,倒叫公主料中了,”齊尚書道。

    “哦?!”龍吟先生好奇的轉過頭,看著成王,就連孟秦也回過了頭,看著成王,似乎也十分好奇。

    “近日晉陽城中很多商賈見沐蘭碩糧價甚高,十分心動,也欲往北廷運糧前去,公主自然不會阻攔,隻是多有憂慮,怕他們有去無回,因而讓商行勸解一二,”成王道:“好叫他們多轉幾次手,也莫要糧沒了,命也被害了……”

    王縣令點點頭道:“此事縣衙也勸了一二,隻是這種事不好多勸,勸多了,倒像我們不願他們去送糧,晉陽是不缺糧的,所以,並不壓製他們做糧草的生意。”

    孟秦道:“這正是沐蘭碩的好打算,隻怕去的人,別說收重金了,連小命和財物都得丟在那兒……”

    孟秦冷笑道:“不義之軍,隻怕早晚折在北廷,別想能回金陵了。”

    龍吟先生道:“晉陽不缺糧?要養活這許多人口,還要安頓百姓和逃奔前來的鄉民,怎麽會不限製糧草?!”

    “先生有所不知,”齊尚書道:“先生可曾聽聞晉陽的高產糧種?!”

    “聽過,”龍吟先生道:“但是不確定產量究竟有多少,因而算不過來。”

    “去年糧食還是有些緊張的,不過開了春,今年又風調雨順,春苗已經發了,馬上到了夏天,就能又收糧了,”齊尚書道:“不光晉陽一地種了,三郡的廣袤田地都種了,畝產幾百斤到千斤左右,所以晉陽並不缺糧,待這一季上來,以後就更不會缺了。不過這種高產的糧草都是供與晉陽百姓的,運往南廷或北廷的糧草都是從外地買來的普通糧食。”

    龍吟先生萬分驚訝,道:“真是沒想到,晉陽的傳聞竟然是真的,果真有那麽多產量?!”(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