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恩師唐順之

字數:458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嘉靖攻略 !

    無論如何,鄭光也不能懈怠,縣試府試院試的難度從來都是苛刻的,有一位進士曾經在金榜題名之後寫下一副對聯描述自己的科舉曆程——縣考難,府考難,院考尤難,四十二年才入泮;鄉試易,會試易,殿試尤易,一十五月已登瀛。

    為了得到正式科舉的資格,居然將四十二年光陰賠了進去,人生最美好的年華都在枯燥的四書五經的陪伴下度過,但是想不到的是,一朝考取秀才,接下來的路居然出奇的順利,一路到底,毫無難度,鄭光心想,這位進士知道自己金榜題名的時候,回想起四十二年的蹉跎時光,應該是感慨萬分的。

    作為吳縣縣試案首,有一定的特權,這在旁人看來是羨慕,在鄭光看來卻是莫大的挑戰,名聲越大,受到的關注就越多,也就越容易被針對,若是那位知府看自己不爽,那真不一定就是穩穩的生員秀才了。

    蘇州府知府範慶在蘇州府做官已經兩年了,政績嘛平平常常,沒有大錯,也沒有大的功績,蘇州城特殊的地位使得兩縣一府的治所都安排在這裏,所以三方麵的政治交流比較頻繁,範慶的名字在蘇州府不算響亮,本人也不是經常露麵,反正鄭光從未見過範慶,他自己是這樣認為的。

    這邊鄭光正在溫書,冷不防的房門突然被推開,一個中年男子風風火火地走進來:“光兒,你還好嗎?”

    鄭光被嚇了一跳,定睛一瞧居然是恩師唐順之,不由得大喜過望,也不知哪裏來的衝動,連忙放下書本站起來,走到唐順之麵前就跪下了:“學生拜見師尊!”

    記憶裏,唐順之是真心對待鄭光的少數人之一,他因為某件事情和父親結緣,便悉心傳授父親學識,是父親得以考取秀才的重要助力,父親為保護百姓而犧牲之後,唐順之失去愛徒,痛苦不堪,見鄭光孤苦伶仃,遂愛屋及烏,肩負起教導鄭光的職責,又成為了鄭光的老師,並且驚喜地發現鄭光的資質比之鄭微更加優秀。

    倒不是什麽過於功利的目的,實在是南直隸科舉考試競爭太過激烈,沒有出色的資質,在南直隸的考試裏是難以出人頭地的,與其把生命中大好年華葬送在毫無希望的科考上,還不如識幾個字去做生意,做個富家翁,也好過寒窗苦讀,唐順之是江南士子,在江南,尤其是東南發達的商業環境中成長,對於商業的看法不似北方士子那般刻板保守。

    鄭光的優秀資質無疑讓他看見了希望的曙光,便悉心教導,鄭光失去父親,悲痛不已,便化悲痛為力量,以繼承父親遺願為目標,潛心讀書學習,小小年紀便如同看破世事的成年人一般,竟然壓抑住了孩童天性,守孝的三年裏,未曾玩樂過一次。

    唐順之是陽明心學門徒中的重要人物,在遍布東南的心學門人裏,是很有地位和話語權的,他的弟子也就是他的繼承人,也應當繼承他的地位,成為心學門人的領袖人物,原本他對鄭微有殷切的希望,覺得鄭微一定可以考取進士,但是鄭微早喪,他失去了重要的愛徒。

    所幸鄭微留下一子鄭光,天資卓越,甚至在鄭微之上,唐順之如獲至寶,教導起鄭光來,比教導鄭微更加認真小心,更加全麵,同時也不遺餘力地發動自己的力量保護著鄭光,嘉靖十八年的鄭氏之亂就是唐順之在背後操控平定,主導民意和官府保護了鄭氏家業。

    心學門人在陽明先生去世且心學遭到官方程朱理學的打擊之後,更加團結,雖然內部有諸多分歧,但是麵對程朱理學衛道士們的打擊的時候,還是相當團結的,他們普遍認為心學才是適合大明的學術主流,心學更加符合實際,符合大明的需要,而程朱理學禁錮人們的思想,限製人們的行為,束縛人們的手腳,理當退居二線。

    心學和理學的爭論,也是南中國發達先進的商品經濟思想和北中國因循守舊的保守經濟政治思想之間的博弈,在北京朝廷裏,始終有那麽一群人,抱著“南人非奸即盜”的思想,對南方人考取進士進入朝廷做官持有很深的戒心,認為他們都是要篡改祖製危害大明的人,更深層次的理由,則是傳統思想裏對商業的原始抵觸。

    然而在政治力量的博弈之中,地處北中國的北京政府自然更加適應程朱理學,從統治角度來說,程朱理學更加適合通知階層,所以嘉靖皇帝毫不猶豫的選擇支持程朱理學,推動了打擊陽明心學的行動,搗毀了不少宣講陽明心學的書院,逼的陽明心學門人們不得不將戰場轉移到一些流動場所,如湖上畫舟之內,頗有些遊擊戰的風格。

    真知灼見和真正適合大明的思想是不會被輕而易舉的消滅掉的,它反而會更加廣泛的流傳,為更多人接受,生生不息,在南中國,陽明心學占據了絕對的主流,南中國的著名學術人物幾乎都是心學門人,包括鄭光的父親鄭微在內,鄭光從小接受陽明心學的熏陶,深深的讚同陽明先生“知行合一”與“格物致知”的觀點。

    而從大宋來到大明之後,鄭光的思想當然更加務實,大宋的最後九年是談不上什麽學術爭論科舉考試的,一切為了抗蒙,一切為了生存,什麽東西最實用,什麽東西就是主流,人們把聖人學說放在一邊,拿起刀槍劍戟,追隨鄭光戰場搏殺,在這樣的環境生存了九年,指望鄭光去讚同那一套比之宋代更加僵化的程朱理學,那是不可能的。

    不論是鄭光本身的意願,還是現實條件下,鄭光都絕對不會去讚同程朱理學,現代教育雖然有諸多不足之處,但是有一點,視野開闊,中國喜歡批判這個批判那個,覺得自己的主義最好,但是不經意間,也讓人們了解到了各種思想,鄭光絕對不是理想主義者,而是實用主義者,他不讚同假大空的主義,而讚同腳踏實地的處理實際問題。

    所以唐順之對他的教導才如此有效,在唐順之的教導過程中,曾不止一次的拿一些地方官員處理棘手政務的經典案例給鄭光解讀,講述這些實幹之才的驚人智慧,這是最難能可貴的,唐順之不僅教授理論,還教授實際問題,這是千金難買的優秀老師。

    加上生活中唐順之對待鄭光如同親孫,鄭光更加敬愛自己這位名為老師實為爺爺的恩人,倒頭便拜,也是正常的,唐順之眼見自己的愛徒毫發無損,當即放下心來,鬆了口氣,把愛徒扶起,深深地看著愛徒的麵容,生怕看到些自己不願看到的傷口,上上下下掃視一遍,才終於放下心。

    “聽到你落水昏迷的消息,為師可給嚇壞了,連忙就給趕過來了,幸虧你沒出事,否則為師連死的心都有了!”唐順之握著鄭光的手,滿臉的後怕,鄭光微笑道:“師尊哪裏的話,學生身體強健,掉入黃河裏也死不掉,命硬著呢!”

    唐順之笑了笑,慢慢走到椅子麵前坐下,上下打量著鄭光,笑道:“不錯,不錯,沒有因為科考就疏於練武,若要做官,不僅要優秀學識,還要強健體魄,應付各種危局,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隻能做陰謀權術家,成不了大器,陽明公不僅文采了得,武略也是非凡,一身武藝少有敵手,為師最是敬佩不已。”

    鄭光笑道:“陽明公那樣的人,幾百年才出一個,學生怎敢指望與之相比。”

    唐順之搖頭道:“先人固然值得尊敬,但若是不想著超越先人,就是固步自封,最終隻能走向滅亡,說句不敬的,先人,就是用來超越的,等你什麽時候成為了先人,也要指望著後輩來超越你,為師最大的希望就是你父親可以超越為師,可惜……”唐順之露出了落寞的神情,不過很快就重新振作起來,看著鄭光,笑道:“你比你父親更加優秀,定可超越為師。”

    鄭光笑道:“那也要能先過了府試才行,蘇州府諸多文人才子,學生可沒有十足的把握能超越他們。”

    唐順之擺擺手,笑道:“雖說蘇州府是科舉大府,文人才子輩出,但,你有一個巨大的優勢。”

    鄭光猜測道:“案首?”

    唐順之點點頭:“對,就是案首,按照慣例,各縣縣試案首都會被點為生員,鐵打的秀才,區別隻是在於是府學廩生還是縣學廩生罷了,自然,府學廩生更好,月供也會更多,地位也更高一些,到時候鄉試的時候,也會有更好的機遇,這些都是後話了,當下,府試,是一定可以通過的。”

    鄭光方才也考慮過這些問題,思考了一下大明朝曆年的慣例,鄭光開口道:“縱使如此,若是案首發揮失常,也是很不妙的,所以,學生還是有些擔憂。”

    唐順之一笑:“擔憂是好的,沒有擔憂,那便會盲目,看不清自己,但是,你也要有自信,你是從吳縣三千考生裏脫穎而出的第一名,更是我唐順之的弟子,陽明公的衣缽傳人,再者說了,今年府試院試,沒有什麽高手,但凡聲名在外的才子,至少也有秀才功名,等著考舉人,如你這般第一次參加科舉就可以通過縣試參加府試的,很少。”

    鄭光稍微放鬆下心情,但是知道自己終究不是原先的鄭光,記憶裏的學識還在,但主導思想已然不是原版,能否按照大明所需要的發揮,自己還並不清楚,唐順之看在眼裏,覺得大概還是鄭光第一次參加科舉,心有惴惴,便溫言撫慰道:“不用擔心的,之前數年,為師給你出了那麽多科考題,你都答得很好,要對自己有信心,就算是截搭題,也不要慌,不要亂。”

    鄭光按奈住心中的擔憂,笑道:“師尊遠道而來,還沒吃飯吧?”

    唐順之摸了摸肚子:“得到你昏迷的消息,就沒好好吃過飯,如今饑腸轆轆,去,給為師溫一壺好酒來!”

    鄭光笑著為老師去準備酒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