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 廷議(一)

字數:400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嘉靖攻略 !

    “先別想這件事情了,跟你說,明天會舉辦廷議,皇帝陛下親自出席,我等也可以隨著去旁聽。”鄭光有些神秘兮兮的對嚴訥說道。

    嚴訥一愣,驚訝道:“廷議?本朝自大禮議之後就沒有過廷議了,這次是為了什麽事情要召開廷議?皇帝陛下還要親自參加?不會是之前兵部和戶部打架的事情吧?”

    “兵部和工部打架?”鄭光哭笑不得:“那種破事兒陛下根本看都不想看到,最後處置結果還是我提議的,怎麽可能用到廷議來解決?!”

    廷議是大明朝廷決定大事的最終方式,由皇帝主持,召集全部大學士和六部九卿等朝廷最高官員參加,如果皇帝不參加,那麽其意義就等於是英國的上議院,而且在嘉靖以前,其結果連皇帝陛下也不能推翻,代表大明朝廷的最終意誌,不容置疑。

    嚴訥笑道:“開個玩笑,那是什麽事情?”

    鄭光正色說道:“東南,陛下決定徹底解決東南問題,在三年之內平定東南倭患,繼而穩定東南,重新恢複賦稅,整理財政,再用三到四年的時間準備足夠的錢財、糧草、軍械和訓練精兵,十年之內,也就是到嘉靖三十六年以前,對蒙古發起毀滅性打擊,其烈度不會下於太祖和成祖北伐,十年之內徹底解決南倭北虜!”

    嚴訥雙目圓瞪,眼中精光直冒:“這麽說,陛下不打算對東南問題置之不理了?終於要厲行用兵了?”

    鄭光點頭道:“是的,東南倭患久久不平,朝廷財政艱難到了一定程度,之前兵部和工部鬧的矛盾就是源自於此,陛下覺得東南倭患的影響已經讓朝廷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若是再不解決,到時候百官的俸祿都發不出來,朝廷顏麵何存?所以決定召開廷議,商討解決倭寇的具體辦法和措施,並且盡快付諸實施。”

    那個時候,也就是我回到東南,練兵備戰的時候!

    鄭光如此想到。

    “太好了!東南百姓苦於倭寇之亂久矣,朝廷終於決定收拾東南,還東南一個朗朗乾坤了!隻是不知這具體措施是如何的!唉,平之,你打過仗,你覺得陛下會用什麽辦法去對付倭寇呢?會用誰去對付倭寇呢?”嚴訥很感興趣的問道。

    鄭光沉思了一會兒,低聲道:“昨日陛下偶然和我說起東南問題,詢問我是劃分東南區域分別交給幾個人來收拾好,還是劃為一體,安排一個人集中權力去對付倭寇好,我沒敢說太多,隻是質疑劃分幾個區域分別對付倭寇,萬一需要協調的時候,可能會有爭執,各方職責不明,不利於平倭大業。”

    嚴訥眨眨眼睛,驚訝道:“難道你認為將東南交給一個人,設立一個……一個東南總督?那職權太大了,牽扯太大,會非常可怕的!”

    鄭光皺眉道:“這方麵倒不用我們去煩神,但是如果按照幾個省的劃分,你看看現在這模樣,各省之兵不能越過各省區域跨區作戰,我之前追擊倭寇追擊到了蘇鬆和浙江的界限就不能繼續往前了,眼睜睜看著一批倭寇逃入浙江,而不能繼續追擊,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很容易影響大局。”

    嚴訥思考了一會兒,也點了點頭:“那倒是,按照之前的規矩,各省之兵是不能跨區域作戰的,否則視同叛亂,這樣一來,倭寇又極其善於流竄,朝廷之兵追之不及,兩省之兵不能協調作戰,不僅會影響大局,還會造成各省之間的齷齪,的確不利於抗倭大局,可是,若是設立一個東南總督,東南數省啊,這職權太大了,朝廷定然不放心,這種事情曆史上屢見不鮮,職位太高,職權太大,後果堪憂啊!”

    鄭光苦笑道:“誰說不是呢,真要設立一個東南總督,不管誰坐上去,除非陛下親自擔任東南總督,否則,就算是首輔去做,那也必然不僅僅要對付倭寇,還要對付朝廷內部的流言蜚語和科道言官的無理指責,打勝仗也要被懷疑,打敗仗還要被質疑,等於是在刀尖上跳舞,何其困難也!”

    嚴訥苦笑道:“那就要看陛下是如何思考的,咱們,隻是無足輕重的……”

    鄭光也隻能苦笑搖頭不已。

    得知了皇帝要召開廷議的消息之後,嚴嵩回到家裏,找到了正在喝酒作樂的嚴世蕃緊急商議,嚴世蕃如今的職位是太常寺少卿,沒到那個級別,不能參加廷議,不能跟在嚴嵩身邊出謀劃策,嚴嵩隻好提前和嚴世蕃商議,接下來的廷議如何應對。

    “應對什麽?老爹,你可別忘了,戶部兵部吏部全在夏言的手裏,禮部尚書也支持夏言,咱們手裏就一個刑部一個工部,翻不起浪花!現在這些事情全掌握在夏言的手裏,就算要用也是用他的人,咱們手裏可沒有能在東南打仗的人,你要說撈錢,一個比一個能幹,要說上戰場打仗,老爹,我還是個有自知之明的!”嚴世蕃端著酒杯不停的笑著。

    嚴嵩低聲道:“這一點老夫自然知道,隻是,若是放任不管,讓夏言得以立功,他的地位隻會更穩,你小子之前說夏言一兩年之內必然罷相,現在老夫看來,他能再幹十年!你可要知道,他比你爹還要小兩歲啊!”

    嚴世蕃晃了晃手裏的酒杯,摸了摸圓滾滾的大肚子,滿臉邪笑:“老爹,你急什麽?就夏言這個性子,咱們不動手,他都能自己丟掉相位,他以為東南可以很方便的立功嗎?老爹,先在東南和咱們沒有任何關係,咱們老家在江西,根基在京城,東南,這趟渾水,咱們不趟,讓夏言折騰去,等他和東南九大家折騰的兩敗俱傷之後,咱們再去摘桃子。”

    嚴嵩看了看嚴世蕃,低聲道:“你是說,夏言會和東南九大家對上?”

    嚴世蕃笑著點點頭:“夏言對付西北,就一定會和晉黨對上,咱們可以漁翁得利,現在皇帝又要對付東南,夏言肯定會遵命去對付東南,但是東南的那群人,可不比晉黨好對付,更何況夏言在東南還沒有親信,強龍還不壓地頭蛇,皇帝去了東南也未必奈何得了九大家,你看看陸炳那副樣子就知道,在太監麵前耀武揚威的,看他的錦衣衛在東南敢不敢聲張?!他要是敢動,明年的這個時候,就是陸氏全族的忌日!”

    嚴嵩不置可否,喝了口茶,低聲道:“那你的意思是,咱們袖手旁觀,不管廷議的結果是什麽,都不要在意?”

    嚴世蕃點點頭:“當然了,咱們手上沒人,在東南也沒有牽扯,且讓夏言去和九大家折騰去,夏言還是很強悍的,等他和九大家鬥的兩敗俱傷,就差不多是他罷相的時候,那個時候老爹,你可就是咱們大明的首輔了!正大光明的接手夏言的力量,整頓東南,結交九大家,還怕他們不把手上的東西交一部分給咱們?”

    嚴嵩的雙眼突兀地閃過一絲貪婪之光:“東南可是九大家的禁臠,他們會交出一部分給咱們?”

    嚴世蕃一把丟下酒杯:“夏言可是個鬥士,還是個非常厲害的鬥士,幾十年高官不是白當的,要是讓夏言知道了九大家在東南的勾當,就算夏言不告訴皇帝,也會自己動手和九大家鬥個你死我活,萬一再告訴皇帝,更是天雷勾動地火!皇帝不一定能一把拿下九大家,畢竟他們在朝廷有太多的人手,但是把九大家打個半死不活還是很有可能的,到時候父親上台,少少的撫慰一下,讓二者議和,把東南的利益拿一部分過來,給皇帝分一分,皇帝拿了錢,東南,也就安穩了!”

    瞧著嚴世蕃興奮的表情,嚴嵩的心中也極為不平靜,強行讓自己平靜下來之後,嚴嵩離開了屋內,走到屋外,看著陰沉的天空,嘴角的笑容再也掩飾不住了……

    與此同時,趁著孫承恩到內閣議事的機會,夏言和孫承恩商議起了明日廷議的事情,雖然有預感皇帝要在東南大動手,卻沒想到皇帝此次的決心如此堅定,到了要召開廷議的地步,估計這會是要選出幾個人徹底的把東南給收拾安穩了,既然如此,西北無法做到的事情,到東南去做,也沒什麽不可以,所以,夏言決定在東南動手。

    但是怎麽動手,就是個問題了,夏言在東南並沒有什麽親信,一直以來的重點也都在西北和京城,突兀地把重心轉移到東南,他還有些不適應,因此,急急的找到了孫承恩,詢問一下曾在東南任職的孫承恩有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