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日報出品】親征有三好

字數:2115   加入書籤

A+A-




    

    

    <101nove.comk1

    本章末尾,丁大問楊浩要不要接皇後皇子等人來汴梁,楊浩說不用,因為他要親征。

    我想,“親征”對於舊宋臣子來說(楊浩這個宋可以稱作“新宋”,笑),大概是個不太好的詞:趙二叔的第一次親征,在北漢城下差點被楊繼業砍了腦袋,第二次麽……真的被砍了腦袋。現在江山剛剛穩定,還說不準有沒有心懷叵測之徒,楊浩偏生又要去親征——估計有不少老爺子會被氣出心髒病來。

    但對於楊浩來說,他這次是非親征不可。為什麽呢?昨天我就說過了,到底是直接禪位給楊浩,還是先給永慶,等他打完遼軍再禪位,是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義的——這代表著,究竟這天下是楊浩自己一手一腳打下來的,還是老趙家主動讓賢送上來的,究竟是楊浩欠老趙家的,還是老趙家欠楊浩的。現在楊浩直接接受了趙元佐的禪讓,所以他就不得不“冊封遜帝元佐為鎬王,行宋正朔,以天子之禮郊祭,上書不稱臣……”,若是從永慶手裏接,至少是用不著封趙叉燒什麽的。

    至於楊浩對宋臣中參與政變的人的封賞,更可以看出若幹端倪來——

    隨即便是對百官的任命,各地方文武官吏、朝廷各文武官吏,悉從舊職,或有更易改製,也當徐徐而變。趙普、盧多遜入內閣,與種放、丁承宗並列內閣四大臣;趙普、盧多遜另加太傅銜,官至一品。曹彬、潘美及一眾隨同兵變的文武官吏,在恢複原有品級官職的同時,另作封賞,曹彬、潘美皆加太師銜。

    羅克敵……除了這份功勞,楊浩與他的交情更是深厚,對他本來也有大大的封賞,至少也要給他個節度使,另加太子少保銜,但是卻被他謝辭了。

    下麵的辦事人員不動,這是常理。一則楊浩手裏沒那麽多人;二則就算有人,他也不了解情況;三則楊浩剛剛接手,北方還麵對遼國的威脅,不宜妄動;四則小公務員們本來也對封建王朝沒太多感情,用不著逼他們到對立麵上去。可是剩下的人事,便大有玄機了。

    趙普和盧多遜加太傅銜,曹彬潘美加太師銜——須知道,太傅太師這種東西,就是一個榮譽,具體啥子實權沒有,也就是增加若幹工資的事兒了。除此之外,它還有一個暗示作用:老哥,您該急流勇退,趕緊下野啦。當然了,有一些權奸,打算篡位了,也會給自己加這些玩意兒的。這一次政變,除了楊浩利用永慶利用得好,趙二叔死得巧外,他還看到了一點——那就是趙普等人的潛勢力還是很大的。用他們政變的時候自然是覺得很爽,要是他們再政變一次,就太不爽了。故而,楊浩對這幾位老兄已經心存疑惑。君有賜,不敢辭,趙普等人也不是想不明白的人,他們既然接了,也就代表著,他們明白了楊浩的用意。

    羅克敵也參加了政變,卻辭掉了楊浩的封賞——這自然是因為他與旁人不同,趙普等人之前當過楊浩的上司,而羅某卻隻是當過楊浩的同僚,兼之,他們倆還有郎舅之誼,楊浩到目前為止,還不會懷疑到他的身上,所以他才能順利地辭掉這所謂的“封賞”。

    內部,舊宋臣子居多,軍隊中,服從潘美、曹彬等人命令的也比較多,楊浩必須想個法子。而他的法子,便是親征。文中說——

    他笑著轉過頭來,說道:“我現在最想知道的是,在我如此決定之下,三關那位李繼隆,會如何取舍呢?”李繼隆麽,他現在的身份極為尷尬,和李自成剛剛進京的吳三桂頗為類似。楊浩提兵北上,便是在逼著他表明立場。不管他的立場到底是什麽樣,楊浩都可以開始對遼戰爭,借戰爭之機,對自己手裏的兵將逐一洗牌,漸漸將潘、曹舊部丟到一邊,換上自己的嫡係。若戰事順利,則在戰後攜軍威遷都,徹底脫離趙宋經營多年的汴梁,換到他自己的地方,若戰事不順,他乃至於身死——反正他老婆孩子還放在興州,隻要緊守關隘,極難被人得手——要是一股腦都拉來汴梁,被哪個野心家吃了都不知道。

    所以親征的前二好,便是立威和遷都。至於第三好嘛……楊浩去了,蕭後還遠嗎?隔了這麽多章重見蕭mm,還不趕緊推倒,難道準備讓上京周邊的黃瓜繼續漲價不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