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夜 第十八章 網絡輿論
字數:3510 加入書籤
() 安化大學的兩起命案,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在這個網絡信息非常發達的時代,類似於命案之類的信息,傳播速度非常的快。
更何況,這連續兩天發生了兩起命案,命案發生地點還是大學內。“碎屍”“焦屍”這樣的敏感字眼,是最容易引起大家的好奇與關注。
雖然校方和警方已經進行了消息封鎖,但是讓眾人想不到的是,當天下午一條錄的視頻,出現在了國內最為知名的社交網站新浪微博上。
隨後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這條微博點擊量突破了一百萬,轉發數量也達到了近十萬次。
這條微博瞬間就火了起來,並且當天占領了新浪熱搜排行榜前的地位。一時間評論、譴責、謾罵、聲討等等一係列的網絡互動隨之暴起。
而微博官網及時的屏蔽了相關的不良信息,以免不明情況的群眾,受到這些不良信息的影響後,做出不正確的反應。
微博的一些信息雖然被屏蔽,但第二天微信朋友圈,突然就爆發了安化大學的事情。朋友圈各種現場視頻,各種現場圖片,各種內情人員的聊天截圖,隨之井噴式的擴散。
甚至還有一些專門針對安化大學事件,所編寫的章。這些章的內容裏,不乏提到某某知情人員的訴說,以及某某專家的批評和分析。
甚至還有些章,特意的指出了微博屏蔽安化大學命案信息,其實就是政府和校方在聯封殺消息。以這些敏感字眼,來吸引眾人的眼球。
章標題例如:《速圍觀,心寒!安化大學慘案直播!》《官方命令某微博,惡意封鎖安化大學命案消息,試問是何居心!》《轉載:趁著還沒有被官方封殺,速度點擊了解安化大學命案真相!》《安化大學命案真相,令國人嘩然!》《知名大學草菅人命,國內學子何去何從!》《記者暗訪安化大學,命案真相令人震驚!》……
等等一係列的褒貶不一,真真假假的章內容,在微信朋友圈內頻頻刷屏。這其有的是在真正報道事實,有的是在惡意騙取量和關注量。
更甚至有消息傳出,說是安化大學的風水不好,怨氣極重。這兩起命案其實都是冤魂所做,為的就是找到替死鬼,然後虐殺後進行投胎轉世。
而且還拿出了焦屍的照片,和警察搬運碎屍和焦屍的現場視頻,來作為證實安化大學內,有冤鬼複仇的鐵證……
總之,不管是微信朋友圈的照片還是章,或者是人們聊天時的口口相傳,又或者是某些平台,某些網站所謂的記者暗訪等等,都為安化大學這兩起命案,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可是對於觀看這些章和消息的網友來說,並不知道事實究竟是怎麽樣。但出於心的那份正義,那份對社會和國家的熱愛,也憤然加入到了網絡輿論的大家庭。
但相對於微博的影響,微信朋友圈顯然比前者的傳播速度更為迅猛。爭論聲音,更勝之前。
不過這些指責和謾罵所針對的不單單隻是凶,安化大學和安化警方遭受到了空前的輿論攻擊。
尤其是安化大學,受到的攻擊聲音是最多的。其“安化大學,最不安全”的口號,在攻擊聲最為普及。
原因無他,作為一所能容納萬學生規模的大學,校區內兩天接連發現了兩起,情節極其嚴重的命案,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安化大學的安保和監管力度了。
安化大學此時正處於風口浪尖上,要說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也並不正確。畢竟這麽嚴重的案件,的的確確是在你安化大學的校內發生,想要脫開關係,四個字:門也沒有。
於是乎,安化大學聲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而這片質疑聲,反應最為激動的,就是那些剛剛大一新生入學幾天的家長們。
幾乎每一位安化大學的學生,都接到了家裏的電話。在確認了孩子平安之後,家長們千叮嚀萬囑咐,一天早晚次電話,兩次視頻,這才讓遠在外地的家長們,稍微的將緊張的心情放鬆了一些。
但有一些大一新生的家長們,由於從外地送孩子來上學,順便再安化市多呆了幾天。正巧安化大學爆發了這樣的事情,這些家長們紛紛跑到學校裏看護這些新生。
甚至有的家長幹脆直接堵著校長室的門後,要求安化大學退他們的學費,並且還提出要求,讓安化大學安排他們重新擇校,並且賠償他們的損失。
更甚者由於新生家長們的緊張心態,於是安化大學的辦公區內,吵鬧、廝打、聲討、抗議等等現象層出不窮。
網絡的輿論攻擊,學生和老師們人心惶惶,家長們時不時的電話跟蹤,大大小小的記者采訪,新生家長們駐紮校園……
於是乎,安化大學徹底的亂套了。最後安化大學的高層實在沒有辦法,隻好求助警方。
在警方和學校領導的極力勸說下,這些新生家長們終於將緊張激動的心情,才漸漸的平複了下來。
這一天新生的家長們陸續的離開了校園,安化大學也算是歸回到了正規。
而這一天,是月1日國慶節。也正是學生們放國慶長假,出遊回家的日子。
一年一度的國慶長假,人們都熱衷於舉家出遊。去哪玩?怎麽出行?十一最擁堵的景區。等等一係列的關注熱點,讓人們從安化大學命案這天的輿論爭議,逐漸的轉移了目標。
十一國慶長假,不僅讓全國人民都為之輕鬆了一下,也讓安化大學的領導們鬆了一口氣,不過隻是稍微鬆了一口氣,僅此而已。
這種變相的輕鬆,隻是表麵上緩解了安化大學的尷尬困境,而真正的問題依舊沒有得到任何進展。因為從9月26日這天的碎屍案開始,截止到今天10月1日國慶長假。整整五天的時間,碎屍案、焦屍案這兩起命案的死者身份,到現在都沒有調查出來。
連死者的身份都沒有查清楚,更不要說破解案情了。案子隻要一天沒有破解,社會的關注和輿論便會一直存在。
命案一天沒有找出真相,那麽安化大學的危,便沒有一絲化解的可能。
這個危,不單單指校外的那些輿論壓力,而是指的校內會不會還有第起,甚至是第四起,第五起命案的發生。
同樣是在十一期間,警察卻沒有任何的輕鬆可言,尤其是銅仁區的刑偵大隊長姚建國。
此時姚建國的辦公室,傳來了一陣憤怒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