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以設備換員工,利國利民利大家!

字數:7632   加入書籤

A+A-


    “你想說的是?”

    古華暉有點明白,但又說不清楚。

    “目前以蒼藍公司的產能,一個月最多隻能生產二十個機器人,為此,我需要擴大產能,但是,熟練有經驗的工人卻不好找,我想從國企下麵的工人挖一批人,這點,需要你們的同意!”

    這話,讓古華暉幾人都皺眉頭。

    尤其是許酆。

    “國企下麵工廠的問題,不用我說,你們也知道,與其的浪費,還不如給我,做為報酬,我可以提供部分軍方想需求的設備!”

    “包括0.02精度的機床!”

    許酆臉色一變。

    0.02精度?

    0.1精度以下,已經是歐美禁運的尖端設備。

    雖然有些會運到華夏來,但是0.05以下,是絕對不可能。

    就算是華夏的幾個航天部門,也就三台0.05以下的精密機床。

    “你的動作很大啊!”古華暉自然明白0.02機床是什麽概念。

    不得不感慨說道。

    果然,之前調查的情報,顯示在背後上麵,蒼藍公司的設備來源,未必是李詩穎著手的。

    如果說開始是由李詩穎著手的話,從蒼藍公司第二次重生之後。

    設備的來源,卻成了一個疑團。

    根據軍情局的調查顯示。

    目前蒼藍公司內至少有二十台不等程度的歐美禁運設備。

    而這些設備,根本就不知道從那裏弄來的。

    曾經查詢過歐美那邊幾家工廠的表麵數據。

    都顯示沒有這些設備的存在。

    也就是說,蒼藍公司的設備,並不是出自歐美。

    其他還有國家製造這樣設備的,幾乎是不可能買到的。

    俄羅斯別指望,日本是肯定不會賣,以色列有著美國的技術,雖然可以生產,但不可能賣。

    如此算下來,全世界,已經沒有那個國家可以生產出0.05精度以下的機床了。

    就算是華夏,一到三年才能生產出一台出來。

    其成本,都可以買五六台了。

    主要還是生產設備的部件加工的精度不夠,報銷品過多,導致成本加大。

    加工出來的部件達不到預定的精度的話,整台設備的效率就會降低,甚至會爆炸。

    “根據計算,銀灘商業區的製造,需要十萬個機器人來協助,加上對於蒼藍公司擴展的項目,至少需要二十萬人,如此計算,不考慮設備的問題,至少需要五千個高級技工,兩萬個中級技工和三萬個資深工人來生產,如果以蒼藍公司的能力,對外招聘的話,至少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

    秦儒這話,讓古華暉皺眉頭。

    如果是幾千人。

    可以考慮,不動筋骨。

    但是,將近六萬人,其中還有五千個高級技工。

    高級技工,也就是說,適應一下,完全可以操作尖端設備,並且可以生產出坦克飛機甚至是衛星火箭等等。

    一個大型工廠,高級技工也不過是一兩百人。

    最多五百。

    五千個高級技工,就需要十幾個大型工程才能調配出來。

    軍方所存在的工廠,最多也就五十多個。

    相當於要了五分之一的生產力量。

    這是不可能的……

    “不可能!”古華暉還沒說話,許酆就直接開口。

    做為統管全部軍方工廠的BOSS,許酆更明白這點。

    “別急,許部長,我知道這是不可能,但我需求的,並不是軍方下屬的工廠內的工人,而是隸屬國企下屬的工廠內的高級技工!”

    軍方肯定不可能給秦儒那麽多人。

    現在華夏進入更新換代的關鍵時期。

    軍工生產不可能抽調出人出來。

    不管是先進的T-99坦克,還是第三代重型戰鬥機和第五代隱身戰鬥機,都需要大量的人,還有直升機,運輸機,加油機,預警機,軍艦,潛艇等等!

    全部都在更新換代。

    許酆轉頭,看著孟餘。

    如果是國企的話,那就不是軍方的問題了。

    而是上麵的問題。

    軍方隻管理生產軍工產品的工廠,其他的,由國家負責。

    相比之下,國企下的工廠,是軍方的一百倍也不為過。

    每一個省,那怕是最貧窮的省,國企下屬的大型工廠,至少有二十個。

    而在繁華的省,比如說粵省,山省,東省還有東北等地,每一個省內的大型工廠有數百家之多。

    如果說軍方的高級技工有一萬人的話,那麽,國企下屬的工廠內的高級技工,至少有一百萬人。

    中級技工和老員工,那就更多了。

    像華夏石化集團,華夏最大的國有企業,單單是員工數量,就達到了八十萬人之多。

    其中一半算是銷售人員,而剩下扣除其他的,工廠內的生產人員,至少二十萬人。

    如果加上家屬其他的,隸屬石化集團的人數,至少達到了三百萬人。

    那麽,其他的國企呢?

    不客氣的說,一個大型國有企業的工廠人數,都在十萬人以上。

    而華夏內的國有大型集團,至少有五十家。

    如此算下來,那就至少是五百萬人的工人。

    所以,一開始,秦儒就沒打算是向軍方要人。

    而是把注意,打在了這些國有企業上麵。

    相信,0.02精度,軍方會動心。

    而那些國有企業,也會動心。

    一家企業拿出幾百人上千人,根本不是問題。

    獲得的,則是高精度的機床還有世界先進的設備。

    這筆買賣,不管怎麽來說,都不會是虧本的買賣。

    幾人沉默了。

    也明白這其中的頭頭。

    孟餘看著古華暉等人。

    自然明白他們心動。

    同時的,孟餘也明白,蒼藍公司拿出來的報酬,相信沒有人會拒絕。

    “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根據下麵的數據,現在很多工廠內的設備都使用八九十年代的設備,如果能更新的話,我相信他們會願意的!”

    古華暉和許酆鬆了口氣。

    就擔心孟餘這邊會否決。

    如果是那樣的話,自己等人就得去做上麵的工作。

    首長的工作可不是那麽好做。

    首長每天需要忙的事情那麽多,什麽事都找的話,還不得忙死。

    秦儒打一個響指。

    三維立體影像消失。

    重新恢複,外麵的陽光照進來。

    “光說不練,我帶你們去看看設備吧!”

    秦儒見此,知道自己算是成功了。

    直接開口。

    “那就最好了!”孟餘聽到這話,也是鬆了一口氣。

    如果能見到設備的話,那就更有說服力了。

    秦儒點頭,帶著幾人下樓。

    乘坐類似觀光車,向工廠區開去。

    目前蒼藍公司的辦公依舊在原來的地方上。

    銀灘商業區那邊的蒼藍公司總部,還需要到五月份才能完工。

    加上裝修什麽的,至少得到八月,才能投入使用。

    看著一棟棟巨大的工廠整齊的排過去。

    大量的工人操作著叉車和板車把生產出來的貨物拉出工廠,送到檢驗車間或者說已經檢驗完的,送進倉庫。

    “目前蒼藍公司內有四個大型工廠,分別生產自行車,海洋機器人、蒼月芯片和蒼藍微型無人機,不過,因為工人的問題,目前隻能生產自行車和蒼月芯片,海洋機器人隻能由科研大樓那邊的小型工廠一點點製造!”

    秦儒介紹說道。

    來到一家廠房前。

    謝文林讓幾人打開廠房。

    巨大的廠房呈現出來。

    一台台設備,正在被調試。

    “這裏是海洋機器人的生產車間,使用的都是最先進的設備,包括0.03精度的機床,確保加工出來的部件滿足海洋機器人的需求!”

    幾人聽言,上前,查看。

    目前設備已經被辰生產出來。

    正在調試,預計需要到二月底才能調試完成。到那個時候,也有足夠的工人來操作這些設備了。

    工廠的設備,都是智能化的。

    可以說,一個工廠並不需要多少人。

    但是,因為熟練度的問題,一個廠房,也需要五百到八百人,如果加上其他的人員,需要一千人才能讓一個廠房滿量生產。

    目前蒼藍公司已經完成的工廠廠房有六個,但是隻能啟動兩個。

    如果要生產擬人機器人的話。

    至少需要十二個大型廠房。

    加上現有的,蒼藍微型無人機的。

    至少需要三萬到五萬人才能讓全部的工廠運作起來。

    而且,秦儒還在打算建造造船廠,那可是工人深洞。

    需要一到兩萬人才能滿足。

    加上其他的運輸,清理還有一些人員。

    一旦完成這些建造和生產。

    蒼藍公司的員工將達到八萬到十萬人之多。

    蒼藍微型無人機重啟下,隻要能站住市場,也需要三到五個廠房來生產。

    並且這些產品,都需要大量的倉庫來儲存。

    目前的倉庫區是建立在工廠邊上。

    秦儒打算等過完春節之後,在西村港那邊修建十幾個大型倉庫,把現在的倉庫全部改成廠房,用於擴建生產。

    如果這樣一來,春節之後,蒼藍公司就有十三個廠房。

    建造一個大型廠房並不難。

    就算是人力加上機械設備來建造,也不過是兩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一個廠房建造。

    不過,現在秦儒並不需要那麽麻煩。

    調動二十台機器人,更換工程設備,變成工程建造機器人。

    隻需要半個月,材料充足下,一個占地三千平方米的廠房就可以建造起來。

    就算是五千平方米的廠房,最多就二十天。

    隨著機器人的數量上去,建造的速度也將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