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金光名片

字數:3632   加入書籤

A+A-




    白啟常輕撩衣袍,雙膝跪地,慎而重之叩頭三下:“徒孫白啟常,汝寧府人士,年十七,叩首師祖。”

    文征明轉過白啟常,竟沒有受他這一禮,轉而,在陳淳的攙扶下,穩穩的坐在了正當間兒的圈椅上。

    白啟常垂著頭,麵色略顯鐵青,卻隻是一瞬間的功夫,他微笑著揚起頭,以跪行的姿態,麵向文征明。

    他上身挺直著,一臉溫潤謙和,微笑著拱手,道:“徒孫白啟常,見過師祖。”

    文征明捋須而笑,轉頭看向陳淳,道:“你是我的弟子不錯,這小子......”他指著白啟常,接著道:“是你的入門弟子,也不錯。但,若要讓我認下這徒孫,哈哈哈哈,可沒那麽容易。”

    陳淳麵色略帶尷尬,往日在外人麵前,他是受人尊重的白陽山人,是當代的大書畫家,他袖下有成百上千經他指點過的弟子,哪間書院有幸請到白陽先生講學,那必是常常爆滿,讓人趨之若鶩。

    但在此刻,在這小廳中,在文征明麵前,他卻伏低做小,不敢怒,也不敢言,隻能用帶著點委屈的眼神看著文征明。

    試想,一個六十歲的老人,在一個七十三歲的老翁麵前,垂頭喪氣,委屈尷尬,這場景,不可描述呀。

    文征明頓了頓,抬眸看了看陳淳,笑道:“你拘束甚麽?”

    陳淳抿抿雙唇,拱手道:“恩師,便別打趣某了。”

    文征明低低的笑了笑,道:“好吧!”轉而對白啟常道:“你師父如此可憐,我也不難為你,你便當堂作畫一副,若是讓我滿意,老朽便認下你這徒孫。”

    陳淳麵露難色,道:“此子雖然聰穎,但跟我學畫不過一年。”

    文征明道:“你退下。”

    陳淳一聽這句話,再也不敢說話,隻能暗自替白啟常著急。

    白啟常還跪在原地,拱手道:“文先生,晚輩自知愚鈍,但尚有幾分刻苦可取,先生願意給晚輩一次機會,晚輩心中感恩,請先生出題吧。”

    文征明這才點點頭,道:“恩!”他轉眸看向陳淳,手指著白啟常,道:“這小子倒是痛快,哈哈哈哈。”轉過頭來,對白啟常道:“畫...我。”

    陳淳著急啊,別說是畫人像,就是畫白啟常擅長的山水景致,若想讓文征明滿意......

    與之相比,還是陳淳死了八年,從墳塋地再跑出來,這件事比較可能達成。

    陳淳這個犯愁啊......

    文征明的話,卻還沒說完,他笑了笑,接著道:“畫我,必要將我畫成威武不凡,猶如天神模樣才行,你畫吧,哈哈。”

    白啟常一聽這後話,冷汗直冒,文老爺子這叫個什麽題目,分明是為難自己啊。

    這人物畫,大體分為道釋畫、仕女畫、肖像畫、風俗畫、曆史畫等。

    人物畫力求人物個性刻畫得逼真傳神,氣韻生動、形神兼備。其傳神之法,常把對人物性格的表現,寓於環境、氣氛、身段和動態的渲染之中。

    故時人論上,又稱人物畫為“傳神”。

    白啟常拱手道:“衡山先生,這作人物畫,必要以形寫神、形神兼備。緊抓有利於傳神的眼神、手勢、身姿與重要細節,強調分別主次,有詳有略,詳於傳情的麵部手勢而略於衣冠,詳於人物活動及其顧盼呼應而略於環境方可,如若不能傳神,這人物畫,怎能算是好畫?橫山先生精光照人,氣格淩雲,何不讓晚輩照實畫之?”

    陳淳對於文征明的尊敬,是由心而發,五體投地,由尊敬衍生出來的另一種情緒,便是懼。

    今日見白啟常如此頂撞文征明,他不由得厲聲喝止:“啟常!狂妄!”轉而,卻替土弟子說起話來,道:“先生是什麽人?還能不知道這些淺顯道理?輪得到你在此置喙?”

    後半段話的意思是:師父,別欺負我徒弟了。

    文征明抬眸看看陳淳,這一次目光卻很柔和,轉而微笑著道:“好吧。”說著,一揚手,道:“筆墨伺候白公子作畫。”

    白啟常暗自鬆了一口氣,自己這大膽之言,算是讓他過了第一關了。

    陳淳總算放下心來,恩師在考驗啟常的人品和膽量,自己算是多慮了。

    話不多說,文府下人已經準備好了作畫所用器具,白啟常站在案前,先是觀察著文征明,然後便沉下心來,提筆作畫。

    文征明看著白啟常手指手腕高抬低轉的模樣,甚合心意,暗自讚了一聲,好個聰穎絕倫的少年啊!

    待白啟常作完此畫,約莫是半個多時辰的功夫,白啟常吹吹墨跡,抬手拿起畫來,想要上前給文征明觀看。

    文忠明卻擺手,道:“擱下吧。”

    白啟常放下畫去,文征明接著道:“上前來。”

    白啟常理理衣袖,走上前來,神情波瀾不驚。

    文征明愈加喜歡這個少年了,接著道:“叩頭!”

    陳淳聞言先是一怔,而後臉上不禁浮現笑容,再看白啟常,神情卻沒有絲毫轉變,一切都如同他意料之中一般。

    他一撩下袍,雙膝跪地,拱手便道:“師祖在上,請受徒孫啟常一拜!”說著,他以頭觸地“咣咣咣”三聲傳來,叩了三個響頭。

    陳淳終於鬆了一口氣,暢然道:“恩師,可否為啟常賜字?”

    《疏》雲:“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雲幼名,年二十有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複呼其名,故冠而加字。”這句話的意思是,男人出生三個月取名,所以叫幼名,到二十歲的時候朋友不可以再直呼其名,故而取一個“字”。

    《儀禮·士冠禮》:“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由此可見,名是幼時取得。男子20歲成人,要舉行冠禮,取字,標誌著成人,步入社會。

    而為此人取字的人,必然是長輩所賜,一般是父親或老師,但不同的身份地位所取的字,意義可是不同的。

    像文征明這樣的社會地位,尤其是在士林當中的地位,他所賜的字,對於白啟常來說,那就是一張走到哪兒都閃瞎人眼的,金光閃閃的名片!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