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章 美國的軟肋!

字數:394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科技衍生 !
    屆時,凡人導航係統,也將是繼美國gps係統、俄羅斯glonass之後,第三個完全覆蓋全球的導航係統。
    其他的不管是華夏的北鬥導航係統,還是歐洲的伽利略係統,都還要好幾年,才能完成全球覆蓋。
    可以說,凡人導航係統,起步最晚,但發展速度最快。
    這給了王凡很大的壓力,也給了凡人星空一個巨大的挑戰。
    當然,這樣的速度,這樣的進程安排,更是昭示了凡人科技的野心,昭示了王凡的野心!
    覆蓋全球的導航係統,隻是一個開始,後麵還有由此衍生出一係列其他業務,從而徹底改變世界格局,逐步構建凡人科技的科技帝國!
    凡人科技作為市值全球最高的企業,自然要拿出應有的大手筆。
    至於第四大業務,全球wifi項目,則是未來3年內的大項目,比起凡人導航係統,都要恐怖。
    部署覆蓋全球的wifi項目,理論上需要3000-5000顆通訊衛星。
    即便是王凡開掛,選用超前的設計理念,也要1000多顆通訊衛星。
    這是什麽概念?
    當下全球各國,總共發射了5000多枚人造衛星,但現在在軌正常運轉的,也就1305顆!
    其中美國第一,有549顆,去年是512顆,華夏第二142顆,俄羅斯第三19顆,印度顆,歐盟24顆,還有幾個國家在10顆左右,其他的都隻有個位數字,甚至0!
    而過去一年的時間,全球總共增加的在軌衛星數量,也就80顆左右。
    因此,凡人科技的全球wifi計劃,要一下子發射1000多顆通訊衛星,幾乎等同於將當下在軌衛星的數量,翻了一倍!
    換句話說,一旦如此,凡人科技自己的衛星數量,幾乎趕上了全球其他國家衛星數量之和。
    這背後的意義,很大,也很是問題。
    對此,華夏同意了,但其他國家呐?
    美國會允許凡人科技有那麽多的衛星?
    占那麽多的資源?
    尤其是,凡人科技不是美國企業,不是日韓企業,也不是歐盟企業,相反,而是一個華夏企業!
    這種國際問題,不好解決。
    當然,王凡也不會在乎。
    因為本質立場的徹底對立,凡人科技做什麽,美國都會看不過,都會想辦法阻撓。
    因此,王凡根本不會理會,相反,要采取果斷措施進行威脅,進行報複,讓美國忌憚,讓美國不敢亂來。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相互牽製,謀求自己的利益,爭取發展的良好環境。
    就像美國有政客叫囂著,一旦華夏和美國開戰,那便用洲際導彈,摧毀華夏的三峽大壩,從而製造超級洪澇災害,摧毀三峽大壩下遊眾多省市,甚至摧毀整個長江三角洲!
    對於這一結果,防,是防不住的。
    即便華夏在三峽大壩部署再嚴密的防導係統,都擋不住美國的全力攻擊。
    但問題是,他們敢嗎?
    當然不敢!
    理由簡單,華夏有三峽大壩,算是一個致命軟肋。
    但美國同樣有個黃石公園!
    黃石公園,位於美國中西部懷俄明州西北角,有著世界上最大的超級火山。
    黃石超級火山占地麵積近9000平方公裏,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
    火山整體以黃石湖西邊的西拇指(b)為中心,向東向西各15英裏,向南向北各50英裏,構成一個巨大的火山口。
    在這個火山口下麵蘊藏著一個直徑約為70公裏、厚度約為10公裏的岩漿庫,這個巨大的岩漿庫距離地麵最近處僅為8公裏,並且還在不斷地膨脹,從1923年至今,黃石公園部分地區的地麵已經上升了70厘米。
    黃石超級火山,作為如今唯一位於大陸上的活超級火山,有著恐怖的岩漿庫,還在不斷上漲!
    一但該火山噴發,其威力無法估量,將導致災難性後果。
    因此,美國要是該炸華夏的三峽大壩,那麽華夏必然會轟擊美國的黃石公園。
    兩者相比,恐怕美國的下場更慘。
    那可是最強大活火山,下麵蘊藏著一個直徑約為70公裏、厚度約為10公裏的岩漿庫!
    因此,美國不敢炸三峽大壩,華夏不不會炸黃石火山!
    這樣雙方相互牽製,反而相安無事。
    如今美國要找凡人科技的麻煩,阻礙王凡的全球wifi計劃,那麽王凡也會搞點事情,與美國相互牽製!
    而當下唯一的難題,卻是1000多顆衛星的發射。
    哪怕凡人星空技術成熟,每次都是一箭10星,也要發射100多次。
    可以說,這是一個嚴峻的挑戰,也是一個漫長的征程。
    更是凡人科技當下以及未來的大項目!
    一番思考,王凡作出決定,先將凡人導航搞定,而全球wifi項目,主要是進行研發,以及通訊衛星量產工作。
    而通訊衛星的發射任務,可以暫緩,等到凡人星空,將24顆導航衛星發射完畢,再慢慢圖謀。
    這樣說來,運載火箭,成了重中之重!
    衛星不斷的量產,關鍵就看運載火箭部門的能效!
    想清楚這些,王凡離開燕京,直接坐著大鳥一號去了大西北的火箭、衛星基地。
    衛星基地裏麵,都是智能機器人在運作,王凡一番巡視,鬆了口氣。
    這些弱人工智能機器人,在科技衍生係統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衛星量產。
    由於是多顆衛星,同時量產,多條生產線同步推進。
    到目前為止,已經量產完畢的導航衛星高達8顆,占總數的三分之一!
    這種速度讓王凡很是滿意,弱人工智能機器人就是給力,不鬧事,還能扛活。
    要是換了強人工智能,雖然他更省心省事,效率也更高。
    但未來一旦造反,那可就是萬丈深淵,一發不可收拾!
    因此,現階段,王凡還是傾向於弱人工智能。
    再度調整了弱人工智能的任務進程,進行了相關維護,王凡離開衛星製造基地,前往火箭製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