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仰慕已久

字數:4824   加入書籤

A+A-


    整整齊齊, 幹幹淨淨的絲帕。自他懷中摸出來,接在蓮生手裏,不知是日曬還是體溫, 令蓮生感覺像火炭一樣燙。

    低頭望著這帕子,蓮生的麵上, 如春風化凍般綻開滿臉開心的笑容, 停也停不了,壓也壓不住。心裏那一絲莫名的緊張, 終於咣當一聲落了地,有些什麽柔軟的,舒服的,暖融融輕飄飄的東西,讓她整個人都舒展開來, 恢複了以往的坦蕩與勇氣。

    “其實我不是來要這個, 我是想看你畫畫。”蓮生歪過了頭,終於抬眼直視著柳染:“久仰你的大名,見過你畫的鹿王與花神, 實在出神入化,小女子仰慕已久,可以容我進去看看你是怎樣畫的嗎?”

    一鼓作氣說完, 心中也不是不忐忑。卻隻見柳染眼中笑意更甚, 高大的身軀微側, 讓開背後甬道, 伸手向內一指:

    “柳染的榮幸。”

    ——————

    這個洞窟, 甬道極深,怪不得這樣幽暗。

    一步步行進甬道深處,剛剛踏下台階站到窟中,猛然間隻聽“呦呦”一聲低鳴,一道疾風吹雪般的白影淩空而至,徑直撲向蓮生懷中。那鳴聲裏的歡愉,身形中隱然的親昵與熱烈,教蓮生一瞬間便即明白,當下避也不避,雙臂一張,抱住懷中那溫暖的身軀,歡然叫道:“瑤光!”

    洞窟幽暗寒涼,然而這緊緊擁抱的一人一獸,卻為四周增添無盡暖意。連忙查看這靈獸傷處,隻見腿上仍以布帶纏裹,但姿容俊逸,落足輕盈,顯然傷情已經痊愈。秀美的鹿頭揚起,一雙瑩潤的黑眸滿是依戀與馴服地望向蓮生,縱是在這幽深洞窟裏,也閃耀著星辰般的光芒。

    “多謝你及時救治。”柳染回入洞窟,坐回牆邊草墊,掂起一塊煙墨,繼續在缽中研磨:“以後不能容它到處亂跑了,白鹿本是人間異象,太容易招惹是非。”

    “是呀,都說白鹿是祥瑞!你繪的那幅《鹿王本生》,不也是白鹿遇到壞人而起禍災。”

    “嗯,當年第一次遇到它,就是被人捕獵,我救下來,從此一直跟在我身邊。時光真快,那時候還是一隻沒萌角的小鹿呢。”

    這個柳染,言行間有一種從容到近乎散漫的姿態,在他麵前,三言兩語,就令人不自禁地放鬆下來。蓮生心中寧定,雙眼也終於適應了昏暗的光線,舉頭環顧,隻見是個空曠無人的巨大洞窟,靜得連腳步都有著回響,洞窟正麵,例行的佛祖、脅侍菩薩與金剛力士塑像都還沒有開工,隻在四周壁上,以白灰抹得水平,繪滿頂天立地的壁畫。

    一幅光輝盛大,包羅萬象的錦繡圖卷。

    還沒有上色,隻由墨筆勾勒的線條,但清麗悅目,猶勝彩色。一一細細看去,隻見莊嚴端坐於蓮台上的佛像,極盡華美的亭台樓閣,無數菩薩、天人、僧侶、信眾……於種種精舍、宮殿、樓觀、寶樹、蓮池之間,或坐或站,虔心聽佛說法,個個神情愉悅,姿態安詳,衣袂無風自舞,衣紋如水波般細膩流暢。

    “《無量壽經變》。”

    柳染放下研好的墨缽,伸手挽起一邊長袖,於墨缽中蘸動畫筆,隨口向蓮生解說:“無量壽佛修行圓滿後,接引十方信眾,往生極樂世界,所見所聞的種種:‘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一切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

    語聲漸斂,畫筆落壁。

    就於那壁上空白處,勾出一道深濃的墨線。

    立在他身後的蓮生,悄然屏住了呼吸。

    她喜歡看畫,喜歡看人作畫,在寺廟,在洞窟,見過許多畫師作畫。那些畫師畫起畫來多是一樣的情形:要先用一張畫好了的樣稿,沿著墨線打滿洞洞,將樣稿覆於牆上,撲以白-粉,待得揭下樣稿來,那白-粉便透過洞洞,在牆上留下圖形,方可以依形描繪。那張樣稿,叫做粉本,畫壁畫的畫師,每個人都存有各種佛與菩薩的粉本。

    而眼前的柳染,全然不同。

    他根本不用粉本,甚至完全沒有打稿,就那樣揮動墨筆,行雲流水地在白壁上畫下圖案。

    宛若心中有佛,隨筆而出,一切都已經深刻在他腦海,每個細節都清晰分明。蓮生眼睜睜地看著那支筆端凝如山,柔順如水,龍飛鳳舞,片刻不作停歇,隻在那壁上盡情揮灑,宛如貫注了神性一般穩健,靈動,華美絢爛,氣韻天成。他連筆法都與其他畫師不同,不是先畫麵龐,竟是先畫眼睛,幾筆勾出眼眶、眼睫,再以濃墨填畫眼珠、瞳仁,一雙神采奕奕的明眸,便滿懷慈悲地俯視著蓮生。

    有些事物的誕生,就是為了讓凡人膜拜的吧?完美無比,精致無比,高大無比,威武無比。本來極平凡極低賤的沙石,在這塵世間不知無知無聞地存在了多久,但在冥冥中某種機緣下,唯有它們被開鑿成窟,抹平為壁,塗以白-粉,勾以墨線,孕育出萬千神靈。仿佛就在離開畫筆的那一刹,所有的朱墨,立即擁有了自己的生命,讓這靜寂的洞窟之中,湧動著無形無跡、卻又無邊無垠的思緒和呼吸。

    一個個淩空飛舞的人形,就這樣在蓮生眼前誕生。

    雲髻高聳,遍體花鬘瓔珞,手持各式樂器與鮮花瑞草,於雲中自在而舞,長長的披帛,亦如流雲般飄舞天穹。

    正是她最喜歡最熟悉的神仙,最美的天神,守護大涼的靈神,大涼百姓心目中,至高無上的聖神。

    飛天。

    敦煌幾乎各個寺廟各個洞窟都有飛天,然而此刻麵前的這些飛天,如幻更如真,相貌似曾相識,儀容依稀熟悉,圓潤的麵龐,含笑的眉眼,盈滿笑意的嘴角,望向蓮生的眼神裏,有愛撫,有期望,有感懷,有慈悲……雖然位置不如佛祖醒目,身量不如菩薩巨大,氣勢不如金剛偉岸,但是自由自在的姿容,獨具一番引人入勝的魅力,一種生機,一種力量,蓬勃,飽滿,隨時都要破壁而出。

    從沒有見過如此驚心動魄的畫作,如此生動曼妙的神靈,一筆筆精美絕倫的線條,勾畫出一個前所未聞的秘境,讓蓮生與這靜靜的洞窟一起,漂浮在一個不同的世界。窟外高照的豔陽,喧嘩的語聲,生機盎然的塵世煙火,包括身邊的柳染與瑤光,一切都已經消逝無蹤,唯餘漫天神佛,莊嚴肅穆,於雲朵和風縷之間,默默俯視眾生……

    一點溫涼濕潤的東西,自蓮生麵頰滑落,蜿蜒流至腮邊。

    也不知這淚水是從何而來,非喜非悲,非憂非懼……窟中光線縹緲,靜無聲息。迷離的煙塵縈繞著她,濃重的潮氣、黴氣、顏料與灰泥混合的異味縈繞著她,這不是她熟悉的味道,不是她習慣的所在,然而隻覺內心溫暖而寧靜,安定又坦蕩,愉悅而又充滿酸楚,隻想一生都安坐在這裏,永遠不要離開……

    “怎麽了,姑娘。”

    柳染的聲音,自她身邊響起,依然是低沉而不失明朗,平淡中隱約有一絲關切:

    “我畫了這許久的神佛,觀者無數,驚歎者有之,虔誠跪拜者有之,見畫而哭泣的,姑娘還是第一人。”

    蓮生用力吸了吸鼻子,努力收住抽泣:“是你畫得太好。以往所見的畫像,多是……硬梆梆的,光頭,直身,圓眼圓嘴,相形之下,神態僵硬無神,沒有你畫得這樣美,這樣……入心。”

    柳染微微一笑。“師承不同。涼國畫師所習所繪,多是西域樣式,是從天竺傳來,如你所說:光頭,直身,大眼大嘴,那也是不一樣的美。我自幼於中原長大,耳濡目染都是中華畫技,勾墨敷色,全然不同,樣式更是有別。”

    “大大有別,很大區別。這兒還有長胡子的飛天,我還從來沒見過長胡子的飛天哪。”

    蓮生伸手一指。那是分處畫麵兩角的數位飛天,肩寬膀闊,坦露著壯碩的胸膛,隻在腰間圍有裙裳。唇上卷須微翹,兩道濃眉斜飛,雖然亦是遍身瓔珞,散花作舞,但分明便是姿容雄健的英俊男兒。另有幾位飛天似男非男,似女非女,不具明顯的男女形貌,卻更有引人超脫於世俗之外的華彩。

    柳染眸光微閃,隨著她的手勢瞥了一眼,唇角彎起,盛滿忍俊不禁的笑意。

    “涼國民眾,隻因見過飛天以女身下凡,便將所有飛天都畫為女身,殊不知依佛門要旨,一切諸法非男非女,男女本無定相。《維摩詰經變》有雲:‘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令如天女,天女自化如舍利弗’,天界神眾,自可男女之形隨心而化。大美之道,本當超乎性別,豈能拘泥於凡夫眼界?”

    淡淡幾句話,卻如一記重錘,狠狠砸向蓮生胸口,令她震動,窒息,透不過氣。

    “男女之形隨心而化?”

    蓮生忘了淚花,忘了儀態,一時間什麽都忘了,一把挽起裙腳,躍過地上橫七豎八的瓦刀、畫筆和顏料缽罐,就在柳染麵前坐下來,瞪圓一雙黑眸:

    “怎麽個化法兒?是可男可女,時男時女,亦男亦女,還是非男非女?平日為女化身為男,還是平日為男化身為女?要怎樣才能變化?飲酒?食香?冥思?念咒?男女身隻是性別有異,還是相貌完全不同?女為至柔之貌,男為至剛之體嗎?那下凡的飛天也會變化嗎?有人見過她變化嗎?不會被認為是妖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