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苗娃嘴裏的種肉

字數:5751   加入書籤

A+A-




    第六百零七章苗娃嘴裏的種肉

    李君閣笑道:“就是太忙,整個豬場建設是農大和你們在操持,我連說話的資格都不多,因此沒見著麵,見諒見諒。不過這個環能工程,你現在拿到哪裏宣講都不差吧?”

    劉大河笑道:“必須的,世界一流水平!知道蜀州搞了這麽個項目,知道哪兒坐不住了嗎?”

    李君閣一轉眼珠子:“粵州?瓊州?”

    劉大河豎起大拇指:“厲害!粵州是經濟發達,瓊州是重視環保,兩地論氣候條件,經濟水平或產業布局,於情於理都應該走在前頭,結果反而被地處內陸的蜀州搶了先。嗬嗬嗬,這話拿出去好說不好聽,現在兩處都有意向要比照這邊來一套……”

    李君閣搖頭,人都喜歡跟風從眾,卻不願意開拓創新,也是常情,但願別又是拍腦袋工程就好。

    劉大河也搖頭:“二十多年的設計生涯,你大哥我一輩子就耗這裏邊了,大改小,小改大,升級換代,換代升級,頭發都磨光了才見到它終於落地開花……小老弟,多謝,多謝了,你就是我劉大河的貴人啊……”

    李君閣說道:“劉大哥你別怪我事先隱瞞,我公司才創建兩年,底子太薄,回來決定在豬場增加大能環項目後,你們搞設計的是真敢畫圖啊,兩千多萬呢,真是搜刮幹淨了家底,半年沒緩過氣來。”

    阿音在一邊翻白眼,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明明那個時候公司現金池七千多萬了好不。

    劉大河笑道:“機會難得嘛,好不容易遇到一個要求比我還高,卻不是要我削減預算的老板,一不留神筆就沒收住。對了,這個項目設計剛剛拿了國家級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現在還是內部消息,小老弟你知道就行了……”

    李君閣這才反應過來,難怪粵州瓊州這麽上心,原來還有這光環加身!

    笑道:“那就恭喜劉大哥了,以後這就是學術大拿專業帶頭人了啊!”

    劉大河說道:“所以說你是我的貴人嘛!現在的人眼光都在效益上,如今老劉我也能給所裏帶來效益了,立馬讓我回去,說是該有的都有,該給的都給,嗬嗬嗬,早幹嘛去了……”

    李君閣說道:“有個研究所背景,對你走通學術這條路子隻有好處,這樣的人太多,劉大哥你也就別多計較了。”

    劉大河沉吟半晌:“還是小老弟你看得通透,也是,跟這些人計較什麽,能走好自己的路子,達成自己的目標,實現自己的價值,給國家做點貢獻,別人來來去去,由他!”

    於是兩人就又開開心心地聊起環能工程。

    肥料是老早就拖到山下堆放好的,現在卷揚機運上山,小農機挨著灑下來,也就一上午十幾個人的功夫。

    中午李君閣拉著劉大河去九鬥碗做東道,席間劉大河喝了幾杯,又開始給李君閣出主意了:“小老弟,聽說你這一村的田地都在你手上了?”

    李君閣點頭道:“是,不過山下的地現在有農藥化肥殘留,想掙大錢沒戲,得先隨便種些東西養上一年多。”

    劉大河說道:“這一年多你就沒想著做點別的?”

    李君閣說道:“做什麽別的?”

    劉大河說道:“技改啊!將管道直接鋪到地裏去,建幾個節點閥站,以後肥料可以直接通過管道施放到地裏,可以達到長效,長態追肥,起碼節省肥力百分之幾十啊!”

    李君閣問道:“這麽厲害?”

    劉大河說道:“是啊,除了節省肥力,更要緊的是施肥效果,你想每天一碗這個什麽粥潤澤腸胃,是不是比半個月不吃然後一次來十碗對身體更好?”

    阿音說道:“對呀二皮,與其荒上一年,不如趁機改造啊,建成現代化大農場!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李君閣手摸著下巴:“媽蛋這下又要玩大了,這裏邊的問題很多,涉及到土地使用權的問題,怎麽小心都不為過,那事先鄉親們的地要全部調查摸底,在衛星地圖上一一標示出來,必須可回退,必須形成書麵的東西,讓鄉親們一看就明白自己原來的地啥樣,多大,到時候回退是怎麽回退,能恢複到什麽程度,全部要寫清列明,集團和鄉親們雙方簽字確認。”

    阿音急道:“那多耽誤事情?而且這樣做對集團沒有任何一點好處啊……”

    李君閣說道:“這個事情必須做,而且要做細,阿音你不知道老輩兒心裏田土的分量有多重?你家三塊地,都是有名有號傳了多少輩兒的!”

    “現在我們要打通連片,就必須要告訴鄉親們,我們是在租地,不是在征地。一旦不租了,我們會恢複原狀,全須全尾地還給他們,而不是這裏少了幾平方,那裏多了幾平方。”

    “阿音我跟你說,這事情你去和大伯和四爺爺商量一下,這上麵他們肯定比我們考慮得更周全細致,這是我李家溝千年以來的大變局,怎麽小心都不為過!”

    阿音這才鄭重起來,說道:“那這個還要去國土局取資料?”

    李君閣說道:“這事情相當的麻煩,每個村的土地,都有曆史遺留問題,加上這麽多年過去,以中國農民的性格,每年搞些邊邊角角,加起來變化就大了。所以國土局的資料隻能作為參考。”

    “不過好在現狀應該比國土局隻多不少,那我們就按現狀來,重新測量作為李家溝集團和鄉親們協議的基礎,這樣不虧心;至於國土局那份,作為最後底牌,到時候不虧理。”

    阿音點頭答應了。

    下午李君閣和劉大河去忘憂穀檢查了一遍生產,算是完成回訪,送走劉大河後,便來到祠堂與阿音大伯老伯四爺爺一起商量怎麽完成李家溝村民土地的統一規劃現代化改造問題。

    大伯一見李君閣冒頭進來就說道:“我還說退休了就該享清福,結果被你娃越套越深!這事情不好弄啊……”

    李君閣笑道:“不好弄也要弄啊大伯,要說現代化改造,其實就是豬兒蟲一兩個月的工程,前期工作我計劃拿十個月到一年來做,為啥,就是知道不好弄。”

    大伯反而鬆了口氣:“哈,我還以為是倒過來呢,早說嘛!十個月都搞不定這事情,我這幾十年的村長白當了!”

    李君閣笑道:“一兩個月,神仙怕也做不好。現在集團不差這點錢,合情合理的地方,我們能讓的就讓。”

    “不過要跟鄉親們說好,這隻是李家溝集團和鄉親們甲乙兩方之間的協議,對俗成現狀的認可而已,不能作為鄉親們擁有土地使用權的證據,拿著跑去和政府手裏那份叫板。”

    “那份才是權威,我們這份隻是考慮鄉親們多年墾作不易,帶了些補償性質而已。”

    四爺爺說道:“那這事情就從村幹部和李家人開始吧,幹部帶頭勘測量地還可以和鵝蛋金嫁接配套進行,也免得來回折騰了。”

    李君閣就看大伯,心想嘿嘿嘿,誰說就我會玩心眼?有些人不像侄兒那般跟你明說而已。

    第二天老範老康來電話,要他到豬場。

    來到豬場,那場景簡直不堪入目,百頭獅子頭大黑公豬,正在輪番折騰身子下的矽膠模型母豬。

    丁開來看著他壞笑:“皮娃,這場景熱鬧不?”

    李君閣鬧了個臉紅耳赤:“丁老,這種小電影我沒興趣,下次可以免了不?再說你們考慮過公豬們的感受沒?這也太粗糙了吧……這簡直就好比你去買春,大茶壺給你端來把皮椅說這就是他們家紅阿姑一樣……”

    丁老頓時大罵:“你龜兒才買春!你龜兒才大茶壺!這是科學,實用性學科!你還管它開不開心?矯情!”

    那邊老範還拿著一試管白白的牛奶狀內容物遞給他,笑得那叫一個得意:“看,真多!我們把這些公豬調理得多棒!”

    李君閣趕緊擺手,示意你開心就好,這快樂不用跟我一起分享,嘴裏說道:“怎麽今天突然想起搞這麽個轟趴了?”

    老範一邊往試管上貼標簽,一邊拿到掃碼機下掃入數據庫編號存檔,嘴裏回答道:“母豬下崽後四十天就可以發情,這批母豬即使下山前剛剛生育過,現在也已經調理好了。昨天我們調了幾頭公豬在母豬前走了一遍,母豬的反應基本上都很好,今天我們準備開始人工受精工作。”

    李君閣口水都要下來了:“這就有豬仔產出了?”

    老丁笑道:“早呢,就算受孕成功,那也得一百一十四天之後才行。”

    第一批精取到,林昭和吳誌秋還有苗娃一起推著小車,挨圈給大母豬們授精。

    這裏頭講究其實也蠻多,比如豬圈要獨立,動作要輕柔,完事後不能拍打屁股,事前事後還要安慰撫摸……

    苗娃一邊溫柔地摸著母豬屁股一邊下手,嘴裏邊還直嘟囔:“看吧看吧,這不是種肉是啥?”

    李君閣罵道:“去年給魚授精也沒見你這麽多說道。”

    苗娃說道:“魚天性就那樣,在水裏也是自己排出來完事兒,豬能一樣嗎?肉都沒挨著肉呢就懷上了,可憐,可憐噢……”

    嘴上說得不忍,手上就更溫柔了。

    李君閣氣得直翻白眼,你娃對阿代但凡有三分對豬這細膩,你倆早都肉挨肉了信不!

    五百頭豬接種了三百來頭,設備先進器材舒適建檔快速,一頭差不多也耗時十多分鍾,即使到後來李君閣老範老康丁老也幫著上手,這一攤子弄完也半夜了。

    事情還沒完,一群人還得去監控中心檢查存檔。

    又是一通折騰,最後老範指著大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耳標號,對李君閣解釋道:“這就是豬場的譜係圖了,接下來選種育種都得靠它。OK,今天的事情做完,明天再加把勁,接下來就是精飼管理。”

    “這是為了迅速替換大白豬才這樣做,兩年後就得分批次來了,不然五個人兩天內給五百頭母豬授精實在太累,準得****……”

    所有中國人都被雷得外焦裏嫩,老範我大中華雖然文字華瞻,可你老人家仰慕歸仰慕,沒弄明白前千萬千萬別瞎說!

    李君閣趕緊打岔道:“那我們去久長居慶功去,中午我特意讓劉三娃給老範和老康留了一隻果香烤大雁,兩份法式果酒雁肝,都是你們最好的那口,我們這就去將他們消滅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