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拿不定主意

字數:3339   加入書籤

A+A-




    唐果病重一事,很快唐母他們都知道,真得好好感謝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小編們。他們寫的新聞標題,絕對不是什麽病重,而是‘病危’、‘醫院下了病危通知’、‘罕見絕症’……

    林葛看到新聞後,馬上去告之唐母,後者一聽說,當場嚇暈了過去。

    直到,唐果打回電話,他們這才放心。

    收買幾百個小編各寫一篇軟文,花不了幾個錢,上醫院來看唐果的這位化肥公司老總,其資產幾百個億呢,全球福布斯富豪榜排名,在前兩百位。哪怕人家用幾個億來搞這次大賽,不過是個零頭。每天晚上都有錢,在全國新聞結束後的天氣預報,播放廣告的大化肥公司,不差這點錢,何況這大賽給他們公司帶來的名氣,比這半年的廣告都要有效。

    隻不過,這類文章寫的越多,發的越多,越是令網友們集體對之反感。幕後的人,可能是見網友謾罵他們的小人行徑太厲害了,不知何時,悄悄把之前發布,有關唐果或唐家村農場,以及有機農業的新聞,紛紛刪除了。

    網絡也因此得以恢複了往日的寧靜。就連電視等傳統媒體,都不再有關於有機農業的任何報道。就像一場驟雨,來的快,去的也快。

    唐果打電話回家,還讓林葛喊人,幫忙拉幾貨車村裏的有機糞肥過來。尤其是雞鴨糞,準備的越多越好。

    說起有機肥,生產它們的有機肥公司,可以說是賺的缽滿盆滿,有機肥賣到斷貨。據說,自春節過後,有機肥行業的銷量,比之去年同期,翻了500!!

    有機肥是指那些經生物物質、動植物廢棄物、植物殘體加工而來,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質的含碳物料,如畜禽糞便、城市垃圾有機物、汙泥、秸稈、木屑、食品加工廢料等。

    有機農業一旦在全國興起,勢必會導致有機肥的需求量劇增,傳統的化肥行業必然會因此受到影響。

    且不管這些天,發生多少令人吃驚的荒唐事,全國農業大賽,即小麥種植大賽,開始了。

    一千兩百多支參賽隊伍,平均每支隊伍用地五畝,就用掉了六千多畝,原先縣裏的幾十公頃空地,擴到到四百多公頃(一公頃=15畝)。等於說,有些地的鹽堿地程度,並沒有多重,還適合種植莊稼。

    隻是,唐果他們沒那個運氣,抽到的比賽用地,為原先的幾十公頃中的一塊。

    簽是劉海燕抽的,為此她糾結鬱悶了老半天。

    確定了比賽用地後,大家就各自施展各自的十八般武藝,來種植小麥了。

    當然,種小麥之前,最先要做的,就是解決鹽堿地的問題。

    就在唐果他們的參賽地隔壁,是一家子,姓吳。吳父五十出頭,其愛人小他幾歲,帶著一兒一女,正在挖渠道。大兒子和唐果年近,大專畢業後換了好幾份工作,後回家繼承父業——種地。小女兒連考了三次高考,落榜就不再讀書了。

    吳家四人,幹起活來,一點也不含糊。他們把五畝地分成五大塊,每一塊都挖至少六十公分的深渠隔開,分成的每一塊,又挖了不少小渠。如果見過農村人挖地基,會對此做法,不會感到陌生。

    此外,他們來請人,在中間打了兩個鑽井。從鑽井裏抽水出來,漫灌到土地上麵去。這樣一來鹽分就會從高處流到低處,從而洗掉,土壤裏的一部分鹽分。

    與此同時,這一家人還配合使用相關的化學衝劑,來中和土壤裏的鹽堿成分。

    對比了很多人的辦法,劉海燕還是覺得吳家人的辦法,最有效最快捷,她已經忍不住,要上醫院,對建議唐果說,也使用這種方法了。

    噢,唐果還沒出院,他說他要休息兩三天。實則是因為林葛讓人運有機肥過來,至少需要兩天的時間。所以,他一點都不著急。

    可劉海燕兩人沒法和他一樣淡定了,兩天的時間,能做的事情太多了。

    “陸青,你看人家,有的人,已經開始播種小麥了,咱連小麥種子,都還沒買呢!”才過了一天,劉海燕就忍不住了。

    “還沒買嗎?”陸青驚道,“老大應該已經買了吧?”

    “沒有!我早上剛問過老大了!而且咱們對小麥的品種,是一竅不通,哪類高產,網上查的不可靠。別人問了,也不會告訴我們的。”

    “要不,你去問問隔壁家的?姓吳的後生哥,似乎對你有意思呢!”陸青笑說。

    “人家的妹妹,對你還有意思呢,怎麽不見你去問?”劉海燕沒好氣說。

    兩人說話間,吳家兄妹,果然過來了。兩兄妹長的挺像的,都是腰圓體闊的敦厚類型。相比之下,來自南方的劉海燕和陸青,就顯得營養跟不上了。

    大哥吳安,早注意到劉海燕兩人,先前還以為她倆是夫妻或戀人,後來才得知不是的。

    “兩天了,你們怎麽都不開始呢?你們是不是不知道該怎麽處理這鹽堿地的問題啊?幹脆你們就用我們的辦法唄?要是兩個人忙不過來,再花點錢,請幾個工人幫忙!”吳安很熱情說。

    妹妹吳麗也不甘示弱:“請什麽人,反正我們家的活,幹完了,幹脆我們過來幫你們吧!”

    見兩兄妹這般熱情,劉海燕就不矯情了,直言說:“我們現在就差,不知選用什麽品種的雜優小麥。聽說你們當地人,小麥最高產種出一千八百多斤呢!”

    吳安口快:“拉倒吧,還一千八百多斤小麥,一定是假新聞。我們家種植小麥幾十年了,二十多年前,小麥也才五六百斤一畝,後來才慢慢的提高到一千二三百斤!”

    “你們別聽他的。科學實驗田裏,用來研究小麥,可能出過這個產量。這就好比一個舉重運動員,在他的職業生涯當中,曾經出過的最高記錄,不代表每一次他都能破自己的記錄。再說了,這裏是鹽堿地,條件比科學實驗田差了幾倍,他們再厲害……總之,我想告訴你們的是,不要一味去追求高產的種子。高產的種子,耐寒耐旱耐鹽堿能力,更差!”

    這下,陸青和劉海燕更拿不定主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