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紅樓62

字數:5506   加入書籤

A+A-




    顧嫵自己就是母親, 自然知道旁人就是再好,也不能替代父母在孩子生命中的地位。

    而且不止是黛玉跟父母的關係, 林川是她幼弟,雖然她現在也常念叨著, 但小孩子忘性大, 真要是長時間不聯絡, 怕是沒多長時間, 這個弟弟就要被她忘到腦後了。

    英蓮不就是如此嗎?她被拐後就來了榮國府,現在對封氏倒是挺親, 可原本那麽疼她的親爹甄士隱,早就被忘的差不多了, 後來更是連提都不提了。

    小孩子的感情最是敏感直接, 他們不管血緣關係,利益得失,真要相處並參與, 才能真正親近的起來。

    這又是在古代,雖然她自信自己能護住她們一輩子,但凡事都有例外,自己真要跟紅燭一樣遇到更厲害的人被遣返了,林如海夫婦再逃不過病逝的命運。

    那林川就是成了她最親的人,也是她日後最大的依靠,而且不論這些,跟自己親手足處的好,日後跟旁人相處起來也更有經驗。

    為了這事顧嫵花了大功夫, 把用來傳情報的特訓信鴿專門給了黛玉一隻,用來和揚州那邊聯係。

    為此迎春還吃了一波醋,因為府裏的信鴿向來是不許孩子們動的,更別提專門弄出來一隻了。

    現在娘剛收了徒弟,就給林妹妹一個自己久求不得的鴿子,她怎麽能不吃醋呢?

    顧嫵見狀特意跟她講了講林妹妹父母不在身邊的難處,見她理解了,這才答應讓府裏的孩子都養一隻自己的專屬信鴿。

    迎春可是自己的親女兒,她就算再喜歡黛玉,在自己心裏也是不同的,萬萬沒有讓自己親閨女不高興的道理。

    而且這種事真的不能小覷,孩子本來敏感,人生觀不完善又容易鑽牛角尖,一句解釋就能妥帖的解決的事,就不要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多少兄弟鬩牆,就是因為父母自小就學不會一碗水端平,還忽視了孩子的不滿,任由小事肆意積攢,然後爆發?

    何況大人都免不了攀比嫉妒,又怎麽能要求孩子不能?這種心理適當引導引導就好,沒必要嚴厲嗬斥,等她長大了能明辨是非就好了。

    得了信鴿的孩子們都興奮的不得了,不提林如海夫婦忽然得了女兒寫給他們跟兒子的心有多驚喜,黛玉又有多開心。

    迎春見自己雖然走了信鴿,但沒地方寄信失望的不得了,倒也理解了娘剛開始為什麽單給了林妹妹信鴿。

    林緒之見寶貝閨女無精打采的實在可憐,就給出主意讓她給自己送信。

    迎春送了幾天倒有了新法子,她知道給薛家王家顧家的姐妹們送信了。

    最後還無師自通的點亮了用信鴿的方式讓薛蟠每日給她帶各種市井小吃進來。

    她讓薛蟠買倒不是因為不是他們關係最好。

    而且別的姐姐妹妹跟自己一樣,都不能輕易出府。

    而爹爹哥哥們雖能出去,但他們煩的很,這不讓吃那不讓買的,還真不如薛蟠好用。

    薛蟠雖然愛跟迎春抬杠,可他打心眼裏就當她是自己的妹妹。

    且他薛蟠旁的不行,就是最會疼妹妹了,況因為自己好久都沒有亂買東西了,老爹也就不再管他的用錢問題,每月月銀足足的。

    別說迎春這死丫頭要這點東西,她隻要開口,自己就是每天拉一車也沒什麽問題,哪能在這種事上掉鏈子,再被那臭丫頭看不起。

    因此傲嬌小少年每求必應,每月的零花錢基本都花在了購置亂七八糟的市井美食上,這些東西大部分全數進了迎春的肚皮。

    為了這個,薛蟠後來那麽多年愣是沒存下多少私房錢,等入了軍營後別說旁的,連清兄弟們喝酒都緊巴巴的,倒真沒人懷疑他是皇商薛家的人。

    當然這隻是後事了,現在的薛家小少年正哼哧哼哧的到處找好吃的,倒真讓他找出不少好東西出來,倒便宜了迎春英蓮黛玉她們。

    而且這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她們幾個一起想法子瞞著顧嫵他們,還真被她們成功了,至少在迎春因為吃了不幹淨食物鬧腸炎之前,顧嫵還真沒發現幾個孩子食量減半的真相。

    百思不得其解的她還開了不少開胃的方子,還為了方便做了不少中成藥出來。

    倒是讓幾個丫頭胃口大開,隻是坑慘了月銀不少卻從來不夠用的薛家小少年。

    不過為此,大概是有了共同秘密的緣故,幾個孩子之間的感情也越發深厚起來。

    連每天鬥的跟烏眼雞似得的迎蟠二人,雖然也鬥嘴,但為了美食的緣故,關係也緩和了許多。

    日子一天天就這麽過去了,眼見著姑娘們從小豆丁往小蘿卜發展時,何必寧國府發生了件大事。

    賈敬嫡妻寧氏老蚌生珠,難產而亡,雖說顧嫵去的及時,可就算灌了再多靈泉水,喝了再多止血丹,也沒能救了寧氏的性命。

    顧嫵心想,這寧氏大概有血凝障礙,這才血崩而亡。

    因為顧嫵因為林緒之生母早亡,自己剛穿過來又差點難產的緣故,她這些年還特地研究了一下婦人難產所用的丹藥,還頗有成就。

    可現代醫學那麽發達,生育時也會有難產挺不過來的,更何況現在,她醫術是不錯,煉丹術也爐火純青,但該救不回來還是救不回來,這也是沒法子的事。

    竭盡全力也隻來得及剖腹產救下一個女嬰,她不知道這個女孩是不是惜春。

    按理說惜春是寧國府賈敬的之女,賈珍的胞妹,但想一想原著裏迎春是庶女,現在也一樣成了嫡女,怕是自己救了寧氏,才打亂了上頭的安排,這個孩子說不得還真是“原應歎息”裏的惜春。

    讓顧嫵心寒的是嫡妻難產而亡,賈敬也沒從城外道觀裏回來,隻說自己傷心過甚,就不回來了。

    這話說的實在不像話,連早已經不管事的賈代善聽了也氣的發了一次病,隻歎家門不幸。

    顧嫵也覺得挺心寒,覺得這位敬大哥未免太過薄情了,到底是發妻嫡女,又為他操持了一輩子,竟然到死都不來見最後一麵,怪不得生父尚存,寧氏就淚眼婆娑的拜托自己看護好這個孩子。

    別說顧嫵明知道這位修的道壓根沒什麽用,別說長生了,別被毒死就不錯了。

    就是真正的修真者,真有了道侶血脈也得認真對待,道修了結塵緣,就是魔修也得斬斷塵緣。

    而這位逃避現實的“假”道士孩子都生出來了,卻做出這麽一副清心寡欲,無欲無求的嘴臉,未免也太過令人做嘔了,隻可憐了寧氏一片慈母心。

    賈珍媳婦特地請了顧嫵主持葬禮。

    顧嫵忙推了,雖說榮寧兩府同氣連枝,但賈敬自賈代化一死,不僅扔燙手山芋一樣趕緊把爵位讓給了賈珍,連帶著將族長之位也讓給了他。

    賈珍向來就是第二大賈赦,沒了祖父管著更不成樣子,要不是林緒之早給各處給了消息,不許他做違法亂紀的事,怕早被記下無數筆帳了。

    就是這樣他還是包養了不少外室,賈珍媳婦也氣的不行,時不時的就要慪一場,可賈珍向來混不吝,連賈赦原來對顧氏的那點心都沒有。

    可賈珍再不成樣子,他也是宗族通過的族長,賈珍媳婦更是賈家的宗婦。

    他們親娘沒了,這喪事自然是他們親自辦理,哪有她一個隔房弟妹插手的道理?

    她能接受惜春這個燙手山芋,疼惜她年幼失沽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她可能是惜春,自己任務對象。

    至於旁的,她還真沒那個閑工夫去管。

    她現在攬的東西已經夠多了,不說金陵十二釵,就是副冊上的丫鬟們,也找的差不多了。

    等齊了她準備給她們集體上課,教些謀生手段倒是其次,連她們自立自強才是最重要的。

    可別教出來一堆菟絲花來,這樣她可不放心把她們放到府裏各處去。

    而且她不打算把她們全部都就在府裏,一切等她們大一些了看她們自己的意願。

    要是想在府裏過活,那她就把她們給幾個姑娘過者跟著自己,等日後不管是做個管家娘子或選個小官之家、殷實之家都是不錯的選擇,有侯府撐腰也不怕有人敢欺負她們。

    要是有誌向自己出府做生意,做手工……的,她也可以幫著辦妥,說實話以她現在的地位,要給姑娘辦個女戶再容易不過了。

    這時代為奴為婢有時候是因為養不起,等攢夠養身銀子還不出去的,要麽是舍不得府裏的富貴,要麽就是出去了怕被吃的骨頭渣子都不剩了。

    她甚至見過不少的良民家庭殷厚,卻因為官吏盤剝或巧立名目橫征暴斂而自賣為奴,托主人家擋災的。

    這時候的賦稅不像現代是固定的,那真是各地不同。

    官員們仗著百姓不懂,又交通不便信息不通,自己亂征稅是常有的事,就是皇帝嚴令禁止也沒多大用。

    有時候甚至連京城地界也有人敢亂來,更別說地方了。

    要不是林緒之當了京營節度使後有人告狀,顧嫵也不知道居然有官員膽大包天到了這個地步。

    不過有顧嫵罩著,她們的選擇就多的多了,有榮國府做後盾,真出去做生意或種地,就不怕惡吏為難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對不起,換的太遲了,不過我爭取一個小時後把這個也換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