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二章 楊桃,楊逃
字數:3738 加入書籤
“既然我們已經在第一市場,我們就接進去九曲巷吧!
先說好當初帶九曲巷的時候,不是這個地方,原本就是由許多的房子,大家雜亂的住在一起,所以才變成九曲的樣子。
九曲有幾個目的,這個地方也不是剛好有九個彎。
在漢人的文化裏麵,九是一個陽數,比較吉利。
當初把這個地方蓋的這麽彎曲,一方麵是防風,風在經過幾次的彎曲之後,就會變小了,當時這個地方是在海邊。
現在你在鹿港小鎮這個地方已經看不到海了,但是九曲巷以前卻是接著海的,甚至還有港口碼頭。不過現在你已經沒有辦法想象這個地方是個港口。”
“我知道,我知道這叫滄海桑田,這個地方還沒有一百五十年吧?變化這麽快。”
“我們就邊走邊看吧!以前這個地方內部也有不同的勢力在爭鬥,所以九曲巷裏麵,還有關卡和大門,如果你是漳州人,或者是泉州人,走錯地方,可是有生命危險的。
這個地方常常因為利益而發生械鬥,當時滿清的官府是不會管的。所以人民之結成團,自己保護自己。
但是一旦結成團,所有的糾紛就很容易擴大化,港口本來就是利益集中的地方,所以他們時常打架。
除了內鬥以外,還有不時外麵有盜匪會衝進來。
所以九曲巷還有一個目的,就是防禦,偷襲。
這個地方在以前是個隘門……”
林木森的手摸在一個狹小的門上,看到門在巷口,讓人感覺這裏麵是不是一個古老的社區。
聽到這個地方是一個防禦的陣地,人們在牆上還能夠發現很多彈痕,不禁一陣唏噓。
“聽起來,大員島當時的治安不是很好,你們怎麽活下去的?”
“當時我不是這裏人,聽說他們就是團結活下去的,知道沒有滿清政府在旁邊挑撥離間,島國政府進來之後,終於開始一致對外,這樣的事情才慢慢沒有。”
“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這裏的門簾都是手寫的?”
“這些字感覺特別有味道,也有藝術感?我想買幾帖回家貼。”
“估計他們平常也沒有準備要賣吧!鹿港的人,讀書人特別的多,很多人家裏都有人練字,貼在門上的門聯,還有一種比拚的味道,表示誰家出了好種子。”
“好有意思的比拚啊!”
“你有沒有看到那棟紅磚樓窗戶的旁邊,有一顆楊桃樹?”
“難道那棵楊桃樹也有故事?”
“是啊,那戶人家的丈夫逃走了。她的丈夫姓楊。他種的那棵樹,早就預告她,要離開他的女人。他最後跟他的新歡到大陸結婚了。
那個女人就傻傻的在這裏等。”
“這個男人太差勁了,不過這個女人幹嘛這麽笨,男人不回家就離婚!”
“當時想要離婚,沒有這麽簡單……而且多半隻有男人有離婚的權利,男人沒有下休書,又不在身邊,這個女人就算想和離,也沒有辦法。”
由於這十個人跑來跑去的,林木森隻能夠抓住機會,跟其中幾個人說話。
他們可不是指定地點,就會乖乖聽話的學生。
“上麵有一個磚頭蓋的橋,說說看,有沒有什麽說道。”
“你說十宜樓啊……早年鹿港文風鼎盛,於是有許多風流才子,文人墨客來到這個地方,清夜吟詠,不乖乖睡覺。這上麵的這道橋是一個跑馬廊,讓客人可以在這個地方倚樓望月。十宜,指的是宜琴、宜棋、宜詩、宜酒、宜畫、宜花、宜月、宜博、宜煙、宜茶……”
“我怎麽感覺有點古怪,裏頭是不是有什麽不對勁的?”
“以我對漢人文化的了解,這個就是抽鴉片煙的地方,外加女支院。”
“還真是被你說對了。”
“對了,前麵那個摸乳巷是指什麽?在那裏難道可以……”
“小心被告,那隻不過是說那個巷子人多,但是巷子非常的窄。女性同胞有意願去看看嗎?”
“去就去,誰怕誰呀?”
林木森在這個地方逛來逛去,但是因為時間不足夠的關係,所以也讓他們逛九曲巷,外加幾個大型古跡。
“丁家大宅,這棟俗稱去,三坎二進二院的三開間連棟街屋,是這個地方清領時期的街屋建築,是鹿港僅存的進士第。
你看他的屋簷就能夠知道,隻有進士能夠有燕尾,清朝以前蓋房子是比較講究的。
後來在開港通商之後,成為一家商鋪“新協源。”而且是三家店麵的四合院,建築配置上依序為,一進店鋪設有樓井,二進為照廳就是一般的住家,三進則是大廳,後麵兩道暗門形成兩個院子,是典型防禦盜匪的設計。當時海上的盜匪,還是一樣,非常的猖獗。”
“至於我們住的天後宮香客大樓的主要建築就是天後宮,天後宮本身有三百多年曆史,香客絡繹不絕,時常把街道擠得水泄不通。附近倒是有非常多的名產可以買,像燈籠,木雕、刺繡、製香、製扇等。”
“龍山市是明朝永曆七年,大員島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古樸中透著一股幽靜,算是大員三大古刹之首,有大員紫禁城之都的美譽。旁邊有一座聖紙亭,用來燒廢棄的紙張,表示古人對造字者倉頡的崇敬。”
“鹿港民俗文物博物館,建築是島國式巴洛克式建築,建築宏偉瑰麗,旁邊的古風樓是傳統閩南建築。能夠代表鹿港兩個時代的建築。鹿港民俗文物館是辜家民*國六十二年捐贈。
館內收藏的是從清代到明初的民俗器物,代表的是鹿港最豐盛時期的文化。”
“可以說,每一個行政中心都有城隍廟的存在,這裏是乾隆十九年,從泉州府普江縣石獅鄉分香過來的。已經有二百多年的曆史,這家廟有一個讓人悔過自新的機會。
就是這個地方會把一些粗糠放在角落裏,小偷如果偷偷把贓物放回粗糠裏,就會得到神明原諒。”
“這麽簡單就讓他得到原諒,大部分的小偷還是會再犯吧?”
“天知道呢!”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