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陽光計劃

字數:3527   加入書籤

A+A-


    秦川猜的沒錯,在德軍進行一係列布署的時候,蘇聯方麵也按照華西列夫斯基的計劃按部就班的進行。

    首先是在軍事方麵。

    斯大林親自給這些準備取定了一個名字:“陽光”計劃。

    為一個準備在嚴寒的冬季實施的計劃取“陽光”,由此也可以看出斯大林對這個計劃寄予了多大的厚望。

    軍事的行動主要由朱可夫負責,後經最高統師部大本營和國防委員會批準審核對部隊進行了一係列的重組:

    首先是新建立的西南方麵軍,也就是朱可夫所要求的那些部隊,他認為有這些部隊就能與德軍南方集團軍抗衡。斯大林就如他所望將這些部隊交到朱可夫手裏。

    這個方麵軍的司令員是瓦圖京,一個善於指揮坦克作戰的指揮官……這在蘇聯軍隊中並不長見,因為蘇聯本身在運用坦克上就有戰術錯誤。

    其次就是斯大林格勒方麵軍。

    斯大林格勒方麵軍此時的主要任務是防禦頓河,於是就被改為了頓河方麵軍,司令員羅科索夫斯基……其目的是把朱可夫從方麵軍指揮中解脫出來用於指揮全局。

    再次就是東南方麵軍。

    東南方麵軍的軍事目的除了防禦伏爾加河外,還是奪回斯大林格勒的主力,於是就改為斯大林格勒方麵軍,司令員依舊是葉廖緬科。

    朱可夫的計劃很簡單,就是等到入冬河水封凍後,就由新組建的西南方麵軍和斯大林格勒方麵軍分別由頓河西麵及伏爾加河南麵朝德軍防線發起反攻……進攻的部位就是之前秦川所說的,德軍由羅馬尼亞軍和意大利軍防守的側翼。

    蘇軍兩個方麵軍突破德軍防線後,就朝德軍後方包抄直指頓河以東的卡拉奇。

    顯然,當兩個方麵軍在卡拉奇會師後就會將德軍包圍在斯大林格勒一帶。

    不過隨著時間往後推移卻遭到許多將領的反對。

    原因就是蘇軍將領發現德軍已經補足了這些區域的漏洞。

    最主要的反對者就是新組建的西南方麵軍中一個將要擔負重要突擊進攻任務的機械化第4軍軍長沃利斯基。

    “我認為我們應該推遲甚至是取消這個計劃!”沃利斯基說:“原因是德國人已經做好了防禦準備,這樣的進攻看起來像是在進攻敵人的薄弱部位,但其實是我們把力量打在那些羅馬尼亞和意大利軍隊上,德國人主力部隊的拳頭就打在我們頭上!”

    沃利斯基這話說的很形像,同時也很有道理。

    蘇軍的確有可能突破德軍的防線,但那隻是德方仆從國的軍隊而已。

    因為進攻,蘇軍的兵力、裝備、具體位置等信息都擺在德國人麵前,然後德軍主力部隊就會在空軍的掩護下朝蘇軍發起雷霆萬鈞的反擊。

    “所以!”沃利斯基下了結論:“如果我們這麽做的話,不僅不會成功,反而會遭到由此帶來的嚴重後果而慘敗,甚至我們原本駐守的兩道防線都會因為兵力不足而岌岌可危,我請求國防委員會立即詳細地檢查這次戰役所做出的決定是否現實!”

    斯大林沒有對沃利斯基的話做出評判。

    因為嚴格來說沃利斯基說的是正確的,不過沃利斯基並不知道蘇聯在戰略方麵還留有一手……

    斯大林已派莫洛托夫(蘇聯外交人民委員)為代表前往倫敦英國人斡旋,向他們表明蘇聯有與德國人停戰談判的意願,如果英國和美國再繼續這麽任由戰局發展下去而袖手旁觀的話,那麽蘇聯方麵也不會願意再這樣毫無意義的犧牲自己的軍民讓這場戰爭繼續下去。

    斡旋需要時間,結果會是什麽斯大林無法確定,所以就隻能把反對的聲音擱到一邊。

    其實根本就不需要斯大林去斡旋,斯大林格勒失守的消息一傳到倫敦,丘吉爾就看著地圖陷入了沉思。

    華西列夫斯基在這方麵上猜的沒錯,英、美雙方不希望蘇聯從與德國的戰爭陷阱中掙脫出來,同樣也不希望蘇聯會被德國打倒,因為很明顯,如果德國將蘇聯打倒的話,接下來就該騰出手來對付英美了,而美國軍隊此時甚至還在太平洋戰場上跟日本人打得不亦樂乎。

    接著丘吉爾就給羅斯福打了個電話。

    “總統先生!”丘吉爾說:“看目前的形勢,蘇聯人的狀況似乎不怎麽妙!”

    “嗯哼!”羅斯福沒有多說什麽。

    羅斯福其實更傾向於開辟第二戰場,但丘吉爾卻憑著第二戰場必須以英國為基地這一點硬是把這件事壓著。

    羅斯福的反應讓丘吉爾有些尷尬,他清了清嗓子,說道:“如果您看著地圖的話,會發現德國人對蘇聯的合圍已經漸漸形成,尤其是巴庫油田的失守……我想,如果我們再不出手的話,東線很快就會陷入崩潰了!”

    “首相閣下!”羅斯福不無諷刺的說道:“很高興你終於認識到了這一點,而且對建立新戰場日益感興趣了!”

    “當然,總統先生!”丘吉爾雖然明知道羅斯福話中帶刺,但還是麵不改色的回答道:“尤其是我還聽到了風聲,蘇聯方麵打算依靠現有的頓河和伏爾加河防線固守,並依此與德國人談判!”

    這個消息不由讓羅斯福動容……這時期的美國雖然在工業、經濟等方麵都超過了英國,但在情報方麵與英國還有差距,所以羅斯福能得到的情報總是比丘吉爾要少一些。

    “我們不能容許這樣的事發生!”羅斯福說。

    “當然!”丘吉爾說:“所以我們需要一個計劃……”

    “不,不是計劃的問題!”羅斯福有些著急的說道:“我們應該跟斯大林取得聯係讓他打消這個想法,另一方麵我們還會增加對蘇聯的增援物資,包括石油在內,然後才是計劃的問題!”

    “是的,總統先生!”丘吉爾回答:“我同意!”

    其實這並不是羅斯福著急。

    羅斯福“著急”是裝出來的,他隻是想利用這個機會主導第二戰場的開辟提升美國的話語權,在這方麵丘吉爾其實是在戰術上占了點便宜卻在戰略上輸得徹底了。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