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天子神通信則靈
字數:3805 加入書籤
道門六玄,玄之又玄,如此瞞天過海、火中取栗的手段,也隻有昆侖虛的人,才有能力辦到。
不用步安點破,宋氏兄妹與仰修都能想到。
“仰兄與我,都覺得玄武五洲是一個陣……”步安順著剛才的思路又道:“要啟動這樣一個大陣,興許需要些特殊的法寶。譬如佛門舍利子。”
宋蔓秋若有所思道:“若從一家寺廟取,勢必驚動太大,容易走漏了消息;但隻需從每家都竊取一些,料定了各家寺廟都擔心家醜外揚,瞞個一年半載,大約不成問題。”
“可是……”宋世畋躊躇道:“假如真是說動了昆侖虛涉足此事,聖上理應慎之又慎,怎麽會把派人上昆侖的消息走漏了出來呢?”
“聖上未必是一開始就有此想法的。”仰修道:“你別忘了,步公子先前說到的第一樁奇事。”
“沒錯。”宋蔓秋點頭道:“很有可能,聖上起先派人去昆侖虛,真是為了逐月大計,因此堂皇行事。隻是後來發現,儒釋道三家,因為那件事,互相間起了間隙,才利用這間隙,布下了這個局。”
“還有一種可能,”宋世畋經他們二人提醒,也腦洞大開:“道門欲借邪月臨世之機,重返中原。孔師伯與白馬寺妙溟羅漢,都是遭了他們的毒手,而他們自稱散仙南淮子也一同失蹤,不過避人耳目罷了。因此這逐月大會,不是聖上利用了昆侖虛,而是恰恰相反。”
“無論是哪種可能,我都有一件事情想不通。”仰修微微皺眉道:“待到圖窮匕見,昆侖虛便成了儒釋兩家的公敵。他們處心積慮,不顧引火燒身,就隻是為了殺盡年輕輩中的佼佼者?這個代價也太大了吧?”
“是啊。”宋蔓秋看向步安,“到時候,儒釋兩家聯手殺上昆侖虛,道門還有寧日嗎?”
“第一,佛門這回,並沒有派出精英弟子。也就是說,真正與道門結下死仇的,不過是儒家而已。這兩家的仇怨可是由來已久,殊不知三百年遠走昆侖,道家會不會早已恨極了儒門?”步安豎了一根手指頭。
“第二,此計若成,對誰最為有利?”步安豎起第二根手指頭,接著又豎起第三根:“第三,你們說了這麽多,卻都沒有考慮過,玄武五洲是個什麽陣。”
宋氏兄妹早已習慣了步安的足智多謀,仰修今夜卻受了足夠多的刺激,此時聽到這接連三問,心中更是駭然。
沒錯,此計若成,自然是隆興皇帝坐收其利,而道家為了重返中原,獲得朝廷重用,送上這個投名狀,也合情合理。
而最後一個問題,玄武五洲到底是個什麽陣,仰修先前從不覺得有多重要,此時經過這麽多分析,才覺得其中或有蹊蹺。隻不過,種種線索,過於錯綜複雜,仿佛蒙了一層紗,仍舊想不通透。
這時忽然見步安直直朝他走來,便愈加茫然。
“仰兄配合一下。”步安說著,伸出右手,將手掌置於仰修脖頸處,看了宋氏兄妹一眼,然後盯著仰修道:“假如這是一柄劍,仰兄覺得,我這一劍是該斬下去?還是就這樣架在你的脖子上,對我更為有利些?”
說完這句,步安便抽回手掌,退了一步。
仰修已是汗如雨下,不是被步安的手掌威脅到了,而是被他話中的含義嚇到了。
其實,這倒不是因為他太笨,或者步安太聰明。
隻不過仰修所處的位置太高,根本接觸不到流落在市井中的底層道修,對道家六玄中的陣玄了解太少。
而步安手底下有的是陣玄道修,自己也差一點吃過陣玄的苦頭,見識多了,想得自然也更多、更周密。
“是個困敵之陣?”宋世畋喃喃道。
“假如這是一柄懸而不落的劍,那天下儒家,便被動之極了!”宋蔓秋驚道。
“我怎麽這麽笨呢。”仰修忽然道:“玄武五洲,乃是曆代皇家園林……”
“沒說,曆代定都金陵的皇朝,都在此大動土木,難道就為了在自家後院裏,埋一顆雷嗎?”步安搖搖頭:“依我看,很有可能是個畫地為牢,自絕於外的避世之陣。”
“桃花源陣?”宋氏兄妹與仰修同時驚呼。
桃花源記,原來是寫的一個避世之陣嗎?武陵捕魚人,難道是意外闖進了陣眼的?步安有些愕然,卻相信這三人對這個世界的掌故,比自己知道得更多。
“桃花源陣不是早就失傳上千年了嗎?”宋世畋麵露疑惑之色。
“世間失傳,昆侖虛卻未必沒有傳承。”宋蔓秋蹙眉搖頭。
“別忘了這玄武五洲,已有上千年曆史了。”仰修沉聲提醒。
“若真是個桃花源陣,且隻有昆侖虛知道陣眼生門所在。天下儒門便任他們予取予求了。”宋世畋長籲一口氣。
“予取予求倒不至於。但憑著佛門舍利子的靈力接續,玄武五洲那麽大的桃花源陣,興許能維持數百年。”仰修輕聲道:“無論我們在陣中是死是活,這數百年裏,天下儒門,勢必人才凋敝。”
宋蔓秋一時有些恍惚,心說假如能跟步公子一同進了桃花源,未嚐不是一件美事……俄而又暗罵自己,怎麽又這麽沒出息。
步安也沒時間聽他們感慨,他自己心裏還有最後一個疑問,隻要這個疑問得到了答案,有關逐月大會的一切,便都明白無誤了。
“三位知不知道,天子有無神通?”步安把聲音壓得很低。
宋氏兄妹與仰修同時一驚。
“世人信舊神,舊神便得神力,我見世上愚夫愚婦,都篤信天子……”步安斟酌著字詞。
“此事一言難盡,即便是在樂乎書院,也是個說不得的話題。”仰修歎了口氣:“不過據我所知,應該是有的。”
“信則靈,不信則不靈……”宋世畋故意看向別處。
“果然如此。”步安點點頭,心中有許多疑惑,都迎刃而解。
難怪先皇帝要借餘喚忠這把刀,來殺晴山她爹;難怪隆興皇帝要撤屠良逸,得費這麽大的工夫;又難怪皇室要對付儒門,得繞這麽大一個圈子,借道門之手。
原來天子的神通,來自黎民的信仰;而假如一旦這信仰坍塌,大梁皇帝成了世人眼中的昏君,天子便失去了最後一層保障。
那麽逐月大會的髒水,又會全潑在昆侖虛頭上吧?
道門修行無需信仰,隻怕樂得背這個黑鍋。屆時就算隆興皇帝轉而重用道門,也最多被看做是儒門失勢後的無奈之舉。皇帝小兒,你特麽真是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啊!
且看小爺我,如何砸爛你這口如意算盤!(m.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