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七章 知魚初得墨羽劍

字數:4581   加入書籤

A+A-


    ()    丁知魚尚未未說完,隻聽得齊鳳行哭了起來,開口道:“我還記得小時候剛上山的時候,師兄教我練劍,我不小心割傷了指,賭氣說這輩子再也不練劍了。師兄也沒有惱,反而給我仔細包紮好指,還去林子裏抓兔子哄我開心。而且還給我講,林子裏有不少豺狼虎豹,我要是練不好劍,以後想救小兔子就沒辦法救了…小時候師兄還會背著我讓我騎到他背上去摘後山的野果。師兄待我如親妹妹一般,我若是不能親給他報仇,也就不要修這什麽道了!”

    趙麟行也忍著淚悲聲道:“當年師父大師兄均下山雲遊,二師兄每日代師父料理門派事務,我自行看書練習控水之術。當我在山上山澗裏練習總不得法,苦悶不堪的時候;師兄路過看見了對我說,雖然師兄各類控術都不在行,但是我剛進山的時候聽大師兄說,他的控水術是在海裏練的。我帶你去海裏練習,我可以禦獸,海裏的鯨魚鯊魚我都控得,就算遇到也不怕。那些時日,師兄得了閑暇,總是帶我下山去海邊練習。

    後來我逐漸入門,師兄便劃船往海的深處走,遇到大風浪把船打翻的時候,全靠師兄禦獸讓鯨魚把我們帶上岸邊。我們一起在岸邊附近的林子裏生火烤衣服,問師兄為何待我這麽好?師兄說他自己修道天賦平平,隻擅長禦獸,五行法術也指點不了我,但作為師兄應該盡力幫助師弟,這點小事是應該的。

    後來我逐漸長大,師兄也總是把門派各類雜務都攬到他上,師兄對我說他天賦平平,這輩子也就這樣了。但是我不同,不要把精力放於門派世俗雜務上,要潛心修行,光耀宗門。”

    韓鹿行也含悲說道:“師弟和我年齡相仿,和我交情最好。記得我第一次練出凝神丹的時候,十分的開心,師弟當晚便去山下買了杏花酒與我慶祝。晚上趁著酒興,我便想再煉一爐,於是拿了草藥開爐便煉。煉一爐凝神丹需要個時辰,不能多也不能少。我那時年輕不勝酒力,沒過多久便在爐邊睡了過去。等我第二天早上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睡在床上,暗叫不好,凝神丹要煉廢,卻看到房間桌上盤子裏擺著煉好的凝神丹。而師弟一大早又紅著眼去處理派內各種雜務去了。

    師弟出身官宦世家,到了山上卻吃得苦都比我們都多,待同門都如親兄妹一般,做事細致體貼,任勞任怨。而今正值壯年竟遭逆徒王柳止毒害,天人永別!”

    這時趙麟行忍住悲聲說道:“師兄,眼下既已確定那逆徒王柳止就是殺害師兄的凶,我們還是先抓住那逆徒以告慰師兄在天之靈吧!”

    齊鳳行也說道:“對,我這就下山去追那王柳止!這逆徒,枉費師兄那麽看重他,竟然做出此種欺師滅祖之事!隻是就憑王柳止那逆徒,如何不聲不響的殺得了師兄?”

    韓鹿行說道:“師妹少安毋躁,你下山去追,不知去哪邊追?我已經安排梧止帶弟子去山下探查那逆徒王柳止的下落先確定那逆徒向哪裏逃,我們再做計議。

    我已經讓弟子查問過飯堂外的門弟子,王柳止那逆徒要了不少安神催眠的藥物,說是要給師弟做安神湯。

    必是那逆徒加大了藥量分別參入師弟的傷藥以及骨湯之,假借對山下遇襲之事有新發現,要向師弟稟報之名義,不讓其他弟子進入。

    之後定是假意編造匯報山下遇襲的新發現,拖延時間,待一個時辰左右,藥力完全發作,才殺死師弟。隨後割下師弟的頭顱放入食盒裏帶出,以便邀功請賞。

    並假意囑咐師弟的親從弟子說師弟已經休息,不讓其他弟子打擾,給自己爭取更多的逃跑時間。

    王柳止那逆徒殺害了師弟之後,從山門走出,山下暗哨沒有看到,定然是從山野路逃跑。

    他帶著師兄的頭顱去請賞,必然是往夏國方向去了,隻是不知道他要走那條路逃到夏國去。”

    丁知魚這時才深深的體會到,即便是修道之人,也一樣有貪婪,狡詐與背叛。修道之人的生命,也和普通人一樣脆弱。即便像師兄一樣天神般的人物,也可能在轉瞬間便天人永隔。

    對於師兄本人,丁知魚隻和師兄認識一天,也隻是匆匆的說過幾句話,除此之外,便是見過師兄力戰黑衣人的英姿和對自己的保護有加。如果說悲傷,丁知魚的悲傷尚淺。

    因為對丁知魚來說,無法像其他師兄師姐那樣和師兄有那麽多的經曆和記憶,隻能通過師兄師姐們的描述和悲傷裏勾勒出師兄英武勇猛之外溫柔細致的另一麵。

    年僅十歲的丁知魚知道父母對自己的疼愛,乃至於劉管家對自己的疼愛,那是親情。

    知道隋玉公主拉十幾車東西準備給自己帶上路,對自己的情誼深厚,那算是友情。

    知道自己先生陸毓臨對自己和自己弟弟妹妹的教導和期望,嚴厲與溫和,那是師門情誼。

    而對於修道之人來說,修仙的宗門到底意味著什麽?師兄師姐意味著什麽?修道又意味著什麽?

    從師兄師姐們對師兄的情誼來看,這更類似於親情和友情乃至師門情誼的混合體,丁知魚有點明白了上山之前四師兄趙麟行和自己說的那段話:“我們修道之人也是人,是人就有血有肉,有自己的道,有所為,有所不為,有自己的愛恨情仇,切不可因為修道就被束縛住,一定要去偽存真,去除自己先天的刻板是非善惡的判定,要跟隨自己的本心,一切發乎自然,不然你無法找到你自己的道。”

    人就算修道也還是芸芸眾生,並不因為學會了任何道法就比眾生高貴或者強大,一樣會生老病死,一樣會遭人暗算,一樣會心生貪婪嫉妒,一樣會悲傷、恐懼、怨恨。

    丁知魚知道燕師兄曾有不顧自身安危的想去救自己的命,但是某種意義上講,叛出山門的王柳止也同樣救過自己的命,他們二者的區別就在於王柳止必然是違心的,而十兄必然是發自本心的要救自己。

    那麽即便是做好事,如果不是發自自己的本心,那麽也不見得是真正意義上的好事。

    而對這隻有一日之緣又有救命之恩的師兄燕虎行,丁知魚也想不出自己該如何做才能告慰師兄的在天之靈?

    思索了一會兒之後,丁知魚忽然覺得,如果自己拿著師兄的墨羽劍,將來有朝一日能幫助到師兄師姐們,或者是光耀宗門,或是在世間扶危助困,這樣師兄的在天之靈必然大感安慰吧!

    丁知魚沒有把這個想法藏到心裏,而是直接說了出來:“二師兄,師弟有個不情之請,能否把燕師兄的墨羽劍賜給師弟?燕師兄之死和我上山一來大有關聯,二來師兄也曾拚死救過師弟性命。雖然師弟和燕師兄隻有一日之緣,但自覺虧欠燕師兄良多。如今天人永隔,更無法回報。師弟雖隨無法體會到師兄師姐們的切膚之痛,卻也想為死去的燕師兄做點什麽。師弟不才,他日若能藝成下山,以燕師兄之墨羽劍扶危助困,濟世救人,燕師兄在天之靈也會大感安慰吧!”

    師兄師姐人都沒料到丁知魚會說出這番話來,趙麟行率先說道:“二師兄,我看可以應允小師弟,小師弟赤子之心,渾然天成。墨羽在小師弟必然不墜威名。”

    韓鹿行聽罷也大感安慰,便道:“也好,師弟的這柄墨羽,是師弟發現的隕鐵,由師父和師弟一起鑄成。這等寶物,與其陪葬予師弟或者留在師門寶劍空鳴,不如讓小師弟拿著,將來縱橫天下,以告慰師弟在天之靈!”

    其實趙麟行和韓鹿行心裏都明白,如果小師弟真是清虛派應運而生之人,那麽墨羽將來必將會在這片大陸大放異彩,留名青史!燕虎行作為墨羽的第一任主人和鑄劍人,也必將被人銘記。燕虎行若是泉下有知,也必將會感到欣慰。

    隻有齊鳳行提出了一點異議,說道:“墨羽長五尺,比小師弟身高短不了多少,而且重十六斤,小師弟如何揮舞的動?”

    趙麟行回道:“小師弟既有此心、此誌,將來此劍定可在師弟大放異彩乃至名留青史!師妹無需計較其他!”

    趙麟行將名留青史四個字特意說的重了一點。

    齊鳳行聽明白了師兄的意思,暗罵自己多嘴,故而不再多言。

    日後青雲大陸第一名劍墨羽劍,就這樣和丁知魚的命運聯係了起來。

    日之後,清虛派為燕虎行舉辦了隆重的葬禮,與之前死去的鄭桑止一起出殯下葬。

    韓鹿行親自主持葬禮,葬禮上太上長老周煦境也親臨了一刻,之後便去往後山。

    由於一直沒有王柳止的具體消息,第二天齊鳳行便下山追查王柳止的下落,尋了四天無果,才匆匆趕回山門和趙麟行、丁知魚一起為師兄扶靈出殯。

    燕虎行最終葬在後山墓園的一處澗旁邊,此澗此後更名為虎行澗。

    燕虎行的墓地近臨一片小瀑布與澗水,清幽寧靜。遠眺滄海,波濤壯闊。

    下載免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