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走出翰林院
字數:2104 加入書籤
() 自從書法大賽後,蒲英又回到了死宅模式,整天兩點一線,書院,回五運鏢局。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蒲英終於適應了寫毛筆字,加上她那麽多年寫字的功底,她已經能流暢的寫出一完美的毛筆字了。蒲英是個有恒心的人,重活一世,一定要找個合自己眼緣的伴侶,經過幾番事情下來,覺得原主的青梅竹馬還不錯,而且最重要的是,對方對這具身體有感情基礎,這樣一合計下來,果然李歆合適。既然下定決心要試一把,蒲英參加了科考。一年後,各地參見科考的名單已經報上國家,由國家準備接下來的科考。翰林院,一個官員將科考的冊子拿到李歆麵前。“李狀元,這些都是各地呈報的名單,你整理一下,送到聖上那兒去吧!”李歆停下的筆,抬頭看了看他,又低頭繼續寫。“皇上之前說過,我現在什麽事都不用管,你還是再去問問。”官員看著李歆的樣子,還是將名冊放下:“這樣啊!那這個先放這裏,我先去問問,問清楚這事是誰負責後,再來拿!”名冊在這裏一放就是一整天,夕陽西下,李歆終於完成了這一天要寫的書籍。李歆放下的毛筆,整理書籍的時候,撇到了一旁的名冊,不由自主的放下的書籍,拿起一旁的名冊,重新做回位置,翻開名冊開始看。因為水雲書院名聲在外,所以第一本名冊就是水雲書院的。一頁一頁的看著,李歆麵帶微笑,直到看到水雲書院的最後一個名字,眼裏有些渙散。“蒲英,虛歲十……”李歆久久的停在這一頁,看了許久,最後合上名冊,來到窗前。看著那已經隻剩下半個的太陽,腦海似乎有個影子重疊。“會不會是她?”李歆苦笑了一下,他是太想她了嗎?“唉……應該不可能吧……”李歆再次看向桌上的名冊,走到桌前,拿起名冊走出了翰林院。這是他第一次沒有得到允許,而走出翰林院。李歆剛走出翰林院,立馬就有兩個侍衛上前默默的跟在他的身後。禦書房外等著伺候的太監總管——俞公公,看到李歆往這邊走來,臉上有了喜色。李歆剛走到俞公公的麵前,俞公公笑著與李歆打趣。“狀元爺,聖上可是一直盼著您能來。”李歆苦笑了下,沒有答話,朝他拱了拱。“李歆想見一下皇上,還請公公通稟!”“皇上吩咐過,李狀元前來,不用通稟,可直接覲見!”俞公公恭敬的彎著腰,做出一個請的姿勢。嗬……就這麽肯定我一定會來嗎?李歆直接抬腳就往禦書房內走,跟在他身後的侍衛很識相的停在禦書房外。禦書房內,當今聖上——蘇合看到李歆走進來,勾起嘴角笑了笑。“罪臣李歆參見皇上!”李歆抱著名冊,恭敬的跪在地上。“起來吧!都是一家人,不用這麽客氣。”蘇合的話雖如此這麽說,可是臉上絲毫沒有那種親切感:“怎麽想通了?”李歆站起身,將的名冊遞到蘇合的麵前:“臣,來這裏是因為這事!”蘇合看了一眼,停下批改書的筆:“又要科考了!”李歆低下頭,眼裏有著哀傷,幾年前的這個時候,他也離開家鄉,離開他所喜歡的那個人。明明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那個人,可是現在那個人卻與自己形同陌路。李歆拿著名冊的不由的用力,這名冊的那個人,會是心的那個人嗎?名字和年齡符合,至於這家鄉雖然寫的是孤兒,但是也不排除故意的可能性。“所以這次科考的事還是交給繆王爺負責嗎?”李歆努力讓自己的神情與語氣變得正常一點。“如果寡人聽到滿意的答複,不妨換一個人也行。”蘇合看了一眼李歆,勾著嘴角,一副盡在掌握的樣子:“所以,李狀元可想好回複了?”“答案不是早就沒有意義了嗎?不管答應與不答應年後也隻有一個答案不是嗎?”李歆看著蘇合這個樣子,平淡的說著。“李狀元能看透這點,可喜可賀,既然李狀元已經明白了。”蘇合微笑的看著李歆:“這科考之事,就由李狀元來負責,繆王爺隨旁輔助。”李歆沒有說話,隻是淡淡的再次行了一禮。“來人!”蘇合朝禦書房外大喊了一聲。俞公公和兩個侍衛用最快的速度走進禦書房,然後恭敬的跪在地上。“參見皇上,皇上有何吩咐?”“俞公公,去傳朕口諭,這次科考由李狀元負責,讓繆王爺隨旁協助!”蘇合對著跪在地上的人吩咐道:“你二人繼續跟著李狀元,從旁保護他,若是李狀元有任何閃失,你們提頭來見。”“是!屬下遵命!”人異口同聲的回答。“好了!你們都下去吧!”蘇合揮了揮,四人齊聲退下。現在李歆主動走出翰林院,就意味著他不用被軟禁在那裏了。李歆斜眼看了看跟在他身後的兩個侍衛,雖然不用被軟禁在一個地方是挺好,但是這不過是換了一種監禁的方式而已。李歆走出宮門,一個侍衛恭敬的詢問著他。“狀元爺這是要回府嗎?小的這就去準備馬車!”李歆搖了搖頭:“不用了,我想走回去。”徒步走在回狀元府的路上,雖然夜幕降臨,但是京城依然熱鬧非凡。看著這熱鬧的京城,李歆完全不能融入到其,反而覺得他被排斥在外的感覺。這種時候,在家鄉,大家都已經在家裏陪著家人,聊著天,談著心,共享天倫之樂。離鄉背井,不就是為了出人頭地,為了家鄉爭光,風光的迎娶心愛的人。可是現在,家鄉的人知道他考狀元已經好幾年了,這麽多年了,連一次麵都沒露,估計家鄉的人都覺得他考狀元後,就忘了家鄉。現在他連自己娶誰的權利都沒有,李歆不由的再次問自己,這一切到底為了什麽?早知道,高狀元後,會是這樣的結果,當初就不離開家鄉,平平淡淡的和心愛的人過一生,那該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