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位置

字數:3859   加入書籤

A+A-


    定北侯府凋敝的就隻有一個鳳卿城,雖有實職卻不過一個無足輕重的昭武校尉。就是評績不錯能堪一用,短時間也不好升任他。至於輔國大將軍姚歸遠,隻就一個爵位連個微不足道的實職都沒有不說,他根本就不是秦王的母族而是妻族。

    延聖帝心中的那一股情緒翻騰難寧,幾乎就要噴湧出來將他吞沒。這一張小紙條卻是霎時就叫他心頭一輕。那些情緒也慢慢的平複了下去。

    朝中諸臣分工職責各有不同,很難輕易就說哪個能重要的過哪個。但四門是不同於三省六部的存在。且從官階來說,婠婠能夠壓過其他幾位。此刻陪座中最高的兵部尚書洛青章是二品,而天門總捕是從一品。

    所以延聖帝覺得,此刻把婠婠傳進來好歹能平衡些眼前的排座,叫他瞧著舒服一些。

    當他見婠婠終於出現在視線內,遠遠就招呼道:“阿婠,快著些過來。”

    這一聲倒是將婠婠給叫醒了,這才讓她看清了她家男神周圍的“背景”。

    婠婠應著聲,向那引路的內侍微一致意,便將足尖一點輕盈而瀟灑的掠到廊亭之中。依次的向延聖帝和三位王爺見了禮,又依次的與幾位朝臣相互致了意。

    婠婠是回了神,不過臉上的歡喜還是分毫未減。延聖帝心頭那股壓得他難能喘息的情緒已經暫時的散去,心身方輕之下再見到婠婠麵上這神情,頓就覺出幾分討喜來。

    延聖帝的心情好了一些,招呼著宮女撈出鍋裏的羊肉開宴。

    這坐席是環圓而設,中間架著一口燉鍋和幾隻烤架。幾條桌案雖團圍出一股親近感,卻還是擺的壁壘分明。延聖帝的桌案孤零零的擺著,隔著兩條寬敞的縫隙,三位王爺各同自家親人的桌案擺的緊湊。

    桌案不大,僅能放下一隻小巧的撥霞鍋、一壺酒、幾碟小點。用以涮鍋的那些食材皆都另放在一隻小筐中擺在桌旁,琳琅而滿當。無論是這些小桌上的食材還是那燉鍋和烤架上的皆還沒有動過的痕跡。

    婠婠此刻沒那心情去納悶這些,她滿心滿眼的都是鳳卿城。她那重新偏向了鳳卿城的視線,倒是解決的幾位小內侍心中的難題。

    先前延聖帝吩咐了再加一個坐席。可一個坐席要怎麽加卻盡是門道。沒有哪個敢直接去向官家追問仔細。不過不清楚、不仔細並不代表了這事情就法子辦。

    他們腿腳的飛快的去捧了一整套的東西來,回來時卻是有意的壓著步伐,在婠婠步入廊亭後他們才緊隨而至。

    如此他們能夠看清來的是誰,自然也就知道了那坐席該往哪裏擺。

    但來的是官家信重的天門總捕,也同時是定北侯夫人、秦王的表弟媳婦。那這坐席要往何處擺放?眼下看著官家身邊最空,是否是要擺到官家旁邊?

    但他們誰都不敢貿然的就這麽擺過去。不趕緊擺那也是不行。此刻詢問一下聖意是最好的做法,但是他們這些人是沒資格同官家說話的。他們隻能去詢幾位高階的內侍,可現在除了許大官又沒個誰閑著。

    正忐忑為難間,領頭那小內侍注意到婠婠的視線,便就將心一橫走上前去,把手中的錦墊方凳擺在了鳳卿城身邊。

    延聖帝沒有說什麽,婠婠麵上也不見有什麽不爽快,反還移步往這邊走來。幾個小內侍心中齊齊的大鬆一口氣。

    婠婠走過後不發半絲聲響的將那方凳往鳳卿城那邊踢的更近了些,而後順勢坐下。後麵過來的一個小內侍卻是又糾結了。

    座位還沒擺好呢,總捕大人這就坐下了。坐就坐吧,別踢位置啊。這還要他怎麽擺桌案?按照方凳的位置擺,那定北侯的桌旁的小菜筐要放在何處。按照桌案的疏密來擺,那總捕大人就沒法子用撥霞鍋。

    婠婠在心滿意足的同時也沒有忽略這小內侍的難處,她動手鳳卿城桌旁的小菜筐挪到了一旁。那小內侍一見隻得咬咬牙,按照方凳的位置將桌案擺好。後麵的幾個內侍更是用著規矩內最快的速度把手裏的東西擺放整齊。

    於是兩張桌案拚成了一張,兩隻小菜筐全都放在了婠婠的手邊。

    幾名小內侍心中覺得這擺設十分的得罪定北侯,但是定北侯不好招惹,總捕大人就更加的不能去惹。再怎麽這是總捕大人的意思,想來定北侯是不會對他們這些小人物如何的。雖是如此想著他們也還是謹慎的不叫鳳卿城看清楚他們的樣貌。

    不得不說這幾個小內侍的內心戲多餘的豐富了。鳳卿城此刻並沒有在意那小菜筐的位置,他的視線也停在了婠婠的麵上。

    鳳卿城早便注意到她隻穿了一身官服,此刻見她坐穩便就解下自己身上的灰貂披風圍到她的身上。

    兩個人許多日子沒見,這一會子相視線著眼中的情意自是難遮難掩。再加上鳳卿城的這個舉動,廊亭中那暗流弩張的氛圍瞬間就變了。好似就要往一個真正的家宴靠攏過去。

    這氣氛正是延聖帝想要的,他笑嗬嗬的道起了家常來。

    但是那氣氛也就隻是好似,並沒有誰真的把這個當做家宴。

    延聖帝安排婠婠入座的舉動隻是單純的想要眼前的排座能平衡些,叫他瞧著舒服一點兒,不至控製不住那股情緒影響他的思路。可晉王、楚王看在眼中卻有了另外的一番解讀。

    他們不是延聖帝肚子裏的蛔蟲,如何知道他心中的想法。他們第一反應就是猜測天門總捕已經站了秦王的隊。可天門那地方,任是誰做天子也不會叫一個站了隊的人去掌握。

    莫非......這是官家默許的?

    那儲君之位莫不就要是秦王的囊中之物!

    對比而言,楚王此刻心境尚還好些,晉王卻是有些控製不住麵上的神情。他是繼後之子,也算是延聖帝的嫡子。但他這嫡子卻是久久的沒能登上太子之位。論才幹不及事事都要強他一頭的楚王,論孝心他不及受天下文人追捧的魏王,論延聖帝的關愛重視他不及兩個雙生弟弟,甚至都不及昭寧帝姬。

    晉王所勝過其他諸人的就隻一個嫡子之位。可也因為他隻一個出身是最高的,所以長久以來他對很多事情都敏感非常。在旁人看不到的角落和時間裏,他常常會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午夜夢回間有無數次他心生惶惶,難以安眠。

    可當秦王不再是一個隱形的所在時,他才惶然的意識到便是出身他也並不是最高貴的那個。秦王趙子敬,元後的嫡子,自一出生便是元後的嫡子。他的身份才是最高貴的。不止占據了嫡還占據了長。

    那中惶然在此刻到達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頂峰。

    幸而此刻延聖帝的注意力都在婠婠身上,並沒有注意到晉王的小小失態。楊豈借著添酒水的動作碰了碰晉王的手肘,當晉王滿麵驚惶的轉過頭來時,他向晉王微微一笑,眼中竟是安撫之意。

    晉王垂了頭去,借著擺弄酒盞的動作迅速的安定著自己的心神。

    他阿娘常常與他說,不到最後一刻便就不知鹿死誰手。便是成了定論的事情也能推翻了重來。此刻不過就是秦王的優勢高於了他,終究還不是定論。

    木未成舟,他尚有機會。(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