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他承認了李海的死

字數:3055   加入書籤

A+A-




    原來,是夏麗晶那天在辦公室裏被陸言欺負了後,就回陸家老宅告狀去了。

    陸夫人今天過來,一是為了逼陸言搬回陸家老宅住;二是數落對我的不滿。她希望陸言早點和我離婚,別把家弄的沸沸揚揚,影響了孩子。尤其提醒陸言,對陸心雷必須多一份關心。說這個是他害死他大哥後唯一能贖罪的方式。

    聽到最後一句話的時候,我就知道陸行多半在我媽的事情上是無辜的了。但此時的我已經沒有太多的情緒波動了。仿佛這早就已經是全世界都心照不宣的秘密了,卻隻有我還蒙在鼓裏,不願意相信一樣。

    陸言在外麵沉默著,時不時地嗯幾聲,表示聽見,知道了。然後又和

    跟老夫人說了好一會兒話,老夫人才被安撫了暫時回去。

    等陸言推開門進來時,他看我睡醒了,表情微微一僵硬,似乎不敢肯定剛剛的對話我有沒有聽見。

    他走到我的床邊,然後直接坐在床頭櫃上,抓起我的手,放在他的唇邊親親地吻了吻。

    然而我已經心麻木成灰,絲毫不起波瀾。

    我淡淡抬眸看了他一眼,眼淚從眼角又滑落了,最後流入了耳蝸裏,又濕又癢。

    他粗糙的手指指腹磨蹭著我的臉,幫我擦眼淚,然後又舉起我的手,放在他的唇邊親吻,“別哭了。是我的錯。是我不好。你就原諒我這一次。好不好?我不騙你了。什麽都不騙你了。真的。

    李海的死,確實和我有關係。因為我察覺到聞玉笙在查他。不過,我隻是讓高利貸的人逼他離開海城。畏罪潛逃。隻要他在海城一天,哪怕坐牢,我都怕有意外發生。我希望他離開海城,消失了,才會讓人絕了念頭。但我沒有想到高利貸的人會做的更絕,直接把人給逼的自殺。”

    我蠕動著嘴唇,“那你為什麽害怕聞玉笙查李海?當初,聞玉笙想幫我打官司的時候,你就一直在阻止。

    當時我信任你。覺得你隻是不喜歡我和聞玉笙往來過於密切。所以,我聽了你的。沒有把我最最重視的,我媽的案子交給聞玉笙。可你呢?你就這樣辜負了我對你的信任?捏造了證據,把所有罪責推給了陸行?”

    都說信任是夫妻之間的基礎,可現在想想,真是一場笑話。

    陸言聞言,回話的語氣裏帶著急切:“陸行也不全是無辜的。他現在隻是得到了他應有的下場罷了!”

    他說話的同時,手裏的力氣不受控製地捏緊我的肩膀。強烈的怒意帶著他和陸行之間的私人恩怨,讓他一時間沒了分寸,甚至捏疼了我的肩膀。

    我看著他眸色裏的痛苦,聽著他的話,隻覺得可笑。陸言和陸行的兄弟之爭裏,我糾結是催化劑,還是一個撕破臉的借口,我已經分不清了。

    “他現在咎由自取,是他應有的下場。我不否認。”我輕輕地舔了舔下唇,吐了一口濁氣,微仰著頭笑了笑,是一種冷笑,“可是陸言,我就問你一句話。那殺害我媽的真凶也受到應有的懲罰了?他沒有逍遙法外?”

    我說這話的時候,目光緊鎖他深不可測的眼眸,不讓他有一絲逃避。可那原本沒有一絲波瀾起伏的眼眸閃躲了我的目光。

    那一刻,至少是那一瞬間,他遲疑了。

    陸言的神色微微緊張,緊抿著的唇好似珍珠蚌一樣死不開口,死守著巨大的財富寶藏。

    可這樣,他的答案就更明顯了。

    陸行果然是無辜的替罪羔羊。

    我的心像是被重錘狠狠地砸了一下,麻木了,忘記了反應,也忘記了喊疼。

    我的雙手抱著膝蓋,越加的無助

    我的身體就像是被那無數碎了的冰渣子刺進身體,千瘡百孔,殘破如布娃娃一樣。

    我將下巴抵著膝蓋,緊緊地抱著自己,回想起當初,我愛陸言還不夠深刻的時候,我就知難而退,該有多好。

    我為什麽要用婚姻把自己綁在這可不開花的鐵樹上,紮的自己滿身的刺?

    我不該想要的更多,我不該試著走進陸言的世界,和他做普通簡單的夫妻。他那樣的人,怎麽可能普通?

    陸言給了我另一段生活,全新的人生,卻不是我想要的。

    我心灰意冷地閉上眼,不去看他。

    他卻伸手碰了一下我,我就像被什麽細菌和討厭的蟲子碰了一樣,本能的一縮,躲開他後,紅著眼對他平靜地說,“陸言。兩個月了。距離你當初說的離婚協議期滿了吧。我的決定不變,希望你能信守諾言,讓出陸心晴的撫養權。其他的,我都不會要。”

    陸言聞言,周身戾氣瞬間暴增。他的目光森然,盯著我說,聲音極度的冰冷,“你再說一遍。”

    “我們離婚吧。”我睜開眼,視線與他平視,並冷冷又沉痛地說,“陸言,我們真的回不去了。我也很想愛你,可我也愛不了你了。

    比起愛情,我還有更多在乎的東西。但是因為你的關係,那些東西都在一點一滴地失去。最後,我隻有你。可你卻從不隻屬於我。你把自己劈成了兩份。一份給了我,把另外一份的你藏了起來,不讓我看見,不讓我了解。那一份的你,讓我害怕恐懼。換句話說,你不夠純粹。這是你最迷人的一麵,也是當初最吸引我的點。卻偏偏也是這一點,傷我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