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當麵告狀

字數:3952   加入書籤

A+A-


    看書網  ,最快更新完美替身最新章節!

    一下午的時間,楊傑陪著我們在周圍村轉了一圈,看了三所學校,倒還都說得過去。

    所謂說得過去其實是指,在這些村子裏,最好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學校,這些山裏人真正把學校當成了自己的眼睛一樣看。

    這三所學校都是聯辦小學,四五個村聯合辦的學校,校舍、操場什麽的全是幾個村出資建的,沒有用國家一分錢。

    這種學校,要是擱在十幾二十年前,這種作法很普遍,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主流,但是到了現在,仍然是這樣,真的有些奇怪了。

    好在這些學校看上去還不錯,每個學校裏的老師配備也比較好,看上去很有點規範辦學的樣子。

    謝軍強被叫到了麵前,楊傑也在當麵,兩個人,一個是主管局長,一個當地主官,可是兩個人異口同聲,王莊鎮就是這樣。

    呃,一句“就是這樣”,似乎把所有的事情都蓋住了,似乎不關大家什麽事了,都是曆史原因嘛。

    倒是教育局普教科科長孫大河說的比較中肯,也算是道出了事情的本質。

    羅紅本來就是貧困縣,財政收入少,又要保證經費支出,隻有拚命往下減,減來減去,最好欺負的教育經費就成了冤大頭。

    縣裏每年的教育經費安排的非常有限,而後所有的經費支出,根本不經教育部門核算,直接根據需要撥付了。

    所謂的需要就是各鄉鎮上去哭窮,誰哭得好,就給誰一點兒。或者說如果領導認為需要,就撥付一點兒。或者說上麵有檢查了,有些地方需要搽點胭脂抹點粉了,也會給一點兒。

    而王莊鎮這種地方,連機關幹部都很少進出,更何況是領導,既沒有參觀考察的任務,也沒有達標檢查的壓力,就算是鎮上去哭窮也沒有人會在乎,一來二去,本就不多的教育經費根本到不了這裏。

    這樣一說,所有的人都沉默了。

    這裏麵唯一的外人就是羅城了,這老家夥一看急了,“秦少,這麽大一個鎮,為什麽連條像樣的公路都沒有?如果有條公路,那些扶貧檢查考核的人能進來,打死上麵也不敢這麽對他們呀!”

    這個死胖子,一向淨說大實話。

    我白了他一眼,沒有再說什麽。晚上也沒有什麽好地方睡,反正每個人都準備了睡袋,幹脆一把艾蒿把會議室裏的蚊子薰了一下,七個人就擠在會議室裏睡了一晚。

    第二天早起,叫上宋博文,大清早的趁著山間薄霧就往山裏駛去。

    讓所有人吃驚的是,這條山路雖然不寬,論起平整程度來說,卻比王莊鎮能外麵的路要好上很多。

    宋博文苦笑一聲,“這兒往裏的路是村路,都是各村自己維護管理的,老百姓自己修的路,維護上格外上心,所以走起來反而比那條路好走一些。”

    那條路是誰管護的?”

    是縣裏管護的,好幾次我們想把管護權要回來自己管理,可是縣裏死活不同意,沒辦法,隻好繼續讓路爛著。”

    宋博文看起來也是滿腹怨言,卻又無可奈何。

    路上,宋博文告訴我們,有些村子我們隻能把車開到山下,然後自己步行爬上山。

    好吧,其實來之前謝軍強就已經說過,王店鎮這個地方就是山多,以前的時候,也正是因為山多好隱蔽,才成為抗日時的一個重要據點,羅紅革命老區名號的取得,很大程度利益於這裏。

    車隊在宋博文的指揮下,很快來到了第一個村子,這個村還算是不錯,車子可以開到村頭,再想往裏開那基本上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火山下車看了看村裏的路,懊惱地搖搖頭,以他的手藝,就算是開著坦克,他都沒有信心能衝進村裏打個來回。

    沒別的,村裏的房子全是石頭砌成,這些石頭全是清一色的青色片石,一層層壘起來,倒是挺有特色。

    最要命的是這個村子竟然還有城牆,你沒有看錯,我也沒有說錯,真的就是城牆,就是在電影電視裏常常看到的那種,不過沒有人家那麽恢弘罷了。

    這個村子叫青石寨,自古就是進山的咽喉要道,以前山裏的人,各村都出人出力,修了這座青石寨,安排青壯年把守,防止外人進來,所以這裏的格局都是按照軍寨的形式來的。”

    宋博文對於自己轄區內有這樣的老古董感到羞愧,“很多人都遷出去了,可就是有些人,死守在這裏,怎麽勸也不聽。”

    羅城哈哈一笑,我知道這老東西又看上好東西了,可問題是沒有路,再好的東西也是白搭,而這山裏修路,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老羅,別著急,咱們慢慢看,也許啊,這趟真的能讓咱們挖到寶呢!”

    我伸手阻止了羅城的進一步探究,還不到時候啊,先看看再說吧。

    青石寨小學隻有一到三年級,四年級以後的學生要到另一個村的完小去讀。

    謝軍強和宋博文陪著我來到了村小學。

    小學很簡單,要不是門口掛著小學的牌子,我簡直以為這隻是一座高大一些的農村房屋。

    是的,比起青石寨其他房子來說,這棟房子要高上不少,這樣窗戶也大了很多,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屋子裏的采光好了,陽光可以直接灑滿整個教室。

    青石寨小學隻有一名小學老師,五十多歲了,人很正直,穿著一身灰色的中山裝,這樣的裝束在山外已經很少見了,他仍然穿在身上,筆直地站在我麵前,絲毫沒有因為我是個縣長而哈腰,也沒有因為我的年齡而不屑。

    王強老師是青石寨第一個高中生,高中畢業以後,他沒有參加高考,直接回村當了一名民辦教師。”

    宋博文介紹時滿是尊敬之意,在青石寨,你可以打支書罵村長,但是你不能說王強一句,甚至不可以稱其名而不尊其為師。

    也就是說,在青石寨這個地方,你要是直接喊王強,估計你會挨一頓揍,哪怕你說的很恭敬,也會如此。

    也沒有辦法,青石寨村子本來就不是很大,王強在這裏已經教了三十多年學了,很多人家裏都是祖輩三代尊其為師的。

    可以說,王強在青石寨的輩份是沒法排的,全寨人已經統一稱之為師而不論輩了,沒法論,常常是爺兒三個一起見到王強,一起彎腰點頭,口稱一聲,“王老師好。”

    沒法子,就是這麽牛氣,所以王強站在我麵前的時候才那麽有底氣。

    王老師,你辛苦了,青石寨的鄉親們感謝你,黨和政府感謝你。”對於王強這樣一輩子獻身教育的老教師,我是非常尊敬的。

    王強搖搖頭,“縣長言重了,我是山裏人,為山裏人做點事情是應該的,談不上辛苦不辛苦。

    倒是縣長難得來一趟,我隻想問一句,拖欠我們的工資什麽時候能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