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山裏的紅衣女人

字數:4148   加入書籤

A+A-


    看書網  ,最快更新完美替身最新章節!

    這山真他媽的不是吹的,果然是夠難上。

    一條羊腸小道,隻能容一人一馬通過,羅城走在上麵,甚至都有些擠。

    走到半山,我一扭頭看到山下的來路上,似乎有一個紅色的東西在動,仔細一看,竟然是一個女人,身穿紅衣,頭打紅傘,正靜靜地沿著我們走的路前行。

    呃,說實話,我乍一看到這個女人,沒有任何歡喜的意思,竟然渾身出了一身白毛汗,媽的,不是個女鬼跟在後麵吧?

    悄悄一扯青山老漢,把那個紅衣女人指給他看,他倒是從容,“嗐,這有什麽呀?肯定是到觀音寨求子的,這個女子在山裏走了好長時間了,你們沒看到?在你們進青石寨之前,她就步行從我們村進的山。”

    老天爺,隻要不是鬼就行,我現在越來越怕鬼這玩藝兒了,可能是因為我自己心裏有鬼吧?

    看看身後的女子越走越近了,我莫名有些不自在起來,“好了,咱們繼續走吧,越歇越沒勁兒,一鼓作氣衝上山頂!”

    有時人是這樣的,在沒有什麽辦法的情況下,或許會很順利地完成任務,有時指望多了,反而誤事。

    所有的包裹都不重,這是最後一個晚上,大家都隻是帶了一些吃的還有一些筆和本子,以及一些小巧的玩具,這是最後一站了,可以多給孩子們一些了。

    老支書,這樣的地方,還住在這裏幹什麽?把人全搬出來不好嗎?”走到十點鍾的時候,據青山支書說已經走了多一半了,謝軍強鬱悶地問道。

    青山支書看了看綿延的青山,不由也癡了,“這是傻話,貨離鄉貴,人離鄉賤,故土難離,怎麽能說搬就搬呢?再說了,就算是要搬,又能搬到哪裏去呢?”

    一句話又讓所有人都沉默了,是啊,就算是要搬,又能搬到哪裏去呢?全國都是這個樣子,能供人生活的地方哪裏還有人少的?

    剩下的地方都是沙漠、荒原、冰苔這樣的不能的地方,誰會搬到那裏去呢?

    好了,咱們哪,別忘了咱是幹什麽來了,隻要想辦法把學校建好了,那就是最大的成績。”

    我瞪了一眼謝軍強,這會不會聊天啊,找點愉快的話題,你說這個幹什麽呀?

    山路依然崎嶇難行,卻已經可以隱隱看到山上的寨子裏的房屋了,大家仿佛看到了希望,腳下也顯得格外有力氣,很快就把那個紅衣女子給遠遠地甩在身後。

    爬到觀音寨門口的時候,我們幾個都已經累得一動不想動了。

    老支書,咱們這算是到了嗎?”我躺在一塊大石板上,一動也不想動,那塊石板被曬得暖洋洋的,燙著我腰,很舒服。

    王青山雖然體格很壯實,但是畢竟年紀大了,近八十歲了,這一趟爬上來,也坐在石頭上直喘粗氣。

    稍微等一會兒,咱們到村公所去,那裏有吃的有住的有管事的,咱們在那裏再細談。”

    我看了看手表,已經十二點二十多了,這個時間已經不早了,再不抓緊趕到村公所的話,今天中午這頓飯怕是泡湯了。

    走吧,咱們回把勁兒,到了村公所,再好好休息。”我站了起來,招呼大家都起來,到村公所集合。

    我們剛剛站起來走,就從村裏衝出來一群人,上來就把我們背的東西全給搶走了,大聲呼喊也沒有用。

    要不是提前早講了紀律,要求大家進山以後不得動手動口,估計這會兒早就被打倒好幾個了。

    不過像是我和羅城兩人倒是沒有慌張,沒見王青山這老家夥樂的眼睛都眯成一條線了,這肯定是觀音寨的人看我們來了,特意安排人來接我們的。

    其他人倒是想幹點什麽,可是一個個跟被抽了脊梁骨一樣,哪裏還有戲兒得瑟?

    青山老漢得意地笑了起來,“走吧,石老派人來接我們了。”

    等我們幾個人互相攙扶著來到了村公所的時候,青山老漢已經坐在堂屋裏跟人喝上茶了。

    我上前一看,哎喲,這位竟然比青山支書還要老,滿頭的頭發都白了,胡子也是一片雪白,看樣子很有幾分仙風道骨的意思。

    石老,這位是縣裏的秦縣長,這次就是他帶隊進山來,為山裏的娃娃們尋地方建學校的,這些天他可是跟著我一步沒落地走了個主遍,是真心為咱山裏人著想的。”

    青山老漢上前拉著我的手,把我介紹給了那位老者。

    我上前一步,衝著老漢鞠了躬,“石老,打擾了。”

    那位須發雪白的石老眯著眼睛點點頭,臉上滿是欣喜和善,“好啊,好啊,縣太爺也到了咱們觀音寨了,這可是多少年沒有過的!

    歡迎縣長到咱們寨子來,有什麽需要的,盡管提出來,隻要是寨子裏有的,絕沒有二話。”

    呃,好吧,這位老先生雖然老得完全可以入土了,但是精神還不錯,說話也很有條理,最關鍵的是他對我們建學校一事十分讚成支持,這就足夠了。

    人家石老的讚成和支持不是說在嘴上,而是辦在實事上,比如說眼前放的這一盆臘肉和麵餅,散發著異樣的香味兒,讓我們的肚子不爭氣地叫了起來。

    這才四五天的功夫,原來一見就愁的肉,已經成了我們每個人做夢都在想的美味。

    吃吧吃吧,你們是來給我們修學堂的,是遠道的先生,吃好一點兒是應該的。”

    石老的牙都掉得差不多了,這些臘肉他是吃不動的,不過他喜歡含在嘴裏品品臘肉伯滋味。

    我看了看早已等不及了的幾個人,“開吃,吃完飯休息一下,下午務必把情況摸上來。”

    這個地方太窮了,從那些年份不同的臘肉上就能看得出,這些臘肉絕對不是一家兩家湊起來的。

    我們都不是傻瓜,進山這一趟,對當地農民的生活水準有了質的評價,自然不會隨意去動那看似美味的臘肉。

    這樣一來,中午上桌的肉,自然剩下了,起碼到了晚上的時候,他們可以不用那麽麻煩去準備。

    吃過飯,我們就在村公所裏睡了個好覺,這裏有十多個鋪位,本來就是給來村裏辦事的人準備的。

    據說到村裏來的客人,不管是村裏親戚還是外地貨郎,到了晚上都可以到這裏來休息,沒想到,在這個山區裏竟然還能碰上如此古老的傳統。

    睡了一覺起來,發現羅城早就不見了,一問火山才知道,這小子帶著他的司機,找了個村裏人帶路,看觀音像去了。

    我是沒有這個興致的,老子是來辦事的,不是來求佛的。

    一下午的時間,我帶著謝軍強和孫大河他們把觀音寨的6個小村依次查看了一番。

    果然如前所說,這些小村根本都是不事生產的舊房子,大都是用石頭砌成的,最古老的怕得有幾百年曆史。

    村裏有一座小學,用的是以前村裏的祠堂,不過從外麵看上去有些陰森,因為祠堂的很多擺設都還有,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站在學校門口,我突然有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撲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