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56章 原來如此
字數:4156 加入書籤
什麽?”
劉瑁頓時震驚了,心想,自己運氣還真不錯,自從來到荊州,幾次三番撿到寶貝。
其實,益州動身之前,他便有心尋訪荀攸此人。
礙於荊州城中,危機四伏,形勢嚴峻,自保尚且困難,哪有空閑尋訪?
劉瑁之所以存了這個心思,皆因他知曉此時,在荊州地界,有荀攸這個人存在。
正如荀攸自我介紹的,荀攸,字公達,潁川潁陰人,荀彧之侄。
荀攸出身於士族大家,祖父荀曇乃廣陵太守,父親荀彝曾任州從事之職。荀攸從小便失去父母。
十三歲時,其祖父荀曇去世,過去荀曇手下名張權的一位小官吏,主動找來要求為荀曇守墓。
荀攸對叔父荀衢(qu)說:“此人臉色異常,我料他定是做了奸猾之事!”
荀衢並不全信,趁夜盤問,果然那張權是因殺了人,逃亡在外,想以守墓隱藏自身。從此眾人對荀攸皆另眼相待。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大將軍何進秉政,征海內名士荀攸等二十餘人。荀攸抵達洛陽後,拜黃門侍郎。
是年,董卓之亂,關東兵起,董卓遷都長安。
荀攸與議郎鄭泰、何顒(yong)、侍中種輯、越騎校尉伍瓊等人謀議說:“董卓無道,天下怨恨,雖集精兵,實乃一個勇夫耳。我等應殺之以謝百姓,後借皇帝之詔令,號令天下,便如齊桓、晉文霸王之舉也。”眾皆以為然。
然,事未成便被人發覺,收何顒、荀攸入獄,何顒憂懼自殺,荀攸言食自若,恰逢董卓被殺而得以免罪。
棄官返歸,又被官府征召,考試名列優等,升遷為任城相,並未赴任。
荀攸因蜀漢地險城堅,百姓生活殷實,遂請求為蜀郡太守,因道路不通,停駐在荊州。
後元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至許縣建都,給荀攸寫信說:“當今天下大亂,正是謀士費心勞神之時,而先生卻於蜀漢靜觀時局,豈非過於故步自封耶?”
於是征召荀攸為汝南太守,入為尚書。
曹操久聞荀攸之名,與語大悅,對荀彧、鍾繇說:“公達不是平常之人,吾有幸與其共商大事,何愁天下不得?”
自此,荀攸遂成為曹操之軍師。
如此高人,劉瑁怎能錯過?
果然上天不服有心人,還真讓他在這荊州之地遇上了。
既然遇到,他便要一力求之,若得荀攸相助,無異於如魚得水,如虎添翼也。
荀攸見他訝然,咳咳兩聲,笑而問道:“公子莫非知曉老夫?”
豈知知曉?”劉瑁道,“先生之名,如雷貫耳!而今相見,實乃上天賜先生於我也!”
荀攸詫異,驚問道:“老朽何德何能?公子何至於此?”
先生勿用過謙,潁川荀氏,一門大賢。先生與令叔父荀彧齊名,瑁久已慕之,恨不能見。如今在此荊州之地,有幸偶晤公達兄,足慰平生也!”
劉瑁拳拳之心,敬重之意,愛慕之情,溢於言表。
那荀攸本受劉瑁救命之恩,已然感念在心,不想劉瑁對他竟是如此熱情,心中不免激情湧動。
劉瑁對於荀攸赴任蜀郡太守之事,因尚未上任,外人並不知曉,故而劉瑁也隻能裝作不知,遂問道:“先生棄官而歸之後,不是在潁川麽?如何便在此處?”
荀攸於是將赴任蜀郡太守之事,備細說知。
劉瑁喜而起曰:“若公欲就任蜀郡太守,瑁願攜眾將護送!”
荀攸從劉瑁言行舉止,已然窺測其意,因目下身染傷寒惡疾,雖有心,而無力,便隻對劉瑁稱謝,並未表露心意。
劉瑁相信,他親自服侍荀攸,當麵求取,莫非還不如曹孟德一紙書信乎?
劉瑁存了此心,每日對荀攸噓寒問暖,早晚侍奉,殷勤備至,令人感歎。
張鬆頗為不屑,幾次三番表露不快之意。
劉瑁隻作不見。
所謂文人相輕,劉瑁對荀攸如此,是為求取大賢。
那張鬆心中不快,也屬正常。
以後身邊謀士會越來越多,豈能僅僅用一張鬆耶?
那張鬆久居益州,隻知益州謀士,多不如他,豈知漢末天下,高人遍地,他張鬆哪裏又數得上?
這便是井底之蛙與九天龍鳳之差別。
劉瑁盡心照顧荀攸不說,再說那日劉府之中,諸葛亮提醒他前去更衣之事,諸葛玄、諸葛亮叔侄回來之後,直說是尹籍告知。
劉瑁心下甚是感激,果真結交尹籍,好處便在眼前。
《三國演義》之中,尹籍數次通風報信,救劉備於危難之時。
此時,他和劉備處境類似,不想竟也受了尹籍如此照顧!
原本想來,那尹籍便是告密之人,不想當日晚間,黃承彥、黃月英父女和尹籍先後來訪,言及此事,他方才知曉一切。
原來救他性命之人,最初並非尹籍,乃是黃月英。
當日,劉表起身歇息之後,蔡瑁、蒯越於後室計議,若要將他除去,必要先隔開甘寧,於是再三請求,令荊州武將有幸向甘寧敬酒,而蔡瑁、蒯越密詔侍衛,衝進大堂,斬殺劉瑁。
不想此番密謀,皆被後室玩耍的黃月英聽到。
那黃月英心中牽掛劉瑁,急將此事告知其父黃承彥。
原本此乃荊州公事,又是其內弟蔡瑁所謀,黃承彥不便參與。
然他實在不忍目睹劉瑁慘死劉府。
此時,黃承彥剛好遇到尹籍,知這尹籍乃仁義之士,遂以大義說之。
尹籍知曉劉表為人,當即確定,若是劉表知曉,定然不會容許蔡瑁、蒯越二人如此行事。
如此這般一翻安排,由黃承彥前去告知劉表,前來相救。
他尹籍不便出麵,因知劉瑁對諸葛玄叔侄有恩,那叔侄二人必定會舍命相救,故而將此事暗暗告知諸葛玄叔侄。
果然,諸葛玄叔侄二人分工得當,諸葛玄將大堂文臣邀請同去向甘寧敬酒,諸葛亮便提醒劉瑁更衣逃走。
而那尹籍告知諸葛叔侄之後,心知劉瑁從後門逃出,必然要騎馬而去。
因他前幾日帶劉瑁前往荊州水寨觀覽之時,劉瑁坐騎和身邊錦帆衛士,他都見過,故而跑向前門,讓看管馬匹車駕之人將馬匹、兵器送至後門。
如此這般安排停當,才促成劉瑁順利自劉府脫身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