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66章 陷入絕境

字數:4250   加入書籤

A+A-


    劉瑁等在劉磐、黃忠等名為護送、實乃押送之下離去,蔡瑁、蒯越等皆有怨言。

    然劉表以為,荀攸之言有理,益州劉瑁和劉璋二人,定然不會和睦相處,放其歸去,久後益州必定有變。

    再者,荀攸當麵為他出謀劃策,即便是為救劉瑁之命,然劉瑁、甘寧等人心中亦為不喜。

    就算劉瑁、甘寧等不會因此要了荀攸性命,也不一定會重用於他。

    如此說來,放回劉瑁,不管怎麽說,都對荊州有百利而無一害。

    眾人遂不再多言。

    隻是蔡瑁白白受了劉瑁、甘寧羞辱,過了一日,一口氣仍然難以咽下,遂暗暗帶了兩千兵卒,向南直追而去。

    自公安向西,方才行了一日,深夜,魏延趁大家熟睡,暗中拜見劉瑁,言說劉磐意欲加害。

    正是他向劉磐進言,說剛出公安,劉瑁、甘寧等十分警惕,不如臨近邊境,方才動手。劉磐同意。

    劉瑁聽了魏延之言,急問:“如之奈何?”

    魏延道:“公子勿憂。我等隻管行進。將出荊州地界,劉磐必然令黃忠與我等動手。公子隻管看我眼色,若暗示公子離開。公子便棄車乘馬,飛奔前往益州。一旦走出荊州地界,怕是劉磐也不敢繼續追趕。”

    劉瑁深以為然。

    果然,還有半日,便可出荊州地界。

    劉瑁見魏延騎馬催促後軍前行,暗中靠近,傳遞消息,令其速行。

    劉瑁遂問:“文長莫非不隨我等同去?”

    魏延道:“公子放心,延心中自有計議。公子先行,不肖多時,吾便趕來。”

    情形緊急,劉瑁不及多問,隻得拱手道別。

    劉瑁早已將魏延消息告知甘寧、沈彌、婁發、張鬆、荀攸等。

    故而大隊歇馬之時,就連那張鬆、荀攸也棄了車駕,換了馬匹。

    此時劉瑁等人更不多說,也不管劉磐兵將詢問,在百名錦帆衛保護之下,離開大路,斜刺裏向西南踏馬而去。

    魏延之所以遞來消息,實是因為劉磐再次向他和黃忠下令,命二將斬殺劉瑁、甘寧等。

    黃忠忠義,不忍背叛,隻得遵從。

    魏延早已心歸劉瑁,和黃忠領了密令之後,謂黃忠道:“黃將軍,那劉瑁手下有甘寧,雖不及老將軍英勇,然亦有萬夫不擋之勇,魏延恐怕不是敵手。如此大張旗鼓前往殺之,恐打草驚蛇,事不能成,反令其逃逸。不若黃將軍在此調兵遣將,我去後軍,打探清楚,好言寬慰,令其放鬆警惕。一個時辰之後,黃將軍帶兵突然攻之,其事必成也。”

    那魏延素來敬仰黃忠,多有支持保護,深受黃忠信賴。

    魏延這話,黃忠哪裏會有半點懷疑,當即稱善。

    魏延領命而去,這才向劉瑁發出消息。

    劉瑁、張鬆、荀攸在甘寧錦帆軍保護之下,快馬加鞭,一路向西,不敢有片刻停留,隻有出荊州地界,方才安全。

    然則張鬆、荀攸乃是文臣,如何長時間受得此等顛簸勞苦?

    一個時辰之後,張鬆、荀攸再也跑不動了,劉瑁隻得傳令下馬,歇息片刻,方才起行。

    眾人歇息,沈彌帶領錦帆衛四周戒備。

    不到一刻鍾,沈彌上前來報,說東北方煙塵衝天,怕是追兵至矣。

    眾人不敢怠慢,立即上馬起行,朝著益州地界狂奔。

    那荀攸大病初愈,實在受不得如此奔波之苦,隻得慢下來,對劉瑁道:“公子當速行,攸體力不濟,無法……無法……”

    劉瑁遂勒馬止步,言道:“先生若是不走,那劉瑁願陪先生留下便是!”

    荀攸煞是感動,再三催促劉瑁先行。劉瑁自是不從,硬說誓死要帶先生一起會益州。

    荀攸實未想到劉瑁如此仁義,再不敢多言,隻管在婁發照顧之下,繼續前行,然速度明顯慢了下來。

    眼看著黃忠帶兵追上,甘寧謂劉瑁道:“公子速行,婁發領二十錦帆衛照顧好公子和兩位先生,沈彌與我領八十錦帆衛擋之。”

    婁發、沈彌領命。

    劉瑁早見追來之人乃老將黃忠,知他厲害,本不欲令甘寧前去阻擋。

    然則大難就在眼前,實在別無他法。

    劉瑁等一眾人等,趁機繼續前行。

    黃忠帶來少說也有五百軍卒,見甘寧回身廝殺,並不戀戰,幾個回合之後,趁著士卒將甘寧等圍困,隻帶領上百人,繼續追殺劉瑁。

    甘寧和沈彌見了,本想阻止,然則,身陷重圍,力不從心。

    黃忠帶領上百士卒趕上廝殺,劉瑁心知婁發不是對手,更知自身亦非對手。

    然而,眼前危機,躲避已然無用,隻有奮力一搏。

    劉瑁一提踏雪火龍駒韁繩,馬兒噅兒噅兒一陣嘶鳴,隨之舞動龍吟霸王槍,大戰黃忠。

    兩馬相交,當啷一聲,劉瑁手中霸王槍被磕飛。

    饒是如此,劉瑁依舊難以穩住身形,墜馬於地。

    婁發等眾人見了,唬得要死,慌忙將劉瑁護在垓心。

    此時,他們身邊,除了劉瑁、荀攸、張鬆、婁發四人,隻剩下另外十幾名錦帆衛,其他人已然戰死。

    黃忠帶領百名士卒,將其團團圍住。

    荊襄士卒都等待著黃忠之令,隻要他一聲令下,百餘名士卒齊身攻上,劉瑁等人定然難以活命,頃刻便會葬身亂軍之中。

    這是劉瑁極不情願的。

    俄而,黃忠將手中卷雲刀緩緩舉起,便要下令。

    危急之時,劉瑁大聲喊道:“黃老將軍,我劉瑁和將軍豈有私怨耶?”

    那黃忠道:“無有。不但無怨,尚且有恩。公子為犬子之病,指出明路,實在感激不盡。”

    既如此,黃老將軍何故逼迫甚急耶?”

    主上之命,不得不遵從耳。”

    劉瑁哈哈大笑,笑聲之中,頗有譏諷之意。

    公子何故哂笑?”黃忠見他笑得奇怪,遂問。

    劉瑁激道:“人言黃漢升忠義素著,吾今觀之,實乃徒有虛名耳!”

    劉如意,何出此言?”黃忠激動起來。

    請教黃老將軍,汝提兵追殺於我,是忠於何人?又為何大義?”劉瑁反問。

    我奉劉磐之命,前來追殺,何為不忠?我為荊州除去爾等,如何不是大義?”黃忠道。

    劉瑁隨即說出一翻道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