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69章 虎口脫身

字數:4575   加入書籤

A+A-


    婁發並不想衝破陣線,殺了一陣,拔馬退走。

    天色昏暗,蔡瑁不明就裏,急欲令軍士回頭,無需追趕。

    誰知那婁發竟然去而複返,並不逃離,又在不遠處喊殺。

    蔡瑁所派五百兵卒拿捏不定,隻得奮力追趕而去。

    幾乎同時,劉瑁、甘寧、沈彌帶領剩餘錦帆衛四十餘人,展開正麵攻擊。

    劉瑁令眾人以錐形陣攻擊。

    戰鬥力最強的甘寧為陣芒;劉瑁在三十名錦帆衛的保護之下,居於陣頭,緊隨甘寧衝鋒;沈彌帶領十名錦帆衛守護陣尾。

    攻擊開始,一翻衝殺,甘寧憑借其超強的衝鋒能力,殺開一條血路,直衝陣中。

    此時,黃忠護著其子黃敘,在陣中左衝右突,若不是身邊有五百軍卒保護,恐其子早已不保。

    饒是如此,那黃忠黃敘父子四周,重兵圍困,長戟、戈矛齊齊招呼,任憑他武藝再高,有其子拖累,束手束腳,也難以施展。

    黃忠已然受了幾處刀槍之傷,加上斬殺數十人,渾身上下,鮮血淋漓。

    就在此危急之時,甘寧衝來,高聲喊道:“黃老將軍,俺甘寧來也!”

    那甘寧手持雙戟,衝上前去,左右開弓,早將黃忠身邊幾個長戟手砍到在地,護住其左邊。

    隨之,劉瑁衝上來,舞動霸王槍,在黃忠右邊廝殺,緊緊護住。

    劉瑁喊道:“黃老將軍,快快隨我等西撤,留下必是等死也。”

    黃忠遙望荊州方向,仰天長歎,舉刀大罵蔡瑁道:“蔡瑁奸賊,劉景升視汝為軍師,我觀之,汝三歲童稚尚且不如也!”

    那蔡瑁聽到黃忠如此大罵,越發惱羞成怒,催動全軍,全力攻殺。

    沈彌帶人上來,將之子黃敘護住。

    劉瑁見黃忠已然和蔡瑁翻臉,心知這黃忠多半已經打定主意,隨他西行,這便高聲令道:“興霸、漢升不可戀戰,快快撤退!”

    甘寧哇哇幾聲狂吼,首當其衝,揮舞雙戟,馬行處,騎兵紛紛落馬,步卒紛紛倒地。

    沈彌和十幾名錦帆衛緊緊護著黃敘,隨後衝出包圍。

    劉瑁隨後趕上,回頭催促黃忠快走。

    那黃忠見其子黃敘被劉瑁之人救走,這便號召部曲撤離。

    脫離包圍圈,劉瑁和沈彌護著黃敘繼續前行,甘寧帶領剩餘十幾名錦帆衛,前軍變後軍,和黃忠及其部曲不足百人,且戰且退,一直退回益州境內。

    劉瑁本以為蔡瑁定然不敢過界,實未想到,那蔡瑁心有不甘,竟緊追不舍,咬住不放。

    劉瑁和沈彌隻管前行,必須提前到達二十裏外,與荀攸、張鬆匯合,一同撤退,方能完全擺脫蔡瑁魔爪。

    不然,蔡瑁帶兵追至,荀攸、張鬆一時難以逃走,落入蔡瑁之手,到時更加難辦。

    半個時辰之後,劉瑁等人見兩側山勢陡峭,中間竟是一處穀口。

    進入穀口,發現狹窄的道路之上,擺放著許多柴草。

    馬踏上去,竟能沒了半截馬腿。

    劉瑁和沈彌等正自好奇,旁邊山梁之上,荀攸高聲喊道:“來人可是如意公子?”

    沈彌急忙高聲回答:“正是公子,是荀先生吧?”

    正是我等。”

    荀攸和張鬆等來到近前。

    荀攸言道:“公子後邊可有追兵?”

    正有追兵。若不是興霸、漢升殿後廝殺,恐怕我等難以至此。”劉瑁道。

    公子勿憂,我等這裏已然準備妥當,單等公子前來。”

    荀攸將手一擺,劉瑁隨著他手指之處,看到一堆十幾個草把。

    先生此乃何意?”沈彌不解。

    荀攸道:“穀口我等已放好幹柴茅草,一點便著,見火就燃。沈將軍帶領身邊士卒十幾人,各執草把一個,與穀口兩側巨石之上埋伏。單等我軍後軍過後,縱火燒之。那蔡瑁士卒為大火阻擋,必然難以追來也。”

    劉瑁以為此計甚妙,急令沈彌照荀攸所言行事。

    那沈彌行動迅速,將十幾名錦帆衛,分作兩組,一組在北,一組在南,各執草把、引火器物,埋伏於穀口兩側。

    為確保萬無一失,劉瑁親領六七人在北,而沈彌親領六七人在南。

    荀攸、張鬆帶著黃敘,爬上對麵山崗,藏身其中。

    不多時,穀口外馬蹄聲響,喊殺之聲隨之傳來。

    劉瑁高喊,急令點火。

    劉瑁、沈彌等人皆將草把點燃。

    甘寧、黃忠等二十餘人狼狽退入穀口。

    劉瑁不敢過多耽擱,急忙號令:“放火!”

    十幾個火把扔向穀口之中。

    那地上幹柴茅草果然極易引燃,頃刻間,大火衝天,熊熊而起。

    甘寧、黃忠勒馬回望,但見有幾名兵卒衝上前來,恰被大火燒著鎧甲衣衫,頓時倒地打滾,被大火吞噬。

    那穀口之外,蔡瑁高聲叫罵:“劉瑁小兒,放火截道算什麽英雄好漢?”

    劉瑁此時已然從北側巨石之上跳下,回到馬上,以霸王槍隔火遙指蔡瑁道:“蔡瑁,卑鄙小人,今爾等殺不得我,我也殺不得汝。且將你人頭記下,久後必來索去!哈哈!我等去也!”

    劉瑁說完,擔心大火熄滅,蔡瑁繼續追趕,急忙集合眾人,整頓兵馬,朝著巴郡進發。

    眾人過了涪(fu)水,到達涪陵之後,方才安穩歇馬。

    黃忠拜服於地,謂劉瑁道:“公子,忠死罪也。公子親身犯險,舍命救我父子,竟令公子折去這許多人馬,忠有何德能,敢勞公子如此?”

    劉瑁急忙將其攙起,笑道:“漢升說哪裏話來?莫說折了許多人馬,就算讓瑁身受十刀八刀,又有何不可?我有黃漢升,可抵十萬兵!”

    黃忠越發感激涕零,跪伏於地,再三叩拜。

    黃忠又想甘寧等人賠罪,言說皆他之過,方令眾人涉險相救。

    眾人都哈哈大笑,皆不以為然。

    過了涪水,那蔡瑁自然無法追趕上來,隻得引兵自回。

    自涪陵至巴郡,不過日路途。

    由涪陵縣長款待資助,眾人吃穿用度無憂,一路之上,倒是不甚辛苦。

    隻是那黃忠憂心忡忡。

    劉瑁心中暗想,他定是擔心家眷受累。

    雖然黃忠一直未曾言明,然劉瑁心中卻並未忘記。

    說實話,劉瑁心中亦沒底。

    畢竟自荊州益州交界之地,至長沙郡攸縣,足有七八百裏,中間還要渡過沅水、湘水,歸程自攸縣至巴郡一千五百餘裏,兩者相加,足有兩千二三百裏,如此長途跋涉,沒有月餘,怕是難以抵達。

    這麽長的時間,魏延能夠完成使命嗎?

    劉瑁心中沒底,自然也不敢向黃忠透露,已派魏延前去接其家眷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