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72章 荀攸之謀
字數:3728 加入書籤
又過數日,巴東郡送來軍報,言說荊州劉表調集水軍五萬,西進屯兵巫山之東白帝城,似有沿江溯流而上之意。
劉璋聽聞,惶恐不安,急招群臣計議。
趙韙出班言道:“主公勿憂,那荊州水軍雖負盛名,然則溯流而上,失盡地利。我益州水軍可居高臨下,稱勢東進,屯兵朐(qu)忍,聚險而守,涼那劉表、蔡瑁縱有通天之能,何敢窺伺我益州半步耶?”
劉璋深以為然,謂眾人道:“誰可領兵守朐忍?”
劉瑁早知這趙韙已經掌管益州半數將士,仍然身為城都都尉之職,極是不滿。
然礙於龐羲掣肘,一時竟不得提拔。
劉瑁揣測,在這城都城中,趙韙實乃他最大威脅,早想伺機離去,隻是時機尚未成熟,苦無借口。
此時換個思路,若是將這趙韙弄出城都,豈不是也會安全許多?
想到這裏,劉瑁便起身言道:“主公,愚兄舉薦一人,堪當重任!”
龐羲、趙韙一聽,盡皆訝然。
尤其那趙韙,起身作色道:“如意公子,我益州人才濟濟,便是我趙韙帳下,也是武將如雲,就不勞公子費心了吧?”
劉瑁笑道:“趙都尉莫非不想建功立業?”
趙韙一怔,反問道:“汝何意?”
劉瑁轉身向劉璋再拜,道:“主公,荊州水軍,天下無敵。瑁此次出使荊州,有幸親臨荊州水寨,目睹水上操練,軍陣嚴整,威武雄壯,實非我益州可比也。對付此等強大之水軍,縱然趙都尉手下戰將如雲,可有能掛帥領兵之將乎?以吾觀之,為防不測,還是令趙都尉親自引軍前往,屯駐朐忍,方保萬全。”
堂上眾位文臣武將皆未想到,劉瑁推薦之人竟是趙韙。
那趙韙也是滿臉詫異,笑道:“多謝如意公子看得起!若真是如此,韙定當不辭勞苦,肝腦塗地,報效主公!”
劉璋實難想到劉瑁會推薦趙韙,此時見他們一團和氣,倒是高興,當即言道:“吾兄所言極是,抗拒荊州之敵,非趙都尉不可!既如此,著即命趙韙為征東中郎將,統領我益州水軍三萬,外加步騎三萬,屯兵朐忍,以據荊襄。”
趙韙因此升官,越過龐羲一頭,自然高興,當即領命。
他自然繞不過劉瑁,隻得上前躬身施禮拜謝。
劉瑁麵帶微笑,一把握住趙韙之手,言道:“趙中郎不必多禮,你我皆是主公之臣,何分彼此?再說,我為主公和益州薦汝,乃出於公心,並無私意也,無需稱謝。”
劉瑁越是客氣,那趙韙越發蒙圈。
趙韙本是武將,暴虐霸道,直來直往,若論城府計謀,他連龐羲都趕不上,更不要說和他劉瑁相提並論了。
趙韙帶領東山營軍力三萬,並提領巴郡水軍三萬,沿江而下,兵臨朐忍,抗拒劉表而去。
七月朔,又有荊州軍報,言說蔡瑁又增兵三萬,已經出荊州,不日便可抵達白帝城。
劉璋得了消息,惶惶不可終日,再次聚集眾位臣僚商議對策。
龐羲出班奏道:“主公,督義司馬張魯攻下漢中後,教化臣民,發展生產,兵精糧足,已聚集十萬之眾,可令其派兵南下,支援朐忍。”
劉璋皺眉道:“龐議郎以為可行?吾聞張魯與別部司馬張修攻取漢中,張修殺漢中太守蘇固後,張魯趁張修不備,攻而殺之,至此獨領漢中,傳播教法,大有與我城都分庭抗禮之勢。如此令其出兵,怕其不會遵從吧?”
主公勿憂,張魯母盧氏、弟張征皆在城都。若張魯拒不奉命,乃是忘恩背主,以其母弟脅迫之,不怕其不出兵相從。”龐羲諫道。
劉璋以為然,遂致書於張魯。
劉瑁相信,張魯斷然不會出兵,而很可能劉璋會因此惱羞成怒,殺了張魯母弟,但他等得便是此等良機,故而閉口不言。
果然,張魯見書,憤而絕之,割使者左耳,並回書道:“劉璋小兒,汝脅迫我母親幼弟,實乃寡恩少義、凶殘暴虐之主也!魯寧死不會向爾等劉氏屈服!”
遂自立漢中。
使者攜書討回城都,哭拜於劉璋麵前。
饒是劉璋懦弱,此時也勃然大怒道:“張魯無恥之徒,背主忘恩,世所不容也!”
遂令龐羲帶人,將張魯母、弟抄家滅門。
因此事,劉瑁感覺到,劉璋即便懦弱,也有食人之時,久留城都,勢必有變,不如早些離去,建立自己根據,方可成就大業。
劉瑁趁夜叫眾人計議。
劉瑁將所思言明,那甘寧揮動拳頭,急道:“以寧之見,不如令我召集錦帆衛,混入城中,趁夜抓了劉璋,殺了龐羲,控製城都,公子自做這益州之主可也,何必連日受這般窩囊氣?”
不可!”劉瑁道,“東山營尚有一萬多精兵駐紮,西山營原有萬餘人,加上子遠手中一萬駐軍兵權也被龐羲奪取,若我等妄動,東西二營,拱衛州府,我等實難成事。即便爾等錦帆軍厲害,潛入城都,將劉璋、龐羲控製,然則仍舊無法保證東西二營不會攻城平亂。再有,那趙韙在朐忍尚握有水陸精兵,到時,回軍掩殺,如之奈何?兩強勢均力敵,如二虎相爭,定然兩敗俱傷。若荊州水軍稱勢西進,我益州危矣!”
甘寧自是急躁,道:“似這般殺不能殺,走不能走,憋死人也!那趙韙雖暫離城都,然龐羲老狐狸還在,久後定不放心公子。先動手為強,後動手遭殃。若是遲了龐羲一步,我等悔之晚矣!”
興霸之言有理,公子當細思之。”黃忠亦道。
劉瑁見荀攸、張鬆皆未說話,知他二人亦是此意,遂笑道:“我亦有心早日擺脫此樊籠之困,笑傲疆場,建立功業,且已尋思良久。我欲北上攻漢中,取梁州為根基,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荀攸立即言道:“公子之意甚好!昔高祖取漢中,招兵買馬,暗度陳倉,一舉而得天下。今若公子若取漢中,當效法高祖矣!”
劉瑁不禁概歎道:“我雖有此心,然恨無良謀賺劉璋之兵離去也。”
荀攸遂道:“這有何難?來日公子可遣數人喬裝打扮,潛入巴充、巴西一代,散放謠言,就說張魯恨劉璋殺其母、弟,不日將率軍南下,為母、弟報仇雪恨!如此,劉璋必然慌亂。到時公子可毛遂自薦,提領大軍,討伐張魯。若劉璋允準,事可成矣!”
劉瑁聽了,十分高興,以為當可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