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第77章 奇謀秘計

字數:4069   加入書籤

A+A-


    眾人一翻勸解,再有那先生一臉迷惘,追問他何以至此。

    劉瑁遂怒道:“你這瘋子,胡言亂語,吾明明一介草民,如何便稱我為天子?虧得此處乃荒山村野,若是在廟堂市井,為他人聽去,我豈有命乎?”

    那人遂起身笑道:“將軍勿怒,容我報出姓名,將軍自當信吾所言。再者,我豈不知此話能要命?正是在此荒山野嶺之中,鄙室簡陋之所,吾方才敢大禮參拜,若是在廟堂市井,我豈會如此不識時務?”

    這先生一番話,倒讓劉瑁放鬆下來。

    饒是如此,荀攸與眾將都甚為奇之,不知為何這先生竟參拜劉瑁,口稱萬歲,莫非他真有帝王之相?

    眾人正納罕,那先生道:“在下譙(qiao)岍(qian),字榮始,世居荒山,精研河圖緯書,能觀天望氣,故而知貴人命數。”

    劉瑁心中暗想,我當是什麽高人,原來是個算卦的。

    不過,這譙岍說得倒是沒錯,他未來的目標的確是成為天下至尊,隻是道路曲折漫長,如何憑他一言兩語,便能成功?

    再說,他可是個唯物主義者,從來不信命運之說,單憑雙手說話。

    看來這人和城都董扶算是一號人物,隻以為有點學問,便說自己會望氣,知未來,搞得玄而又玄,其實皆是糊弄世人。

    劉瑁正在這裏琢磨,那荀攸也突然跪倒在地,對著劉瑁口稱萬歲。

    甘寧、黃忠等輩哪見過這種陣仗,連荀攸都跪下了,哪有不跪之禮?

    一個個噗噗通通,在劉瑁麵前跪倒一片。

    喂,公達,興霸,汝等這是為何?”劉瑁簡直無語了。

    那荀攸道:“公子不知,這譙榮始乃是西充名士,雖居荒山,然大名遠播,我在長安之時,聞其名,便已如雷貫耳。榮始之言,定然不會有錯。公子將來,定可蹬九五之尊,我等如何敢不參拜?”

    劉瑁算是講不清了,隻得應道:“好好好,隨你們怎麽說。那也別拜了,已累一日,眾人都起來說話,好好歇息歇息,再向譙先生打探打探路徑,明日便好啟行。”

    眾人這才起身。

    劉瑁又道:“你們愛怎麽想怎麽想,然吾心中實無覬覦帝位之心,僭越大寶之意,走出譙先生家,望諸位一如平常,絕不許再提起此事!”

    眾人皆稱諾,便是那譙岍,也一並奉命。

    譙岍慌忙下廚,魏延、吳懿相助,整治酒饌,讓眾人吃過。

    四名武將各自躺在一旁休息,劉瑁和荀攸與譙岍敘談。

    經過一番了解,劉瑁總算知曉,沿墊江而上,約摸一百五十裏,至劍閣,有浮橋可以過江,隻是山道崎嶇難行。

    若是騎馬行進,來去一趟,少說也需要六七日光景。

    除此之外,墊江之上,再無浮橋,過江隻能憑借船隻。

    了解清楚,劉瑁等人在此歇息一夜,明日起行。

    臨幸前,那譙岍再次拜倒,言道:“山野荒村,茅舍簡陋,粗衣鄙食,照顧不周,陛下,請恕臣不恭之罪!”

    劉瑁將其攙起,道:“譙先生,到此為止。關於天子之時,切莫再提,不然,吾心憂矣!”

    那譙岍道:“是!公子請放心,這一夜之事,宛如一夢,岍知曉厲害,定不會為外人道也!”

    劉瑁等人拜別出穀口,一路向東,準備回營。

    方到穀口,劉瑁停止前進,眉頭緊鎖,心中實在擔心這譙岍會對外人胡說八道,手握霸王槍,心中遊弋不定。

    眾武將不明其意,隻道他身體不適,接連前來詢問。

    劉瑁隻是搖頭不答。

    荀攸撚須良久,方道:“公子,不如派魏延前往除之。”

    魏延一時未解,問:“先生此言何意?”

    荀攸未答,直觀劉瑁眉色。

    劉瑁想起曾經許下諾言,絕不隨便殺害一個好人。

    這譙岍雖如此說,然絕非刻意加害,實乃其以河圖緯書推測而出。

    若是因此,派人前往殺之,豈非違背天道人道?

    劉瑁遂叱道:“公達錯矣,吾豈會隨便殺人乎?軍情緊急,速行。”

    荀攸訕訕而退,拱手言“諾”。

    眾人遂揚鞭踏馬,絕塵而去。

    午時,至營中,隔江有探報來,說對麵沿江駐紮的乃是巴夷首領杜濩和七姓夷王樸胡,兩人共領兵六七千眾,皆是受張魯上將楊昂派遣,阻擋益州大軍。

    劉瑁令眾人軍帳計議。

    荀攸道:“杜濩、樸胡皆巴夷首領,久在山川,深識水性,據險而守,不可強攻。某以為,當出奇兵襲之。”

    先生如何方能出奇兵?”吳懿問。

    荀攸道:“昨夜誤入荒山,因而遇到榮始。據其所言,此地向西一百五十裏,至劍閣,有浮橋,可通軍馬。我意,可選派精銳,西行過浮橋,襲杜濩、樸胡之後。其餘軍卒征集戰船,正麵佯攻。如此,水陸並進,兩下夾擊,定可一舉而勝之。”

    好!好!先生此計甚妙!”甘寧叫道。

    黃忠等人也都點頭,以為甚妙。

    不想,那荀攸眉頭緊鎖,話鋒一轉,言道:“隻是……我等先鋒營隻有三千老弱,既要長途跋涉,又要駕舟強攻,分兵出擊,杯水車薪,如之奈何?若用此計,當須龐羲調集大軍,總體謀劃才行。”

    可是,那龐羲會用先生之計嗎?”黃忠滿臉擔憂。

    荀攸一臉無望,隻是搖頭歎息。

    甘寧遂怒罵:“格老子的,龜兒子占著茅坑不拉屎,我看他早活膩歪也。”

    就是!就是!”魏延也道,“公子,那龐羲如此欺辱公子,是可忍孰不可忍。不若公子便去將計謀獻於龐羲,若他從之,倒還罷了;若其不從,哼,我等將他揪出,一刀砍了,奉公子為主將便是!”

    文長所言,甚是痛快!”甘寧道,“公子,便請下令,若不如此,我等強攻,單憑老弱,投江喂魚乎?”

    就在眾人議論,要反龐羲之時,劉瑁腦子裏卻在絞盡腦汁,想那《三國演義》之中,到底有沒有類似案例。

    隨之靈光一閃,劉瑁想到,在“諸葛亮智取漢中”一回中,蜀軍和魏軍分居漢水東西兩岸,諸葛亮豈不是用奇計,令那曹兵不得不後退的麽?

    想到此節,劉瑁激動不已,遂道:“若是我等此時反了龐羲,雖可成功,倒叫三軍小瞧我等。即便奪了龐羲兵權,三軍能心悅誠服、歸降於我否?我有一計,不肖損失一兵一卒,當可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