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82章 圍攻楊昂

字數:4460   加入書籤

A+A-


    劉瑁收了三軍帥印,自掌兵權,從此可以大展拳腳矣。

    設龐羲這個傀儡主將,不過是想一時迷惑益州劉璋罷了。

    此雖非長久之計,然能夠欺瞞一時,進兵漢中勝算便會多一分。

    計議已定,劉瑁遂令魏延為先鋒,吳蘭、雷銅為前軍,楊懷、高沛為左軍,泠苞、鄧賢為右軍,沈彌、婁發合後,荀攸為軍師,程籍為主簿,他自引中軍。

    克日進兵,於巴西城東三十裏處安營紮寨。

    劉瑁聚眾計議道:“前邊三十裏便是巴西城,城防堅固,易守難攻。諸位有何良策?不妨暢所欲言。”

    龐羲道:“我軍智渡內水,挫敗楊昂偷襲,那楊昂必然躲入城中,不肯出戰矣。”

    荀攸笑道:“龐太守亦知兵法?”

    眾人哄笑。

    那龐羲急忙閉口,不敢再言。

    荀攸遂道:“啟稟公子,來日可遣一將,城下搦戰,一探虛實,再做打算可也。”

    劉瑁卻道:“我瞧那楊昂,自恃武藝高強,定然剛愎自用,明日著魏延陣前搦戰。若其不出,便令軍士城下叫罵。若其出戰,佯裝敗陣,將其引開城池,方好行事。”

    魏延領諾。

    來日,魏延領吳蘭、雷銅於巴西城下開闊處擺開陣勢,讓軍士前往城下搦戰。

    劉瑁便於陣後山坡上遠眺,探看情形。

    半晌,楊昂果然不出。

    魏延便令百十名軍士,在城下輪番大罵。

    楊昂惱羞成怒,再不問杜濩、樸胡諸人勸阻,手提大刀,飛身上馬,領五千軍出城,欲與魏延拚個你死我活。

    魏延先令楊懷出戰,戰三十餘合,楊懷抵敵不住,退回陣中。

    魏延又令高沛出戰,兩個直殺到五十餘合,未分勝負。

    劉瑁擔心那楊昂殺得久了,體力不支,逃回城中,便縱馬舞刀,迎上前去,令高沛回歸本陣,由他廝殺。

    楊昂以刀指之道:“魏延小兒,乳臭未幹,也來挑戰,莫非找死?”

    魏延並不發怒,笑罵道:“楊昂豎子,如此焦躁,莫不是急著去投胎?你魏延小爺這便送你一程!”

    魏延舉起大刀,朝著楊昂兜頭砍下。

    那楊昂也是使一口大刀,慌忙招架相迎,兩個你來我往,展眼鬥了十餘回合。

    魏延擔心,他放手大殺,楊昂招架不住,敗回城中,若要再想將他引出,恐怕千難萬難。

    故而魏延陪著楊昂走了二十幾合,賣個破綻,佯裝敗陣,調轉馬頭,領兵後退。

    楊昂殺得興起,見魏延敗陣,驅兵大進,緊追不舍。

    劉瑁見那楊昂上當,急令甘寧引一軍,繞道南側;令黃忠引一軍,繞道北側。

    兩軍於城門下會合,截斷楊昂退路,翻身回殺。

    這邊劉瑁親帥大軍,領上萬士卒正麵攻上。

    那楊昂正在追趕魏延,迎麵看見劉瑁帶領大軍殺來,知道中計,慌忙退回。

    魏延帶領楊懷、高沛二將回身大殺。

    那楊昂慌亂之中,不及戀戰,回身便逃。

    剛跑一陣,忽抬頭,見左邊有甘寧,右邊有黃忠,兩個皆如天將下凡,縱馬殺來,威風凜凜,勢不可擋。

    楊昂不敢接戰,斜刺裏荒僻之處便走,想尋機逃脫。

    那甘寧和黃忠兩個哪裏肯放?縱馬追殺,咬住不放。

    劉瑁遠遠望去,知這楊昂已是甕中之鱉,定然難以逃脫。

    恰在此時,巴西城外,煙塵衝天。

    劉瑁看到一彪人馬,穿著古怪,挑起土著舞蹈,竟向楊昂方向衝殺。

    那隊人馬約有三四千人,衝入甘寧陣中,竟如一把尖刀,迅速將甘寧手下之人一分為二。

    劉瑁不禁驚奇,實未想到,這楊昂手下竟有如此奇特勇猛士卒。

    那彪人馬將甘寧陣腳撕開一道口子,直奔楊昂身邊,將楊昂團團護住,殺條血路,便要撤退。

    荀攸急道:“公子,可再派兩軍前往,截斷歸路,定然不能讓楊昂入城也!”

    劉瑁遂令泠苞、鄧賢各引一軍,協助魏延、甘寧,加攻楊昂。

    又令沈彌、婁發各引一軍,迂回至巴西城下,截斷後路,阻擋救兵,免得巴西城中再出奇兵救援。

    如此自晌午至殺到黃昏,甘寧、黃忠、魏延三個,威猛無比,殺入陣中,哪個阻擋得住?

    那魏延勢要建功,徑向楊昂衝殺。

    巴西城中,救援人馬,為首之人,死命相護。

    劉瑁帶領中軍,緩緩向前推進,早看清從城中殺出救援兵馬,為首之人,正是杜濩。

    劉瑁傳令,讓人捉了那杜濩便是。

    軍令到處,黃忠抖起威風,衝入陣中,不三合,便將杜濩手中大刀磕飛。

    杜濩便要於腰間取撓鉤,黃忠輕舒猿臂,早將杜濩一把揪來,擲於地上,讓人捆了。

    那杜濩乃巴夷賨(ng)人,能夠衝散甘寧軍陣,便是依靠賨人超強的衝殺之能。

    關於巴夷賨人,劉瑁是有所了解的。

    賨人又稱寅人、板楯蠻,主要居住於巴郡閬中和宕渠一帶。

    《輿地紀勝》卷一六二記載:“巴西宕渠,其人勇健好歌舞,鄰山重疊,險比相次,古之賨國都也。”

    賨人勇猛彪悍、喜歡歌舞、精於冶煉,商周之後,直至兩晉,留下了不少輝煌戰績。

    據《華陽國誌·巴誌》稱:“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巴師勇銳,歌舞以淩殷人,殷人倒戈,故世稱之曰:武王伐紂,前歌後舞也。”

    劉瑁常對這段戰爭描述做過想象,臨陣之際,賨人載歌載舞,這對對手來說,該是怎樣一種威懾?又是怎樣具備浪漫情調和勇猛氣質的一個族群?

    劉邦滅秦之時,便常常讓賨人作為前鋒。

    賨人在閬中人範目的率領下,手執牟弩、板楯,高唱戰歌,跳起巴渝舞,竟至滅秦。

    楚漢相爭時,蕭何、呂雉極力推動寅人參戰,為劉邦大戰建立了人馬、糧草、武器的大後方,方才取勝。

    賨人為西漢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劉邦下詔免除賨人中羅、樸、杜、鄂、度、夕、龔七姓的租賦。

    東漢時,羌人數攻漢中,朝廷發賨人擊敗之,號為“神兵”。

    漢末大亂,張魯據漢中,誘說宕渠一帶巴、賨首領杜濩、樸胡、袁約背叛益州牧劉璋歸己,便成了今日之勢。

    劉瑁故知賨人英勇善戰,隻能以為援,而不能盡除之。

    劉瑁眼見得黃忠捉了杜濩,便傳下令去,勿要繼續廝殺,放那楊昂回城便是。

    眾將得了號令,隨即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