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洞府之庭
字數:3600 加入書籤
“快點傳大牛!”朱長老此刻當真有欠瞌睡就有人送枕頭的感覺,正是不知如何下台,所以剛聽到大牛求見,就連忙大喜過望地對著跪伏在地談雄喝道:
“先把事情搞清楚,要打要殺,等下再論!”
“大牛見過老東家!”待談雄傳喚後,那名叫大牛的瘦弱男子便進入洞府,剛一進門那大牛看到鏡芒閃閃的胡軍長老和胡琦長老,那大牛隻是稍微一愣,卻絲毫不為所動後,反倒朝著沒開鏡芒的朱長老拜服在地,嘴裏還呼道:
“大牛該死!”
“你就是大牛?”這大牛的這一聲老東家,喊得朱長老臉皮頓時一抖,擦了擦眼睛後,有點極為不信地看著跪在地上呼號的男子,臉色更是精彩了:
“怎麽是你?”
“回稟老東家,大牛奉少主之命,守在北海十二載,待得大牛回來,少主卻不在了!”那叫大牛的瘦弱男子,一邊從懷裏掏出一個玉盒,一邊雙手奉上:
“幸不辱使命,這裏麵是少主要大牛守候采集的妖靈花露,一共十二瓶!請老東家過目點收!”
“武少爺,嗚嗚~”那叫大牛的瘦弱男子說完,就禁不住伏在地上如同孩兒一般,竟然哭將起來了。
“大牛,你起來!”那朱長老見狀,一邊伸手接過大牛奉上的玉盒,一邊卻寬慰道:
“你這孩子,怎麽見麵就哭哭泣泣的,還不快點起來,老夫有話問你!”
“這麽多年,虧得你都一直還記得,難為你這孩子了!”朱長老見大牛哭泣,想到了自己的兒子,語氣也開始悲戚了起來,但隨即又想到這胡軍長老和胡琦長老可是虎視眈眈地望著他,頓時將心情一收,把臉色沉了下來,對著叫大牛的瘦弱男子問道:
“那李傑現在人在何處?”
“李傑?”大牛被朱長老的問話弄得一愣,隨即便答道:
“就是前幾天我送來的那人?大牛我把他送到內洞去了,有什麽問題嗎?”
“他人已經找不到了!”朱長老望了眼大牛,對大牛的這番答話有點失望,想了想後又自言自語地道:
“他中了老夫的玄冰彈,按說他逃不過老夫的神識,難不成他真的已經死了?”
“回老東家,那李傑是大牛托付劉老三照顧的!”那叫大牛的瘦弱男子冷不丁插了句話,一雙眼睛卻狠狠地盯著胡軍長老道:
“那李傑是這奸賊的人,這奸賊害死武少爺,大牛我恨不得喝了他血,吃了他的肉!”
“放肆!”
“大膽!”
“你說什麽?找死!”
大牛話音一落,一連串的怒喝從談雄,從胡軍長老,從胡琦長老口裏吐出。
那胡軍長老更是單手一伸,那柄耀陽寶劍便呼嘯著朝那大牛直砍過去。
“慢著!”胡琦長老開著鏡芒,將鎏金雙界斧一抬,鐺的一下架住了胡軍長老的耀陽寶劍,嘴裏又連喊著:
“問清楚再殺不遲!”
“哼!大牛早就想死了,這次能殺了那李傑,就是大牛的主意!”那叫大牛的瘦弱男子,此刻如同瘋了一般,一雙眼睛紅通通地盯著胡軍長老怒罵道:
“你個奸賊,害了武少爺性命,你怎麽不去死!”
“大牛,你在胡說什麽?”此刻的朱長老整個人都懵了,這大牛不出口還好,一出口便將說李傑是他殺的,而這大牛又是他朱長老的家奴,雖說十幾年不見了,但這大牛說他拜托劉老三殺李傑,更是為了朱武報仇。
“胡琦,你還要護著他嗎?”胡軍長老的兩眼裏都快冒出火來,收回耀陽寶劍後,望著胡琦長老大喝一聲:
“你若再敢阻我,就休怪老夫不客氣了。”
言罷,胡軍長老將耀陽寶劍望背後一插,單手便朝著大牛抓去,那胡琦長老和朱長老俱是身形一頓,旋即又牢牢原地定住,隻是眼睜睜地看著胡軍長老一把抓住大牛。
“這人證,老夫先帶走了!”胡軍長老一手製住大牛,將後背一挺,那耀陽寶劍便從背後彈出,在半空中劃了道圓弧後,竟然忽然漲大,旋即化成一道電光,載著胡軍長老和大牛嗖的一聲,便消失在這鴉山的洞府裏。
“哼!朱老四,這下你滿意了!”胡琦長老冷冷地看了眼呆立在原地朱長老,鼻子裏冷哼一聲,便朝著胡軍長老離去的方向追去……
從鴉山西麓逃出後,李傑一行五人是晝夜疾馳,一路往西逃去。
可能是鴉山的人,對於內洞的毒太過於自信,所以這接連幾日下來,就連朱長老和胡軍長老他們可想都沒想過,這李傑不見了,除了被殺死之外還有逃走了的可能。
說來也怪不得胡軍長老他們沒想到,因為這鴉山礦洞乃正一元皇派外門的一個小地方,所以至於鴉山如何警戒,如何管理的,他們這些做長老的可不會關心如此小事。
再加上他們一到鴉山,那朱長老便弄了出神識搜查後,所有的線索都指向李傑他們乃是被劉老三給殺了。
要說他們也不是沒想過,既然李傑的人不見了,需要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的說法。
但鴉山可不同於其他的地方,鴉山的人死了後,為了避免毒氣泄露,也是為了冶煉所需,這鴉山的人死後,屍體都會被送進土窯燒掉,所以在鴉山還真有沒有死能見屍的說法。
於是,這幾種情況一綜合起來,就連朱長老都認為李傑已經遭遇劉老三的毒手了。
而做為鴉山主事的談雄他們,更是不會想到李傑還有逃走的可能,就算他們私底下猜測,他們也必定不敢說出來。
所以被死亡的李傑一行五人,終於在胡軍長老含憤帶走大牛之時,逃到了一片浩瀚,橫無際涯的洞庭湖邊。
洞庭湖中有仙山,素有“洞府之庭”的說法,所以被稱為洞庭山。
傳說這座洞庭山浮於水上,其下有金堂數百間,玉女居之,四時聞金石絲竹之聲,徹於山頂。
而洞庭湖,古稱雲夢澤,八百裏的湖水,浩浩湯湯,氣象萬千。所以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因湖泊中的洞庭山而被稱為洞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