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洋務運動(二十五)
字數:3312 加入書籤
第九十四章
丁日昌被調到李鴻章麾下之後,就馬上接見了青幫頭目, 與鹽商。會晤的地方就在當年李鴻章送行美**火商查爾德的綠波廊。在這場宴會上, 丁日昌表現的很平易近人,也正如外界傳聞一般, 一點也沒有讀書人的架子,相處的很是愉快。當下, 他就把鹽票的事情落實了下去, 眾鹽商在看得丁日昌的態度, 心下也鬆了一口氣, 做生意最怕遇到難搞的官方,這樣平平安安的過度,最好不過了。
當然, 丁日昌對於之前私鹽的“既往不咎”也是有條件了,他把原本兩淮的厘金(稅點)由零點八提到了一點五。不過即使這麽高的稅金,對於這些鹽戶而言也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自是無不應允。
丁日昌在拿到了第一批商甲厘金之後, 找到了李鴻章,商量起了一件大事。既,希望奏請朝廷再次準許淮軍在江南建造軍工廠,資金即由新增收的厘金中抽取。
他對李鴻章如此說道:中外交通,洋人乘我多事之秋, 不時恫嚇挾製,令人憂憤難忍,必須積極自強以圖禦侮。
他認為外國的長技在於船堅炮利, 洋人恃此以挾製中國,我們也可以取其所長以對付洋人。丁日昌思想的另一個重要點是他從自己的親身體驗中認識到,中國傳統的生產工藝和手段無法適應近代槍炮製造的需要。舊式泥爐煉不出能夠製造近代槍炮的鋼鐵,用泥模鑄炮也很難使炮膛光滑勻衡。因此,丁日昌產生了改革生產工藝和手段的強烈願望。
這也正是李鴻章非要舉薦此人的原因。丁日昌雖是秀才出身,但卻極其通曉火器製造,他早年在廣州市郊燕塘親自設計監製成功過短炸炮36尊,炮彈2000餘顆。這些武器受到了廣東清軍的歡迎,丁日昌因此聲名遠播。
李鴻章對於丁日昌的提議很是肯定,如今載淳提他為兩江提督,手握江蘇浙江的兵馬大權,就是為了想讓他借助上海背靠洋人,能接觸世界最新技術的優勢,大力發展軍工,以圖有朝一日,振興大清。
李鴻章雖然讚同丁日昌的提議,但並沒有馬上就上奏朝廷,而是想派他前去安慶內軍械所先學習參觀一下。
安慶內軍械所是大清依靠自己力量建立的第一個近代軍事工業企業,也是中國近代機械工業的發起地,匯聚了當今中guo最優秀的科學家。丁日昌得了李鴻章的提點,虛心受教,第二天就整頓車馬,打算走水路從上海跨越江蘇直奔安慶。
要說這人做了官就是好。鹽商們聽得新走馬上任的兩淮巡鹽使打算出巡,老早就安排好了一路的招待,丁日昌順著長江而下,一邊趕路,一邊應酬,倒顯得有些意氣風發,。
待得他來到安慶的時候,已經是農曆九月天呢。丁日昌通報了姓名,上交了李鴻章親批的文書,通過身份認證,才被迎了進去。“秋老虎”剛剛散去,天顯得涼快了不少,但走在安慶內軍機械廠內,熱熱鬧鬧的人喊聲,轟鳴的機器聲,倒絲毫沒有降溫的意思。
前來迎接丁日昌的乃是如今因為山寨出“安慶號”而文明工界的華蘅芳。
丁日昌對華蘅芳的大名早就如雷貫耳,對他很是有禮,並執了晚輩禮。華蘅芳見得這正三品大員如此,很是受用,又聽得丁日昌的來意,自對他知無不言。丁日昌原本就是對火炮洋務之事頗為喜歡,如今得與華蘅芳會晤,自立即就商討在了一出。一時間二人說的好不激動,甚至大由引為知己之感覺。
“華師傅已經研究出了開花炮?”丁日昌聽得華蘅芳言語中的得意,心下也是一驚。
開花炮這種炮彈自明朝末年就有了,不過威力並不是很大。這種開花彈是在鐵球彈體裏麵裝上火藥,再開一個孔,插入引爆的引信,所謂引信便是一根中空的蘆管,內置藥撚,裝填前根據所要射擊目標的距離裁剪相應長度。
發射的時候,先將火藥裝入炮膛,再裝上一塊圓形木板擋隔,在木板上再填上一寸厚的土,加土乃是作密封燃氣之用,隻因大炮炮管和圓球彈體有很大間隙,所以要加土。此時將圓球炮彈引信對著炮口放入炮膛,之後透過圓球炮彈與炮膛的間隙填入火藥,將土層和彈體後半球的空間填實,再在鐵球彈體的前半部覆蓋上一層濕土,然後再在上麵封上一層臘。開炮的時候,先點燃伸出炮口的開花彈引信,然後立即點燃火門上的火藥,前後兩級發射藥遞次燃燒,連木板、泥土帶炮彈和臘一起射出。這樣的發射方法非常危險,因為,哪怕用了泥土和臘封,點燃發射藥產生的火焰也會從炮彈跟炮管的間隙竄到炮彈前方,極容易引燃暴露出來的藥撚,導致提前爆炸甚至炸膛。
自然,華蘅芳話中的開山炮就是這種炮彈的升級版。這種新式的開山炮乃是李鴻章特意囑咐率先開發的。當年,太平軍攻打東南沿海,洋人就使用了這種最新型的開山炮,當時李鴻章看到洋人用大炮在蘇州城下拿葡萄彈、子母開花彈、散彈、爆破彈滅太平天國大軍,看的目瞪口呆。至此,這種新式武器也被列入了安慶開發研究的首要任務之一。
“不知在下可否一觀?”丁日昌很是激動過的問道。華蘅芳自無不應許。喚來徒弟去內軍械所後麵清空場地,然後叫徒弟們準備試炮。
眾人來到試炮場,但見一門由精鐵打造的紅衣大炮在陽光之下反射著寒光。
“師父,可否點火?”小徒弟問道。、
“可。”華蘅芳拉著丁日昌後退數步,但見小徒手持火折子走到開花炮錢點著。一聲轟鳴驟起,炮彈射出,如流星閃過,墜落大地。
“砰!”
又是一聲爆炸,炮彈落地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力,無數鐵皮伴隨著爆炸聲四射,如雷聲滾滾。那原本的靶子早就被炸得粉碎,地上憑空出現了一個半米多深,三米多寬的大洞。
“這。。韋實驚人了些。”丁日昌見此不得不讚歎道。
華蘅芳麵露笑意,又取過西洋鏡交與丁日昌手中:“大人請再用望遠鏡一觀。”
丁日昌聞言,接過望遠鏡向那大洞看去,見得除了那半米深大洞,其四周還有無數鐵皮飛射的痕跡,更有一大樹不幸被殘碎鐵皮擦過,樹幹間竟出現了一道鏤空的口子,這口子足有一人拳頭大小,著鐵皮殺傷力可以想見。
至此,丁日昌不得不大驚失色,若是這鐵皮擦到人的脖子上,便是大羅金仙怕也救不回來了吧。
“此炮當可謂當世第一神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