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回族叛亂(二)

字數:3483   加入書籤

A+A-


    第九十八章

    “蠢貨!”

    “白chi!”

    “弱zhi!”

    “低能兒!”

    整個煙波致爽殿裏充斥著載淳的怒吼聲,嚇的李蓮英也不由往後縮了縮脖子, 所有的宮人也眼觀鼻, 口觀心,大氣不敢出一聲, 就怕被這位少年天子遷怒!

    “從沒見過皇上發過這麽大的火呢。”芷蘭在心裏暗暗的想到:“便是當初八大輔政大臣兵臨熱河,皇上都是胸有成竹。這等破口大罵, 可見事態的嚴重性。”

    載淳罵了老半天, 也不覺得息怒, 更是把甘肅那上來的奏折給撕成了兩半, 丟在了地上。這董元醇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原想著他身為禦史出生,發現了當地的問題,不上報也就算了, 還居然想要自己壓下去,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是個什麽貨色,鎮壓也鎮壓下去,竟還使得當地的團練全軍覆沒。

    “董元醇現在在哪?”

    載淳發完了火, 這才問道。李蓮英聽著載淳的問話,盡量不讓腳步發出聲音,走上前,拾起奏折:“回皇上的話,聽兵部的人說董元醇帶著殘兵敗將逃到了山西。”

    “他還有臉逃?怎麽不去死?!”

    載淳當下更是火冒三丈。這等無用之人, 竟棄自己治下百姓不顧,一個人逃了,真是蠢到極點。他若真戰死沙場, 載淳好歹還能說一句“此人雖然能力不行,至少還算忠烈。”如此行徑,正是想遷怒他九族。

    冷靜,冷靜。。。

    載淳再三壓火,對自己說,不要遷怒他人:“阿英,去告訴刑部,即刻把董元醇押解回京,打入天牢,交由他們全權處理。再去把兵部尚書和軍機處大臣都叫來。”

    真是想把我大清聞名曆史的滿清十大酷刑都在這人身上用一遍。

    出了這麽大的事,載淳不僅生氣,還感到了深深的痛心。五十萬條性命啊,都是無辜的百姓,幾日間命喪荒原,這些反賊簡直是喪性命狂。在載淳的心中,這些回民的定義已經被打成了“反社會,反人類的極端主義者了。”

    軍機大臣們與兵部尚書曾國藩其實也很早就得到了消息。這折子他們也是知道的,都在行宮內等待著載淳的召見。他們見得李蓮英來召喚,當下對視一眼,上前給李蓮英塞了銀子,問了問載淳現在的心情狀況。不出所料,李蓮英隻回答了四個字:“勃然大怒。”

    這些大臣們聞言,心下歎了一口氣,互相商量了一下,然後惴惴不安的向著煙波致爽殿走去。此時的煙波致爽殿裏靜悄悄的,無人敢在此時大聲的喘一口氣,就怕被皇上遷怒。載淳疲憊的依靠在龍椅上,微閉著眼,讓芷蘭幫忙按摩著頭部。聽得腳步聲,才又睜開了眼。

    “坐吧。甘肅陝西那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了吧。”

    載淳的聲音有點沙啞,顯然是之前發火叫的嗓子都有些不舒服了。他揮了揮手,喚芷蘭上茶,喝了一口水,才總算舒服了不少。

    眾軍機大臣很是不安的坐下,不知道該怎麽回答。倒是一貫謹慎的曾國藩此時率先開了口:“回皇上,見過了。”

    載淳把茶杯放在一旁,把奏折讓芷蘭遞給眾人,再叫他們看了一遍。

    “臣以為,出兵鎮壓,並非上策。”

    “哦?”載淳聞言,心下不喜。曾國藩的回話,顯然不是他想要的答案。但是,出於對曾國藩的敬重,載淳並沒有馬上就反駁:“請曾老詳說。”

    曾國藩從椅子上起身,對載淳拱手:“回民,自古以來便被我中原地區民族排擠,劣於漢人之下。又因起信奉‘真主阿拉’,不理我儒學教化,更是被譽為‘不可理喻之人’。正因為如此,我大清在對待這個民族的問題上,常常是有偏頗的。回民之亂,不同於太平軍逆賊,妄圖動搖我大清根基,實則是為自己求些公正。臣以為當先以安撫為主。”

    安撫?載淳聽了,不由拍了一下桌子:“那死掉的五十萬無辜百姓當如何?”

    “那在皇上心中,回民亦是大清百姓否?”

    曾國藩反問道。

    此話一出,各軍機大臣心裏都是一抖。隻覺得曾國藩是個強人,這等大逆不道的話都能當著皇上的麵說出口。大清的階級定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和元朝很像,滿族最高貴,下來是蒙族,然後是漢人,再剩下的自是那些少數民族。不過,說句不中聽的,如今的滿族,在宋明的時候,不也是漢人口中的蠻夷之族嗎?而漢人,若是不仗著人數過多,在滿族的統治下,其實和回民又有什麽不同呢?

    載淳被曾國藩的這一問,問的說不出話來。

    是啊,漢人是大清的子民,回民就不是了嗎?說到底,百姓的叛亂歸根結底是統治者的無能,不能給百姓一片安居樂業的環境,才逼得他們不得不反。曾國藩也說了,回民的叛亂,並不是為了顛覆大清同治,而是泄憤,宣泄他們被壓迫了上百年的不公平待遇的憤怒。

    卻聽曾國藩繼續說道:“大清對待回民之苛刻實在繁多。如:三回民持兵器同行,則為罪,叛麵刻‘回賊’之字。鬥毆著,漢傷回民以十抵一,回傷漢則一抵十。如此種種,實在繁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正是這個原因。”

    曾國藩來前顯然是做過很多功課的,一字一句,說的載淳啞口無言。

    “眾軍機大臣以為如何?”

    曾國藩有戰功,又簡在帝心,有些話他敢說,旁的人可就不敢說了,即使是軍機大臣也不敢在這種時候去載淳的觸黴頭,都沉默不語,就怕被打擊報複。

    載淳看著下麵沉默無語的眾人。很顯然,沉默就代表了讚同了。

    載淳心下百般思量:“那曾老覺得應該如何?”

    “盡言回漢一家,先派人努力安撫回民們。並頒布一係列政策,已示誠心。對於叛軍,隻追究首惡之罪,許諾不牽連。”

    民族問題。。。

    載淳聞言,不由想起了自己上輩子在各種電視上所聽到的各種民族問題新聞報道。最後點了點頭:“如此便先這樣吧。這並非一時之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