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越漸興盛的合成營
字數:5336 加入書籤
秋雲和趙友最終接受了葉曉的建議,對第三分隊的編製進行了再一次的重新編製,整個第三分隊的編製重新劃分後,組成如下:
一個裝甲步兵連,一個火力支援連,一個機動連,一個後勤保障連,一個通訊排、警衛排和直屬機構。
其中火力支援連是由兩個飛彈排、三個炮兵排、一個火箭炮排組成的大編製連,而特種小隊、防化排和偵察排則全部歸納到機動連,可能是戰車製勝論的原因,趙友和秋雲強烈要求必須擁有至少一個的戰車排,於是在機動連中,又增加了一個足足六輛重裝戰車之多的戰車排。
後勤保障連則囊括了各兵種的後勤保障,並兼有工兵排。
而葉曉提出的新型步兵,則歸屬於裝甲步兵連——由此可以看出,重新編製後的第三分隊,主戰部隊就是裝甲步兵連和機動連,但這兩個連亦是由多兵種組成。
直屬分隊的通訊排因為是全新的一種嚐試,雖然僅僅是排的編製,但在葉曉的設想中,這個排的重要性無與倫比,因此需要從戰區和龍刃總部申請專業的通訊人才和情報分析人才。
像這種向上麵討要人才的任務,隻能由趙友負責,幸虧有四象大樓的觀察組坐鎮,葉曉這種邁開大步子的行為沒有扯到蛋。
在不少的人眼中,所謂的合成營更像是小型化的集團軍,雖然似是而非,但多兵種合成的模式,看上去和集團軍沒什麽區別。
有觀察組的軍官就這個問題向葉曉提出疑問。
對此葉曉解釋:“合成化部隊的核心戰術思想就是不單打獨鬥,以最小的代價幹掉消滅敵人。
以上駟對下駟,並強化己方的下駟、用手段弱化對方的上駟,這是戰爭中不變的原則,合成化部隊則是強化己方的上駟,並將中駟和下駟整合起來,達到1+1大於2的目的。
以營為單位的合成部隊,是最基本擁有獨立戰鬥能力的編製,在常規戰場中擁有全方位的戰鬥能力並能獨立完成既定的任務。
打個比方,攻陷一座由一個團守衛的城市,進攻方必須要有充足的火力壓製力量,這就必須調派起碼一個營的炮兵,若幹的裝甲部隊,還有起碼一個團的步兵,這樣規模的部隊,因為之前沒有針對性的配合訓練,在戰場上未必能發揮所有的戰鬥力來,可若是派遣一個合成營,這都不是問題!”
沒有相應的戰果,葉曉所說一切並不能征服觀察組的思想——但這不妨礙這些擁有變革決心的軍官們去注意第三分隊的編製劃分。
這個由上校帶隊由一堆校級軍官組成的觀察組,最後沒有避免摟著袖子上去幹的命運,說到底,第三分隊缺大量的指揮型軍官。
以龍刃的兵為骨幹拉起的第三分隊,雖然軍官比例極高,但特種兵、特種軍官畢竟不是全才,隔行如隔山,在新的指揮崗位上,他們並不能適應或者說是吃透新崗位的職業要求。
就拿戰狼來說,出身傳統的偵察兵,在龍刃中打滾了幾年,殺人放火搞破壞那是樣樣精通,可即便拿著葉曉提供的新型步兵訓練大綱,思想也很難一時間轉換過來。
可這些出身正統的觀察組軍官則不然,他們能理解、兵嚐試去思考接受種種思想,當他們以校官的身份擔任起尉官們的助手以後,整個第三分隊的訓練迅速走上了正軌。
這或者是軍務院大佬們派出觀察組的初衷,盡管這樣的後果就是副手往往比一把手更具威嚴和戰術素養,導致一把手的威信大規模下降,但相對起第三分隊的成長,這點小瑕疵不算什麽。
觀察組帶隊的上校孫連仲以學習觀察的借口融入了指揮層,僅僅一會兒的功夫,秋雲和趙友這一正一副的兩位主官就淪為醬油黨了,但官大一級壓死人,兩人隻能蛋疼的感受著其餘主官們的憋屈。
軍銜相當還有爭權奪利的心思,可麵對打兩三個級別的婆婆,就連桀驁不馴的詭狼,都老老實實盤起尾巴,掛著特種小隊的指揮官名頭,充當那位中校的副手。
沒辦法,誰叫那位叫周開陽的中校,出身龍劍呢?
葉曉所需要的後勤人才和通訊人才以極快的速度到位了,後勤保障連和通訊排的框架以最快的速度搭建了起來,而兩位駐軍的兵工廠代表,則以幾乎賠本的價格,不斷為第三分隊定製各種裝備,在帝國強大的魔械化能力下,這些新型或者古怪的裝備源源不斷的送到了基地。
不得不說,帝國的魔械化(大家就當工業化來理解。)能力實在太強了,隻要葉曉提出裝備思路,11所的專家們很快就能拿出設計樣品,兩個兵工廠則很快就能拿出各種不成熟的裝備來。
帶有引導部件的小型飛彈、能自動識別目標的火箭彈、戰場監控傀儡機等等葉曉提出了概念的裝備,很快就能變成實物出現在基地當中,正好在訓練中找出這些裝備武器的缺點,並進行相對應的修改和補充。
這也是兩個兵工廠的目的,雖然看上去現在賠本了,可一旦這些裝備能被軍方看上,捷足先登的他們,一定會拿下大筆的訂單。
將肚子裏的幹貨基本抖光的葉曉,在之後就一心撲到了裝備上麵,未來戰爭中種種常規化的裝備都被他提及出來,11所的研究專家們饑渴的吸收著葉曉的設想,將這些設想盡全力變成現實。
帝國龐大的技術儲備給了11所無與倫比的支持,到後來,兩個兵工廠也將大量的研究人員派遣了過來,一心一意的幫著葉曉設計研發新式裝備。
對此,葉曉隻能說,憑這段時間吞下的私貨,千裏馬和鉞火兩個軍工集團,以後注定會成為帝國軍工界的霸主!
對此他倒是不在意,畢竟,他的目標就是讓帝國在未來的戰爭中,成為贏家,而不是成為失敗者!
……
葉曉朝思暮想的通訊係統,在第三分隊成立的第三個月,終於被帝國第四大通訊器製造商順風耳送來了。
這款相對還比較原始的通訊係統,從研發開始就受到了帝衛軍的重重監控,如果不是龍刃這邊防衛力量恐怖,說不準帝衛軍都想鑽進來繼續保護這項被軍務院列為甲級的軍事機密。
“我們這款通訊係統,集文字傳輸、通訊傳輸為一體,可以做到多頻道的信息聯通。試驗中,可以做到兩千人同時進行通訊交流。因為有要求必須保證在三十公裏的直徑範圍內保持暢通,所以主控台的體積比較大,需要一輛重刑懸浮車來搭載,除此之外,其餘種種,均遠超目前的所有軍用通訊係統!”
順風耳過來的技術主管很自豪的吹噓著自家產品的優秀。
葉曉嚐試了一番後,詢問:“圖像傳輸的功能有沒有準備?通訊係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呢?抗幹擾能力呢?”
技術主管被葉曉一連串的發問震暈,沒想到眼前的實習軍官竟然還是個深藏不漏的行家啊,他隻能幹笑:
“圖像傳輸功能正在嚐試,估計升級兩代後就可以和這套係統對接了,穩定性暫時還不確定,安全性倒是可以,畢竟通訊頻率進行過加密的,抗幹擾能力你也知道,至今沒法解決啊……”
葉曉失望的搖頭,目前的通訊設備對於加密並不在意,很多時候民用的通訊設備就能截獲軍隊的通訊信息,雖然軍方的信息自有密碼進行過加密,但安全性卻是太差了。
戰爭爆發後這點才被重視,軍事通訊的加密工作才大力推行,令破獲的難度越來越大。而抗幹擾能力不足則是當前通訊的主要問題,幹擾魔動發射器啟動,魔晶設備癱瘓是常有的事,合成化部隊最注重的就是情報和通訊,一旦被幹擾,所有整合起來的優勢就成為最大的劣勢。
這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
因此葉曉嚴厲的要求說道:“穩定性的問題暫時不提,但未來的改進型號中,通訊安全和抗幹擾能力你們必須加強起來,”說到這,葉曉又不得不將語氣改過來,心平氣和的說道:
“未來戰爭中,通訊設備的安全和抗幹擾能力是關鍵,我敢保證,隻要你們率先解決了這兩大難題,成為世界第一的通訊設備供應商對你們來說不再是奢求和夢想!光軍隊的訂單,會讓你們賺的手發抖。”
“你看,我們這裏現在就需要一批通訊幹擾設備,要求就是在幹擾啟動以後,己方的通訊還能保持暢通。”
這名技術主管當然清楚目前通訊設備中的問題,但抗幹擾能力卻一直是通訊製造商最頭疼的問題之一,百年來在這一塊,多少技術人員絞盡腦汁沒有將其實現?
“先生,如果有這麽好解決,我們順風耳早就是世界第一的通訊設備供應商了。”技術主管翻著白眼,原以為眼前的這名實習軍官是內行人,可聽這要求,一看又是外行!
差點被外行給唬住了!
葉曉神秘的笑了笑,“給你們集團傳話,找個能主事的人過來,隻要能滿足我的要求,我可以給你們指一條明路!”
原本葉曉沒意識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見識有多麽逆天,可這段時間和千裏馬、鉞火兩個軍工集團的接觸以後,葉曉愕然發現,自己所掌握的未來裝備理念和知識,真他媽值錢啊!
本著不浪費的原則,葉曉很想從軍工商這裏為第三分隊割點肉下來。
技術主管懷疑的看著葉曉,卻不怎麽相信,開玩笑,多少代技術專家都沒解決的問題,你一個實習軍官能指路?誰信?
“去和我們這裏的專家們交流交流,你會相信我的!”葉曉笑了笑,結束了和這位技術主管的交流。
通訊係統抵達,整個第三分隊真正要鳥槍換大炮了!
之前雖然第三分隊已經有了合成化部隊的模樣,但通訊硬件的缺失卻是最大的短板,現在這一塊短板就要堵上了,雖然這塊原始的通訊係統還比較落後,可對於合成化的第三分隊來說,這確實新式精確戰的第一次串聯嚐試。
他們再也不用在訓練中用種種手袋代替葉曉YY中的通訊係統了,多少一直懷疑葉曉的軍官終於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