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楊府現狀
字數:3999 加入書籤
() 楊府後園,綠樹繁茂,鮮花正盛,候鳥帶著稚鳥正低空飛舞。正如春來飛燕築簷巢,夏攜稚子戲鳳蝶,秋後重遊山河路,冬眠南國亦如春。
雖已入秋,但海城的天氣還是比較炎熱,北方的飛鳥也開始陸陸續續的飛來。此時楊府內,時有鳥聲伴隨著老人幾聲咳嗽,時而傳來小孩子奔跑及老媽子小心叫喊的聲音,除此之外,一切如常。
而在楊青城所在的廂房內,隻見半空,須彌神珠忽現出形來,其後一縷微光從珠飛出,落在地上化出身影,此正是剛從須彌洞天內出來的楊青城。
楊青城身未動,神識先一動,環顧四周,便知房內外無人。隨後向前一伸,須彌珠落入心,一合再張開,神珠已不見,實早已至氣海之內被元氣滋潤溫養。
推開房門,楊青城走出房間,隻聽一陣孩童的嬉笑聲從前方傳來,想來是楊玉睿這個孩子在玩耍。楊青城臉上不禁浮現出微笑。走出門口,青色素袍左衣袖微微一甩,身後大門應聲關閉,隨後向前走去。
剛跨出院門就見小玉睿嬉笑著甩開何媽向前跑,何媽在身後邊護著邊叫著:“我的小祖宗,你就不要跑了,可累死何阿婆了。”說著說著直起腰,那右握拳在身後輕輕敲著腰間。
不嘛不嘛,阿婆來追,阿婆來追,嗬嗬嗬……”小玉睿可不管你累不累,隻要他覺得好玩,不管對錯,他就喜歡去做。小孩子的世界比較簡單,就分喜歡和不喜歡,好吃或不好吃,好玩和不好玩,僅此而已。
小歸,過來,到叔叔這邊來。”楊青城親切的叫著小玉睿的小名。
小玉睿的小名原不叫這個,隻因上次沉船事故,小玉睿被搜索隊解救前是被一隻大海龜托出水麵,使其成功獲救,而楊大伯為了紀念此事,又因“龜”同“歸”,故將小玉睿的小名改成小歸。同時也有著楊大伯那盼望家人都能活著歸來的一種寄望。
楊少爺幾時回來的,我記得後院我都關好了的。”何媽驚奇道。
叔叔,叔叔,抱抱,抱抱。”小玉睿聽見熟悉的聲音,一看真是那個帥氣溫和,又不給自己吃苦藥的叔叔,忙舉著雙跑過去嚷道。
好,我的乖小歸,叔叔抱抱,何媽,我是從前門進來的,回來有一會了。”楊青城伸抱起小歸,對跟隨而來的何媽解釋道。
奇怪,我一直在這邊,怎麽剛沒碰到呢?”何媽小聲的說道。
何媽聲音雖小,但楊青城是何人,更何況這麽近。楊青城心裏也不禁嘀咕,下次還是要小心點,不能因為府內人員較少就不重視細節,以後不能再出現這樣的紕漏了。
小歸,這幾天乖不乖啊,有沒有聽話啊!”楊青城小聲問道。
叔叔,我可乖了,剛還帶著何阿婆在散步呢,不信你問何阿婆,阿婆,阿婆,小歸是不是很乖的!”小玉睿用一副天真可愛而又無辜的表情向身後的何媽追問道。
是,是,是,我們的小可愛最乖巧,還會給爺爺唱歌呢!”何媽笑著說。
就是,就是,叔叔,我可厲害了,鳥兒都不乖,唱著難聽的歌吵著爺爺睡覺,我就唱好聽的歌給爺爺聽,爺爺可高興了。”小玉睿被提醒後像是想起來什麽高興的市,一陣舞足蹈,連說帶比的說道。
這小家夥,如果隻看他的表現,還真有可能被他忽悠,可剛剛散步的實際情況楊青城可是親眼看見過的。
好,好,小歸最乖了,最乖的孩子有獎勵,給寶寶一塊好看的小玉佩,噔噔噔。”
楊青城故意拿左背在身後,其實是為了從儲物戒指內拿出小玉佩而掩人耳目的行為。
看,好看嗎?喜歡嗎?”
小玉佩是用靈犀玉製成,其上有一絲楊青城的神識附在其上,待有危險時可自動護身,並能反饋信息。靈犀玉玉紋漂亮,色澤光潤,還有微弱的滋身聚靈的效果,這效果對還是孩子的小玉睿還是很有效果的。
其實拿出這枚玉佩也是因為小玉睿具有品水屬靈根,而靈根的好壞是可以培養的,在五歲之前靈根未定品定型前還是能改善的。今天正是小玉睿歲生辰,所以小玉睿還有二年時間可以令靈根更進一步。
小歸,爺爺呢?”
爺爺不乖,在睡懶覺!”小玉睿那可愛的語氣總是令人不由自主的發笑。
嗬嗬,爺爺真懶惰,還在睡,真不如我家的小歸呢,小歸最乖了。”楊青城順著小玉睿的語氣說。
何媽,這事怎麽回事?”
少爺,老爺最近身體很不好,常常會身乏嗜睡,早上醫師過來過,說老爺最近過於勞累,思慮過多導致。”
何媽上前解答道。
哦,那我去看看,小歸,乖,先跟何媽玩會,叔叔看看爺爺去,好吧!”
嗯,小歸最乖了,我和叔叔一起去看爺爺。”
小歸先不用去,爺爺生病了,不能吵,你能何媽先玩會,等爺爺醒來再過去,好吧,叔叔一會就回來。”
那,那,爺爺為什麽生病了。”
爺爺為了照顧小歸,太累了,就生病了。”
小孩子的世界不是大人能懂的,天真幼稚正是這階段的特征。
那,那,好吧。那就快點回來哦,陪小歸一起玩。”
看著小玉睿那充滿希冀的眼神,又因為府人少空闊,沒有玩伴的小玉睿正的很需要人陪。
好的,叔叔看過爺爺,就過來和小歸一起玩,小歸可是叔叔的寶貝哦。”
嗬嗬,那好吧,我在這等叔叔。”
楊青城放下孩子,跟何媽交代了一下,起身朝正房走去。
楊府占地麵積近5畝,分前院、正院、後院、左廂房院,右下人院,現在下人院改為客房和廚房。何媽和打理雜事的何叔就住在這邊。
正院很大,有很多房間,以前一大家子在,還顯得有些緊張,現在奴仆也被遣散,家人也所剩無幾,就剩下祖孫兩人,反而顯得異常空曠。
原本楊大伯想讓楊青城住在正院內的,但楊青城有太多的秘密,隻好婉拒楊大伯的熱情邀請,入住左院廂房內。
前幾年楊府有些人破家亡,剩下老弱婦孺,又由於國家出台廢奴製,以前的免費奴仆現在都要付其錢,一下子又是一大筆開銷,為了開源節流,守住這一大子家業,隻留下最得力及最是衷心的何媽一家子,其餘仆人皆發還身契和遣散紅包,讓其回鄉歸裏。
留下何媽一家,何媽燒飯看孩子,何叔看門做些雜事零活,大兒子一家在鄉下農莊照看田地,小兒子在城店鋪做個賬房,隨便監督商鋪掌櫃,避免其飽私囊。
可現在楊青城覺得可以適當招些人,此時人不足,連楊大伯生病都難有個人照顧,何媽一個人又要照看孩子又要燒飯做菜,而何叔又忙前門看院又忙後院煎藥。楊青城想等會就跟大伯說下,再招些人。
楊青城一邊走,一邊想著。
下載免費閱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