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凡世一俗人(第一更,求支持)

字數:5785   加入書籤

A+A-


    永曆十六年五月後的京城,此時已不見了絲毫“韃虜”之氣,曾幾何時,那些為附和、討好旗人而刻意學著的滿人的口音,這會也不會有人再學了,若當真有人還那麽說,非但討不得便宜,反而會被人諷刺為“二韃子”。

    尤其是在出城門的時候,因為恐怕有韃虜混在百姓之中,出城的人都需要說上幾句話,以證明不是韃子。

    手挽著馬僵,來到城門口的時候,石磊同樣也被攔下來了,不過與前麵那人足足隔著半丈出去。

    盡管沒看到那兵丁在比劃什麽,這邊那人不過隻是剛一開口,旁邊的兵丁便抽出刀來,冷喝道。

    “是幾!”

    盡管相隔半丈,石磊仍然可以看到那人的身體顫惹抖篩般,甚至就連話都說不出什麽了。

    “砍了!”

    一旁的官佐的話剛落,那人就被兵丁往護城河邊拉去,盡管那人哭喊著“冤枉”,哭喊著“我是漢人”,但是卻沒有任何意義,突然,那哭喊聲嘎然而止。

    人死了。

    護城河邊的架上又多吊了一個腦袋。

    相比於進城,出城卻更嚴厲許多,甚至稍有不慎便會陪上性命,護城河旁的架子上高懸著的幾個叮滿了蒼蠅的腦袋和屍體,更是提醒著人們,說錯話會是什麽下場。而對此百姓們倒也習以為常了,他們甚至連看都不看上一眼。

    不過就是死了幾個韃子,有什麽好看的?至於冤與不冤,就沒人會去計較,誰讓他們不會說人話。

    輪到石磊了,那穿著灰布軍裝的兵丁瞧了幾眼麵前牽著馬的石磊,而他也在打量著兵丁,兵丁的軍裝與忠義軍的很像,如果有什麽不像的話,恐怕就是忠義軍的軍裝做工更好。

    “這是幾?”

    那兵丁伸手比劃了一個“六”。

    “軍爺,這不niu……”

    討好式的回答著兵丁的問題時,石磊知道滿人念六不念liu,而念niu。作為錦衣衛出身的石磊,自然知道各地的方言,再加上他一口流利的官話,那兵丁隻是看了他幾眼,然後便放行了。

    不過盡管被放行,但在離開京師的時候,石磊仍然嚇的後背冒冷汗,先前護城河上那兵丁不問青紅皂白的殺人,即便是他見慣了風浪,也不能不害怕,畢竟,他可是肩負重任。

    離開了京城之後,他並沒有直接去山海關,而是去了皇陵,去了先帝的陵前,在他到達帝陵的時候,看到工匠們正在將碑亭裏的墓碑拆去,因為在來之前,就已經聽說,楚王下令撥三萬兩用重修帝陵,所以在這裏看到工匠,倒也不覺得好奇。

    “這位老丈,為何要拆除先帝墓碑?”

    有些不解的石磊走過去,問道一旁的監工。

    “這位先生,這碑是清虜修的,你瞧那碑上寫的是什麽?”

    監工的話,讓石磊朝墓碑上看去,隻見上麵寫道“大明欽天守道敏毅敦儉宏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湣皇帝”,看到那個“湣”字,石磊的眉頭頓時皺緊。

    “清虜果然可惡至極!”

    於諡號之中這個“湣”往往都是給亡國無能的皇帝,雖說比之厲、靈、煬還不算是惡諡,可卻也談不上平諡,清虜的“小心眼”,可見一般,他們甚至連一個公允的諡號都不敢給先帝。

    “自是可惡,況且,思宗皇帝是咱大明的皇帝,要他虜韃的諡做什,所以,這碑自然得換成咱大明的“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與那監工又聊了幾句之後,來到墓前,取出早就備好的香燭、酒水、果貢肉食,石磊便小心的擺好這一切,對於這一幕,那些工匠倒也不覺得的好奇,別說是現在,就是在過去,在清虜統治的時候,這裏也常有遺民來拜祭,自京城克複之後,更是經常有人前來拜祭,以告訴先帝天下光複的消息。

    隻不過與其它人不同,此時,跪於墓碑前的石磊卻有著另一個身份——他是昭仁公主的養父。

    “陛下,臣是錦衣衛北鎮撫司百戶石定一……”

    先帝會記得他嗎?

    盡管在北鎮撫司的時候,石磊曾遠遠的看過一眼陛下,但也就這樣了,先帝肯定不記得他這個小人物。

    “陛下,現在天下光複,韃子也被趕出京了,您於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

    跪在墓前的石磊並沒有寫什麽祭文,而隻是在心裏默默的說著。

    “昭仁公主她已經二十四了,雖說她現在叫石昭,可畢竟還是陛下您的血脈,她現在是淮王次妃,倒……也算是體麵吧……”

    歎了口氣,石磊知道對於昭仁來說,這或許是最好的結果了。

    “至於……不是臣不願,而實在是不能,雖說靈王已然成年,可,這天下誰會認他?當年南京的“太子案”到底是真是假,誰又知道?至於現在莫說是其它,便就是現在萬年那邊,都是仰人鼻息……為天下計,臣,臣也隻能如此了……”

    心裏念叨著,石磊所念的盡是一些隻有在夜深人靜時,才會細細尋思的問題,作為軍正丞,他很清楚天下的局勢,同樣也知道,什麽是有可為,什麽是不可為。

    “所以,臣才出此下策,陛下,臣,臣也是沒法子啊……”

    心念著的時候,淚水從石磊的目中流下來。整整一個時辰,他就是這麽跪於墓前,就是這麽長跪不起,任由那淚水滴落於地上,而周圍的工匠看著了,也大都是長歎口氣……

    “石家先祖隨高皇帝起兵驅逐韃虜,後蒙成祖恩典,賜封百戶,可謂是久沐皇恩,唯今天下板蕩,唯以死效忠……”

    又一次,石磊的腦海中浮現出當年父親去世前於床榻上的叮囑,於大明,石家無愧……即便是現在,抬起頭來,他看著麵前的大王,然後說道。

    “大王,此次進京,臣還取了一副畫。”

    取了一副畫?

    朱明忠有些不解看著石磊,他這是何意?

    在展開那副畫的時候,石磊一邊展開一邊說道。

    “這副畫像是當年金之俊私藏的宮中之物,他手裏頭有,不止有這副畫,還有一個東西……”

    在畫像展開的時候,朱明忠整個人的渾身一顫,即便現在的國畫工筆還沒有發展出來,畫像往往不能反應本人模樣,但他仍然能看出來,這畫像上的人與自己有七八分相似。

    “石磊,這是什麽……”

    盯著石磊,朱明忠沉聲問道。

    “這是熹宗皇帝命宮中畫師所繪的先帝少時畫像……”

    熹宗也就是那位天啟皇帝,是崇禎皇帝的兄長,而此時,這副畫像卻讓朱明忠隻覺得有些頭皮發麻,因為他們的相貌委實太像,難怪,難怪王士元會稱他為“皇兄”,難怪……

    “這副畫是臣命人臨摹之作,原作在金之俊之手……”

    盯著畫像,又盯著石磊,好一會之後,朱明忠看著垂眉而立的他,隱約的已經猜到他的意思。

    他到底想幹什麽?

    答案已經昭然若揭了。

    玉璽!

    畫像……

    金之俊手裏還有什麽?

    盡管石磊沒有言明,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朱明忠知道石磊會去安排好一切。

    “大王,世間隻有石昭,而再無昭仁!”

    就像是已經猜到了朱明忠的顧慮似的,石磊的話聲不大,但卻一語道破了天機,昭仁已死,活著的是石昭。至於……石昭同樣也是先帝的血脈,而將來所生同樣也有先帝的血脈。當然,這個念頭隻存於石磊的心底。

    “關外諸事不靖,忠義軍是絕不會進關的。”

    在良久的沉默之後,朱明忠並沒有給出回答,而是轉移了話題。

    “臣明白大王的意思,京師於我手中實為燙手山藥,大王棄以京師,實為上策。”

    石磊的語氣非常平靜,就像先前壓根就沒有提到那些似的。

    “若京師為我所複,我必需送還朝廷,若稍有差池,必為不臣,今日……”

    不等大王把話說完,石磊便低聲道/

    “今日京師為李氏所據,若是大王仍據朝廷於萬年,勢必為天下所指,與其如此,不若送朝廷還駕京師,以正清名……”

    抬眼看著石磊,朱明忠的目光最終還是落到了那個檀木盒上,那個檀木盒裏裝的是什麽?裝的是天子玉璽,裝的是帝王權力!

    至於朝廷……

    “……所以,交出去並不見得會不利於我。”

    對於石磊的建議,朱明忠並沒有反對,也沒有表示讚同,他很清楚,現在時機還不成熟。

    “四石,你可曾到過關外?”

    朱明忠依然沒有回答他,而是繼續叉開話題,對此,石磊也是配合道。

    “臣不曾去過關外。”

    “關外土地何止萬裏,孤之所以先定關外,並不僅僅隻是為了平定關東,複我遼土,同樣也是為了……”

    為了什麽?

    朱明忠的話聲突然一頓,他凝視著遠處,整個人都陷入了沉思中,良久之後,他才看著石磊說道。

    “孤終究也不過隻是凡世一俗人罷……”

    說罷,朱明忠發出一聲長歎,而這聲歎息之後,他又一次沉默了,而在沉默時,那神情既有些無奈,似又有些期待……(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