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發現(求支持,求月票)
字數:7890 加入書籤
投降!
王化行要投降!
人是名,樹是影。
即便是他們從來沒有和王化行交過手,但是也知道他的大名。對於許多明軍將領來說,他們所希望的就是擊敗這個滿清的名將。
現在還不等他們動手,這個在他們看來最難啃的硬骨頭居然自己投降了。讓他們有些失望的同時。當然也有那麽一些得意。
所謂的當世名將也不過如此。到最後不還是要投降嗎?
當這個消息傳到李定國的帥帳時,整個帥帳內到處都是一片歡喜聲。
“恭喜大帥、賀喜大帥!”
“大帥,那王化行是當世名將,滅國不下數十,殲敵達百萬之眾,大帥卻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實在是大帥聲名所致……”
好話人人會說,好話人人會聽,對於眾人的恭維,李定國隻是麵含微笑的略點下頭,偶爾的,他會把目光投向高士奇,卻見高士奇也是一副歡喜模樣,也和其它人一樣向他表示祝賀。
可是這又有什麽祝賀的?
一切不過隻是陛下的計劃罷了,甚至也許,早在二十年前,今天的這一切都已經在陛下的計劃之中了。
想到這,李定國隻覺得的後背微微一涼。
在眾人的恭維聲中,李定國想到了當年進入緬甸時的無奈以及困境,當時朝廷也和他一樣身處困境之中,也就是在那時候,陛下的使者到了他的營中,邀請他一同進軍緬甸,奪回朝廷。
再然後發生了什麽?
軍正司的軍正潛入緬人軟禁朝廷的地方,帶走了陛下,兩路大軍水陸並進直抵阿瓦,然後緬人報複,朝廷文武百官大都死於緬兵之手。再後來,他領兵翻山越嶺曆盡艱驗經占城海陸北伐攻取廣州,然後呢?
在他離開緬甸後,沐家在陛下的支持下,重新奪回了雲南,仍然和過去一樣,憑借著黔國公世代於西南樹下的威名,繼續鎮守著雲南,大明重新回到了正軌。
看起來,似乎是老天保佑,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的順利。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也許天意如此。
但是現在,細細想來,李定國突然意識到了一個過去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從來都沒有什麽天意。
所有的一切,都是陛下精心策劃的。
而軍正司正是陛下實施所有計劃的那隻看不見的手,甚至可能……突然,李定國想到了當年在阿瓦被幾乎被殺盡的朝廷百官,他們真的死在緬人的手中嗎?
多年來,一直堅信的答案,突然動搖了起來。
或許,百官真的死在緬人手中,這也是滅緬甸、盡誅莽家九族的原因。但是,緬人很有可能隻是別人手中的刀,是陛下手中的刀!
想通了其中的關鍵之後,李定國的心頭猛然輕顫,他的麵色也是微微一變。
如果當年在廣州沒有歸順朝宮廷的話……
看著軍中諸將,李定國想到了那些已經在諸夏落地生根的部將,他們中未嚐沒有軍正,沒有軍正設下的棋子。
也許尚未交戰,一切就已經注定了。
洪承疇是怎麽死的?
死在他的兒子手中。
他兒子怎麽死的?
座船沉江。
世人皆言這是天意,可所謂“天意”,不過隻是掩人耳目的說辭罷了!
真正的天意又是什麽呢?
恐怕真正的天意還是天子之意吧!
突然,心歎口氣,李定國無奈的笑了笑,心底似乎有那麽一絲慶幸,又有一絲感歎。
至於接下來,軍中諸將的恭維,李定國反倒沒有聽到,盡管多年來的疑團得到了答案,但是麵對這個答案的時候,他卻感覺有些透不過氣來。
目光投向高士奇,看著穿著一身紅色軍裝的他,李定國突然想到了史書中的另一群人。
錦衣衛。
當年高皇帝也許就是靠著錦衣衛定了天下,而到了陛下這裏,或許沒有了錦衣衛,但是並不意味著,陛下沒有他的錦衣衛,軍正司就是他的錦衣衛啊!
站在人群中的高士奇,同樣也感受到了李定國投來的目光,感受到他目光中的疑惑。在眾人離開後,李定國站起身往外走去,盡管他沒有吩咐,但高士奇還是知趣的跟了過去。
“恭喜大帥,王化行投降後,南部清虜非但精銳盡失,且前有傑書被殺,後有王化行投降,這南方的建奴必定軍心潰散,想必已經四處逃散,再無法對天朝構成威脅了!”
身後的恭維,讓李定國的眉頭輕挑。
有什麽好祝賀的?
別人不知道,你高士奇還能不知道?這件事從始至終就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恭喜所謂的恭喜,不過隻是笑話罷了。
“王化行是軍正司派去的“棋手”,他要是負隅頑抗,反倒是奇了怪了……”
在收到陛下的密電時,李定國同樣也被嚇了一跳,畢竟,任誰都無法想象,建奴大將王化行居然是大明派去的“間諜”,而且像他那樣的人還不少,許多聲名顯赫官員、將領居然都是“棋手”,他們大都身居要職。
聯係到建奴廷中的那些“棋子”,李定國相信建奴但凡有個什麽舉動,都不可能有逃得出大明的眼睛,甚至大明還可以通過那些人去影響他們的朝廷。
換句來說,對於建奴的一切,大明非但了如指掌,甚至可以間接控製。
恐怕就是玄燁那小子到死也不知道。他處心積慮想要中興大清的那些舉措。其實一直都在大明的左右下。
想要中興,不過隻是笑話罷了。
陛下啊!
心歎之餘,李定國又說道。
“現在,他這麽一降,建奴的最後一絲精氣,也被他給降沒了,靖南城,是守不住了!”
靖南守不住了!
這一點,從來都沒有誰會去懷疑。畢竟,從一開始,從包圍這座城市的時候,全軍上下,就知道,早晚有一天靖南會被攻克,現在,王化行的投降,讓最後的威脅得到了解除。
沒有了來自外部的威脅,城內的清軍就是死路一條。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一但城內的清軍得知這個消息,他們的軍必勢必大亂,守住靖南?
不過隻是一個笑話。
也許,從明天開始就會有大量的清軍拖家帶口的出來投降。
“大王,在下以為現在應該派出氣球兵,向城內灑出傳單,告訴城內軍民,王化行已經投降,督促他們放棄抵抗,出城投降……”
高士奇注意到在他提出這個建議時,李定國的神情中閃過一道冷笑,顯然,這個的建議並沒有提到他的心裏。
“他莫非是另有打算?”
高士奇急忙打住,轉而說道。
“當然,這隻是其中的一個選擇,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一但城中的建奴得到這個消息,勢必會發生大規模的投降,大王應該早作準備。”
準備?
做什麽準備?
難道是接納戰俘的準備?
李定國笑了笑,然後說道。
“有些人是可以投降的,有些人是不會投降的,同樣,受降也是如此……”
盡管大王沒有明說,但高士奇還是聽明白了大王的意思。他的心頭微微一顫,沉聲說道。
“大王,在下以為,城內建奴得知這一消息後,勢必可能會背水一戰,為防止其偷襲我軍陣地,我軍應該在前沿設立密集雷場,同時,應告知前線部隊,發現敵人必須毫不留情的將其射殺,以防止敵人偷襲,而且還要防範敵人化妝成平民……”
身為軍正,高士奇可以想到幾百個,甚至上千個理由去解釋一些決定,給某些決定找到合適的理由,即便是看著有漏洞,但有時候一些事情,所需要的僅僅隻是一個借口而已。
“嗯,確實應該如此!”
李定國點點頭,看了眼高士奇,心下暗自歎道。
這也是個聰明人啊!
想到這些年接觸到的那些軍正,李定國突然想到了另一個人,想到了王化行,於是便問道。
“高士奇,你見過王化行嗎?”
“回大王,王化行在下沒有見過,不過他的檔案在下已經翻爛了。”
跟在李定國的身後,高士奇一邊走一邊介紹道。
“他本姓殷,本籍山西,崇禎年間全家為躲避戰亂遷到了陝西鹹陽,從小家庭條件就不好,隻能過繼給西江渡村王家為子,所以改名為王化行……”
在高士奇的講解中,李定國總算是知道了,王化行多年來的經曆,當然,在檔案中並沒有提及他是什麽時候離開陝西去的河南,如何從河南到了清河,在那裏考進講武堂,成為大明官軍,如何被派回陝西,不過卻也提到了他是怎麽於建奴酋首認識的。
“這麽說來,他是在布莊結識了明珠,然後通過他認識了建奴酋首,隨後才得到了重用?”
突然,李定國扭頭看著高士奇問道。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那布莊的主人,應該也是潛伏的軍正吧!”
李定國突然如此想到,在他看來,既然王化行在布莊潛伏,那麽布莊的主人,肯定也是軍正。
“至少應該與軍正有關係。”
“大王,這個,在下還真不怎麽清楚,但是就我所知,王化行既然是棋手,他肯定不會與棋子有任何聯係,他會有專門的渠道與家裏保持聯係,但保護他的身份才是第一位的,基於這一點,布莊的主人,很有可能不是軍正司的人,也許……”
高士奇笑著說道。
“等到凱旋的時候,在下可以到西安看看,指不定,他的生意依然還幹著,也許到時候,在下可以幫大王得到答案……”
“這個答案就不用你給了,王化行……”
李定國朝著遠方看了一眼,然後說道。
“本王總是要見一見的。”
總需要見一見他,對於王化行,李定國有著太多的疑問,也有著太多的好奇,為什麽一定要見王化行。
因為李定國很清楚。或許,錯過這個機會的話,他再也沒有機會去見這些人了,畢竟,他們的身份是保密的,是不為世人所知道的。
“大王,這事在下可以替您安排……”
不等高士奇說完,李定國就哈哈大笑道。
“這事何需你來安排,本王是西征軍統帥,見一見降將,又有何不可?”
看似哈哈大笑的他,心裏剛出了一種有些莫名的情緒。他甚至感覺有些無奈,之所以會生出這樣的感覺,也許是因為他看到了一切。
也正因如此,他才會對高士奇以及這些軍正,產生一些不滿的情緒,他的這種不滿並不是因為這些人所擔負的職責,而是因為他在話語之中,對事情的掌握。
他是西征軍的統帥。想要建一個投降的敵軍將領,難不成還需要你們的批準不成?
“末將失言。請大王恕罪。”
從李定國的話中,高士奇聽出了他對自己的不滿,於是急忙補救道。
“末將方才所言。是以為大王想要嘉獎他,所以,希望他能夠穿著大明的軍裝來見大王,如此才不至於失禮。”
對於高士奇的補救,李定國隻是不以為意的笑了笑。
“你多慮了。孤要去見他,僅僅隻是為了見一見他而已。沒有必要再去換什麽衣裳。更沒有必要把這件事弄得人盡皆知。弄得那麽正式。本王僅僅隻是為了見一見她而已。他想要投降。總得和我談一談條件吧。”
即便是對這些人心生警惕,但是李定國知道,這些人是皇帝陛下手中的一柄刀。這把不為世人所熟知的刀。可以幹什麽事情?李定國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但可以肯定,這柄刀肯定是深得皇帝陛下的信任。
對於這樣的人,自然不能夠輕易得罪他們。非但不能得罪他們,甚至還要教好他們。官場沉浮這麽多年。李定國自然知道這一道理。
“大王所言甚是。”
高士奇點了點頭。然後對李定國說到。
“大王。有一件事兒,在下必須要提醒一下大王,他在那邊待了那本長時間。勢必有很多親朋故舊,而且和那些人感情極深。到時候他必定會為那些人爭取一些利益。在下希望大王不要輕易允諾。畢竟有些事情……”
不等高士奇把話說完。李定國便點頭說道。
“本王心裏有數。要是沒什麽事兒,你就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