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章 我王巫山從來不做沒把握的事(第二更)

字數:3446   加入書籤

A+A-




    第1213章

    因為他們要攻訐的是王巫山在安撫安置流民之事上不盡心盡力,或者說胡作非為。可問題是,流民都已經成為了他王巫山的佃戶。

    他們又能如何?王洋居然已經在這麽短的時間之內,就將那一萬三千多戶的流民之間的佃戶合同拿到了祥符縣衙簽押認證。

    讓他們想要找漏洞,都沒機會,最終隨著朝會的結束。一幹文武大臣,都隻能無可奈何的離開了朝堂。而他們精心準備用以攻訐王巫山懈怠瀆職安置安撫流民之事的那些奏折。經過了今日的朝會之後,已然變成了無用的廢紙。

    在天子的禦書房裏。王洋巫山麵對著天子趙煦與蘇東坡。詳細的將自己安置安撫流民的過程,一一告知。

    對於王洋山用這樣的騷操作來解決流民安置安撫問題。無論是天子趙煦又或者是蘇東坡,都不得不承認這家夥的這個手段的確是厲害。

    得到了這二位的讚許。王洋有些靦腆的一笑。“其實臣的這種做法,並非是什麽奇思妙想。不過是臣想要多省一點錢。亦希望那些百姓能夠多有一些養家糊口的動力罷了。”

    天子趙煦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卿不必這麽謙虛,你的一舉一動,朕都看在眼裏,若是事情,真如那你所描述的那麽輕而易舉,怕是朝中的那些大臣們,早就為了這京畿路安撫使之位打得頭破血流了都。

    不過,那些百姓雖然已經成為了你的佃戶,那你也得好好的做。莫要再惹出什麽是非來,讓那些朝中的大臣,有機會拿這個來找你的麻煩。”

    “陛下言之有理,王巫山你不要忘記了,那黃龍澤如今還是一大片無法耕種的沼澤之地。那六萬多的百姓,每一天所要耗費的財物和糧食,可都不是一個小數目。”

    眉頭緊鎖的蘇東坡點了點頭,認同的說道。

    “老夫昔日在杭州任職之時,也曾經清淤為田,深知其中之艱辛,想要讓那數萬百姓能夠安居樂業,那就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蘇卿家言之有理。王巫山你在黃龍澤那裏,又是修路,又是修房,還得清淤為田,又還需要大量的采買禽畜,這些,真的可以解決掉那六萬餘流民的生計?”天子趙煦也有些擔憂地看了王洋一眼詢問道。

    “陛下放心,下官其實不打算將那片澤地完全清淤為田,而隻是會清理出約五萬畝便夠了。”

    “至於剩下的沼澤地,那是準備留存下來,用來蓄養禽畜的。”

    “五萬畝水田,最多最多也就能養活萬餘百姓罷了,難道你覺得憑著依靠蓄養禽畜,就能夠養活那些流民?”這下子,熟知民情民事的蘇東坡不禁有些蛋疼地道。

    不應該啊,王洋這小子又不是沒有幹過地方官,他在那陝西北路真可謂是幹得風生水起的,怎麽這會子突然就變了呢?

    “蘇相,我知道你是在擔心什麽,好意小侄我心領了,但是請您放心,我王巫山,從來不做沒有把握之事。”王洋看到了蘇東坡的表情,自然很清楚他擔憂什麽,笑了笑,朝著這位關心自己的老司機一禮之後誠懇地道。

    “既然你小子也明白,那老夫也就不多說什麽了……”蘇東坡聽出了王洋這貨話裏有話,也就懶得再多說。

    那邊,天子也是頗為興致盎然地摸了摸自己的下頷。“既然王巫山你如此有信心,那朕自然也不會再多說什麽,若是有什麽難為之處,隻管來尋朕便是。”

    “多謝陛下,陛下對臣如此信任,臣當肝腦塗地,以報陛下恩澤。”王洋當即答道。雖然這句話,王洋麵對天子已經不知道說了多少遍,但是每一次都還是顯得那樣的誠懇。

    “對了,還有一件事情,北邊傳來消息了,你來看看吧……”

    不大會的功夫,馬尚便將那些從遼東之地,也就是北遼東京道傳來的消息遞給了王洋。

    之前,根據王洋、章楶、蘇東坡等樞密院大員的商議,在得到了天子趙煦的首肯之後,大宋暗中派遣出了皇城司人手,偽為商販,前往北遼的東京道。

    長阿疏這位女直盟長雖然率領著女直諸部,在與遼國的對抗之中,贏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但是,他的心裏邊還是很犯虛的,畢竟相比起那擁兵百萬的大遼而言,女直的總人口數怕是都還沒有遼國的兵馬數量多。

    所以,哪怕是取得了那麽多的勝利,哪怕是現如今,女直諸部紛紛來投,讓他麾下已經聚集了超過五萬精悍善戰的女直勇士,可他仍舊心裏沒底。

    就在這個時候,居然有宋國的大豪商出現了,給他們帶來了女直諸部急需的糧食、鹽巴,還有過千柄不知道從哪裏淘來的武器。

    看著這一筆足以令他們這些一直生活在深山老林裏的窮鬼們口水都快要滴出來的禮物。長阿疏這位女直盟長突然意識到,如果能夠與那跟遼國實力相當的宋國成為朋友,不,哪怕是成為宋國的附庸,那麽,相信宋國肯定不會吝嗇給女直送來更多的物資。

    如果宋國能夠出手,幫助女直等北方蠻族牽製住北遼的主力,讓他們獲得更多活動的空間,能夠減少北遼對他們的壓力。

    說不定,女直諸部不但能夠愈戰愈強,甚至有朝一日,能夠完全的據有這片白山黑水之地,就像那西夏一般,自立一國,不再被北遼所奴役也是有很大可能的。

    正是基於這樣的夢想,長阿疏在經過了慎重的考慮,再與那位大宋的商販多次交流之後,做出了向大宋派遣使團朝貢,願意向大宋俯首稱臣的決定。

    重要的是,這貨居然還耍了個心眼,讓人散播消息,說是女直諸部,已然得到了大宋的授意,他們決定要向大宋俯首稱臣。

    “沒想到,這位女直盟長,居然還有這樣的腦子。”王洋看到了這裏,不禁搖了搖頭,嘖嘖有聲地吐槽道。

    “能夠成為一族之長,之後又能夠將諸多女直部落糾集到一起,對抗北遼。這樣的人,又豈會愚蠢。”蘇東坡沒好氣地瞪了一眼王洋這貨。

    這家夥的口氣總是那樣,搞得好像天底下就隻有他這麽一個聰明人似的。

    王洋嘿嘿一笑之後,頷首說道。“他這一招,完全就是一石三鳥之計。我大宋,也一塊算計了進去。算計得挺好的,得小心應對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