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小蟲
字數:4275 加入書籤
二喬已至孫府四月,吳夫人視若己出,青睞有加,喬露,喬霜也對吳夫人侍若親母,與府中諸人相交友善。喬露善於烹飪,常製糕點湯羹供夫人,匡栩,尚香飲食。
“喬小姐,還望製兩盤魚膾,一會兒我與子揚,仲謀回來後享食”,陳登饞臉請道,一旁劉曄正在奪孫權手中簡製的顯微鏡。
“仲謀,且容我一觀”,劉曄伸手去搶。
“有甚好看,一會去元化先生那裏同看”,孫權將顯微鏡藏於身後,又對一旁與孫匡,孫栩,尚香玩耍的喬霜說道:“霜兒,去後廚取條鮮魚”。
“哼”,喬霜將鑲著玻璃珠的小刀收入鞘中,盛氣衝衝向後廚走去,孫權製得玻璃珠送給幾人後,轉瞬便被幾人使人鑲在弓刀鞭劍上,惹得孫權徒呼奈何。
不一會喬霜拎著一條鮮魚而出,一手捏著鼻子,遞給孫權“呶”,孫權接過,隻覺一股腥草之味吸入鼻中,連忙用劍將魚鱗粗略刮去,尋了一隻木盒將魚放入。
“走,去尋元化先生,今日為元龍‘治病’”,孫權將魚盒交給劉曄,也不管劉曄一臉難耐魚盒中透出的腥味。
“孫仲謀,我何曾有病?”,陳登怒道,搶過孫權劍來舞了兩朵劍花,已示自己健壯。
“蔡桓公當年也是元龍如此模樣”,孫權嬉笑說道,“莫要諱疾忌醫嘛”,孫權拽過陳登之袖向外走去。
“我若無病,今晚當食五盤魚膾”,陳登淺淺掙紮兩下,故意說道。
“依你,依你”,孫權笑道,“但願元龍今晚尚有食欲”,劉曄則在一旁也不理二人,擺弄著低端的顯微鏡邊走邊研究。
三人行不多時已到醫館,館中有十餘名醫師,皆是江東名醫之家,來醫館同華佗相互交流,孫權偶爾來送些後世典籍,所以與大多數人相識,眾人見孫權同二人來訪,紛紛起身相迎。
“此位先生有疾?”,華佗見孫權領二人來,卻不見孫權持書,心中估摸該是此二人身有疾病,向劉曄,陳登看去,見陳登麵色泛紅,卻又非正常之態,疑惑問道。
“登無疾”,陳登爭辯道。
“先生且張口容佗一看舌苔”,華佗也不理陳登之話,開口問道。陳登正欲拒絕,身旁劉曄,孫權已將陳登之口掰開,陳登掙紮不得,華佗望了一眼後,又檢查了下陳登身體,將其手放於案上靜靜號脈,陳登前番掙紮不開,索性配合華佗,看華佗能使出什麽手段。
“腹內有小蟲甚多,許是喜食魚膾過甚”,華佗號脈後平靜說道。
“哦”,陳登渾不在意應了一聲。孫權在一旁見狀心中吐槽,難道病人不該是痛哭流涕高喊,先生我還有救否?
“若再如此三載,先生無救”,華佗見陳登無反應,開口勸道。
“哦?”,陳登聞言發出一聲疑惑。
“樊阿”,華佗見狀也是無奈,不過醫者父母心,既然陳登已來醫館,還是施救一番,不過治標難治本,根源還在魚膾身上,“為先生煎一劑藥”,說著將藥材之名與所需之量告訴一旁一位中年人。
“先生服了這劑藥,自然見分曉”,華佗對陳登淡然說道。
陳登心中不由忐忑,而一旁的孫權已將鮮魚取出,用劍切下幾片,待一會用顯微鏡嚇陳登一番。
過了一刻多,樊阿端了一碗湯藥而出,遞與陳登,陳登接過後,傾倒入口,方飲一半,隻覺胃脹喉癢,急忙起身向屋外疾步走去,眾人見狀也連忙跟上。
陳登扶樹嘔吐,一灘接一灘從口中流出,所吐之物中有早起所食湯飯,顏色棕中泛黃,其中赫然有半爛之殘剩魚膾,上有紅頭小蟲蠕動,孫權,劉曄與眾人看得腹中泛嘔。
華佗上前輕拍陳登之背,待嘔盡後又遞給其一方麻巾,陳登稱謝後接過擦拭嘴角,又看向所吐之物中小蟲,不由頭昏目眩。
“我腹中小蟲因食魚膾而得?”,陳登一陣後怕,麵色又一陣糾結,若不能食魚膾,實在了無生趣。
“元龍,元化且隨我來”,孫權見陳登麵色糾結,知其尚不死心,曆史上這貨得華佗治了一時,卻治不了一世,最終還是因寄生蟲而死。
孫權將魚片放在簡製得顯微鏡下,稍微調整下,已能從鏡筒中看到密密麻麻的幼生小蟲,此物野生魚獸上皆有,不過種類略有不同。一旁劉曄見他擺弄,心中十分焦急,卻又不好搶奪。
“看吧”,孫權見劉曄在一旁左晃右瞅,心中好笑,讓開擺置好的顯微鏡,讓劉曄先看。
“嘔”,劉曄興衝衝向鏡筒中一望,隻見密密麻麻小蟲,織迷如麻,又聯想起方才陳登所吐之物,隻覺腹中胃翻腸結,連忙向外跑出。
“嘔”,“嘔”,“嘔”,眾人見狀好奇,紛紛上前觀測,應聲如同方才劉燁一般,想起陳登所吐之蟲,紛紛向屋外衝去。
“元龍,可敢一觀?”,孫權忍住腹中翻騰,強笑對陳登請道。陳登麵有憂色,思慮再三,終究走上前來,望了一眼,心中已是了然。
“嘔”的一聲,陳登已是忍不住嘔吐之欲,當場吐下,隻是方才已吐個一幹二淨,如今隻有胃中之水,也不知是否含有膽汁。
“此物是何道理?”,在場諸人中除了孫權外,隻有華佗與其弟子樊阿忍住腹中嘔欲,華佗觀測再三,不由對這簡製顯微鏡興趣大增,出口向孫權問道。
孫權隻好以葉上之露作比,將透鏡之理稍為講解與二人,華佗點頭含笑,樊阿卻興趣大增,追問許多,孫權也不耐其煩得將其中之理講解與他。
“仲謀,不如將此物留在館中,我覺其中必有大益與醫道”,華佗待孫權講完,開口請道。
“元化既覺有用,此物就留在醫館”,孫權見華佗對微觀之物感興趣,也順勢應下,至於微觀之測同中醫在這個時代碰撞出什麽火花,孫權拭目以待。
劉曄吐畢後先進屋中,疑惑問道:“我所吐之物中怎無小蟲?”
“善體養生,不窮不富,魚膾之物,可以食用,卻不可貪,至於為何先生食魚膾而腹中無小蟲,佗確實不知”,華佗搖頭道,“不過借助此物,想來能有解答”。
少頃眾人皆入,孫權將陳登麵色蒼白,四肢已然似無力支撐,想來餘生對魚膾隻能敬而遠之,目的已達,同劉曄扶著陳登拜別眾人。
“元龍,還願食魚膾否?”,孫權回想出門時陳登決絕定然,再看現在一臉頹廢,不由戲道。
“嘔”,陳登聞魚膾之名,又作嘔,隻是腹中已空空如也,驚了攙扶他的孫權,劉曄一下,劉曄目含嬉笑,又含責備望向孫權,此生,陳登怕再無魚膾之身疾,卻增魚膾之心疾。
二人攙扶陳登回府,於涼亭坐下稍歇,過了一兩刻,陳登恢複力氣,顫巍而起,目光含滯。
“先生,我已準備好五盤魚膾,是否足夠?”,不遠處喬露端了一盤魚膾,盈盈而來,身後跟著幾位侍女,同樣端著魚膾。
陳登望向那不遠處盤中細若絲縷,薄如蟬翼的魚膾,不由目色複雜,心中五味皆失,隻覺頭如灌鉛,恍惚間身子不由向後仰去
ps:第一更,今天那更沒問題,能不能加一更不好說,困,睡覺去,醒了再碼
關於袁耀是這樣的,當初看資料心疼袁術一派除了後來投降孫氏的基本連個字都沒留下,所以加強了這個袁家嫡子,劇情幾乎都是原創的,因為後麵淮南戰場已經偏離曆史了,所以隻能繼續加強,不能讓袁術直接被呂布,老曹錘胸口,第二卷有三條線,一條是袁耀的,就是荊州豫州的發展,第二條是主角的,揚州,徐州的發展,第三條是江東的,因為會設計很多來的名士和武將,我要設計他們的劇情,當然主角這時候在江北,而他們來江東更多是為了機會和鄭玄,所以大多數不會太和主角直接扯上關係。
